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艺术(专业学位)824作曲A[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瓦格纳按照法国大歌剧形式写作的第一部成功的歌剧作品为( )。

A. 《黎恩济》

B. 《唐豪塞》

C. 《漂泊的荷兰人》

D. 《罗恩格林》

【答案】A

【解析】《黎恩济》是一部按照法国大歌剧形式写成的五幕悲剧,是德国作曲家、剧作家理查德·瓦格纳第三部歌剧作品,有强烈的喜戏剧效果,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故事叙述了14世纪中叶的罗马护民官黎恩济的故事:黎恩济因率众反抗贵族们的暴虐使罗马市民恢复自由,却由于妹妹跟青年贵族的恋爱和别的因素,受到市民误解而被杀,结果罗马市民的自由也随着消失。

2. 古希腊的拨弦乐器以( )为代表。

A. 里尔

B. 阿夫洛斯

C. 基萨拉

D. 绪任克斯

【答案】A

【解析】里尔琴为琴身用龟壳或木头制成,两端有角(或木制琴臂)以横木相连,弦线数3~12根不等的古希腊拨弦乐器,故A 项正确。B 项,阿夫洛斯是古希腊最原始的乐器之一,是现代管乐的始祖。C 项中,基萨拉琴属于里拉族乐器,代表性没有里尔琴强。D 项,绪任克斯是排箫在希腊的别称。

3. 舒伯特创导了浪漫主义钢琴音乐小品新体裁( )。

A. 音乐的瞬间

B. 即兴曲

C. 无词歌

D. 夜曲

【答案】A

【解析】音乐的瞬间为舒伯特创立的具有即兴性和结构短小等特点的一种钢琴小品体裁,是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兴起的钢琴特性曲之一。

4. 瓦格纳创作的以16世纪名歌手传奇为题材的喜歌剧为( )。

A. 《纽伦堡的名歌手》

B. 《尼伯龙根的指环》

C.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D. 《漂泊的荷兰人》

【答案】A

【解析】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根据浪漫派作家霍夫曼所著小说《桶匠老大马丁及其弟子们》和剧作家丹哈特斯坦所写的戏剧《汉斯·萨克斯》而编剧并谱曲创作的喜歌剧。故事发生于十六世纪中叶北欧文艺复兴运动的重镇德国纽伦堡。故事主题围绕着一个由业余诗人与作曲家组成的“名歌手”协会。主角也取材自16世纪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汉斯·萨克斯。

5. “新艺术”一词出现于1320年,由法国作曲家、教士( )提出。

A. 维特里

B. 莱奥南

C. 弗朗科

D. 马肖

E. 兰迪尼

【答案】A

【解析】菲利普·德·维特里,法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哲学家和诗人。1320年起为政治和宗教活动家,14世纪50年代初起担任莫城(Meaux )的主教。他是新艺术时期音乐、诗歌艺术的

,从此“新艺术”被历史学家用作14世纪音奠基人和思想家之一。约1320年著有论文《新艺术》

乐的代称。

6. 音乐属于_____。

A. 造型艺术

B. 时间艺术

C. 综合艺术

D. 空间艺术

【答案】B

7. 弗朗克的交响曲作品《d 小调交响曲》运用了( )将三个相互联系的主题贯穿使用在各个乐章中。

A. 固定乐思

B. 循环形式

C. 主题变形

D. 主导动机

【答案】B

【解析】循环形式即cycilcal form,是指联合两个以上具有统一艺术构思的对比乐章的曲式。各组成乐章间存在联系而各自体裁性格又不同; “乐章”形式则表明它们各有完整的结构,因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d 小调交响曲》创作于1885年指1888年之间,弗朗克在这部作品中创造性的

,使交响曲富有新意。 运用一种将几个音乐主体贯穿全曲的“循环形式”

8. 作曲家( )创建了莱比锡音乐学院。

A. 舒伯特

B. 舒曼

C. 门德尔松

D. 勃拉姆斯

【答案】C

,是浪漫派作曲家门德尔松1843【解析】莱比锡音乐学院,全称为“莱比锡音乐与戏剧学院”

年在莱比锡市创建的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

二、名词解释

9. 古典奏鸣曲

【答案】古典奏鸣曲定型于18世纪中叶,是由一件或两件独奏乐器演奏的多乐章器乐套曲作品,常见的独奏乐器为键盘乐器和小提琴,钢琴独奏奏鸣曲是古典时期的典型形式。古典奏鸣曲的形式结构为:奏鸣曲式快板一慢速乐章一快板终曲。C.P.E. 巴赫和D. 斯卡拉第是古典钢琴奏鸣曲的重要奠基者,海顿、莫扎特和克莱门蒂的奏鸣曲进一步发展了古典风格,贝多芬革新了古典奏鸣曲。

10.《命运交响曲》

【答案】贝多芬创作的第五交响曲,构建在四音的“命运动机”之上,作为整个交响曲的核心,“命运动机”在各乐章中反复出现,并加以变形,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在这个动机的衍伸中开展,表达了作曲家在战胜个人情感挫折和生理疾病苦痛绝望情绪后的决心—“我要同命运抗争,决不被它征服”。“命运交响曲”延续了“英雄交响曲”中的英雄形象和革命战斗精神,将交响曲的戏剧性推向最高峰。

11.《创世纪》

【答案】海顿创作的清唱剧作品,1798年首演于维也纳。歌词来自《圣经·创世纪》和英国诗

,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叙述上帝创造天地日月、山河鸟兽的人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

七天,第三部分叙述伊甸园中的亚当与夏娃。作曲家以栩栩如生的音乐描绘手法,形象化地沤歌了一切生物。全剧洋溢着欢乐与光明,是清唱剧历史上的不朽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