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艺术(专业学位)719应用音乐综合理论C[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专门上演瓦格纳歌剧的“节日剧院”坐落在德国城市( )。

A. 德累斯顿

B. 拜罗伊特

C. 莱比锡

D. 慕尼黑

【答案】B

【解析】“节日剧院”是1871年瓦格纳在德国国王和全世界的瓦格纳社团的帮助下于拜罗伊特建立的专门上演瓦格纳歌剧的剧院。

2. 文艺复兴时期创作弥撒曲数量最多的作曲家是( )。

A. 奥克冈

B. 拉索

C. 蒙泰威尔第

D. 帕莱斯特里纳

【答案】D

【解析】帕莱斯特里纳创作了104首弥撒曲,故选D 项。A 项,奥克冈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弥撒曲14部。B 项,拉索的大型弥撒曲有57首(多数无伴奏)。C 项,蒙泰威尔第的主要成就在歌剧的创作上。

3. 西方音乐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从文学作品( )开始的。

A. 《荷马史诗》

B. 《伊索寓言》

C.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D. 《美狄亚》

【答案】A

A 项,【解析】《荷马史诗》相传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

德赛》的统称。《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西方音乐最早的文献记载。

4. 舒伯特创导了浪漫主义钢琴音乐小品新体裁( )。

A. 音乐的瞬间

B. 即兴曲

C. 无词歌

D. 夜曲

【答案】A

【解析】音乐的瞬间为舒伯特创立的具有即兴性和结构短小等特点的一种钢琴小品体裁,是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兴起的钢琴特性曲之一。

5. 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是_____。

A. 巴赫

B. 巴托克

C. 斯特拉文斯基

D. 普洛克菲耶夫

【答案】A

6. 13世纪以后,欧洲复调音乐艺术走向繁荣,( )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复调音乐体裁。

A. 奥尔加农

B. 狄斯康特

C. 经文歌

D. 克劳苏拉

【答案】C

【解析】经文歌是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演唱解释《圣经》的复调合唱歌曲,故C 项正确。A 项,奥尔加农”是欧洲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产生于9世纪。B 项,狄斯康特用以指12世纪多声部作品。D 项,克劳苏拉,即产生于12、13世纪之交的华丽奥尔加农中以第斯康特风格写成的圣咏复调段落。

7. 古希腊音阶的基本元素是( )。

A. 上行六音列

B. 下行六音列

C. 上行四音列

D. 下行四音列

【答案】D

【解析】希腊音乐的基本要素是四音音阶,四音音阶由上而下排列,各种四音音列的不同,是由于它们在旋律排列上各相邻音间半音音程所在位置不同。

8. ( )体现了瓦格纳乐剧的最高成就。

A. 《纽伦堡的名歌手》

B. 《尼伯龙根的指环》

C.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D. 《漂泊的荷兰人》

【答案】B

【解析】《尼伯龙根的指环》是德国音乐家瓦格纳作曲及编剧的一部大型乐剧,作品干1848年开始创作,牵1874年完成,历时共26年。创作灵感来自北欧神话内的故事及人物,特别是冰岛家族传说。该剧由四部歌剧组成,亦被认为是瓦格纳乐剧的最高成就。

二、名词解释

9. 巴托克

【答案】匈牙利作曲家和钢琴家,作品高度创新,在吸取匈牙利民间音乐素养的同时,借鉴了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现代手法,形成独具匠心的音乐语言,对20世纪音乐影响颇大,代表作有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哑剧《神奇的满大人》、钢琴组曲《小宇宙》、《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而作的音乐》,6首弦乐四重奏蕴含深刻的思想,在20世纪有着崇高的地位。

10.李斯特

19世纪著名的炫技钢琴演奏家,【答案】浪漫主义匈牙利作曲家和钢琴家。写有钢琴作品《旅

,并始创浪漫主义标题音乐新体裁——交响诗,代表作游岁月》《匈牙利狂想曲》《超级练习曲》

有《前奏曲》《塔索》等。

11.西贝柳斯

,芬兰音乐家。他的代表作品是:交响诗《芬兰【答案】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1865~1957)

颂》《d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西贝柳斯的创作特点是:他的创作涉及了多种体裁,其中器乐方而的成就最突出,尤其是交响乐的创作。西贝柳斯善于制造戏剧性的冲突,他的作品贯穿了芬兰民族雄浑、豪放的气质,描绘了严峻的北国风光,充满了史诗般宏伟的气魄。

12.柏辽兹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浪漫主义标题交响曲的形式确立者,代表作《幻想交响,其他重要作品还有交响协奏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曲》、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特洛伊人》、序曲《海盗》等,著有《配器法》。

13.格里格

【答案】格里格(Edvard Grieg 1843~1907)挪威音乐家。他的代表作品是《培尔·金特组曲》《a 小调钢琴协奏曲》《a 小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等,其中《培尔·金特组曲》最著名。《索尔维格之歌》是《培尔·金特组曲》配乐中最精彩的一段,旋律婉转动人,深受挪威人民的喜爱,因此被誉为挪威的“第二国歌”。格里格的创作最重要的特点是:他的作品很少涉及大型体裁,多数为器乐小品形式,小巧精练、诗情画意、清新自然; 其作品很少出现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这与挪威社会当时的发展状况以及作曲家本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