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影视学专业传播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反打,,

【答案】“反打”即反拍角度,是指一种处于前一个镜头拍摄方向的反面或反侧面的影视摄影角度。反侧面拍摄人物的角度常常产生奇妙的感觉,有利于全面介绍现场场景,同时还有助于表现主体对象的多方面和立体形态。

2. 突发新闻

:突发新闻,是指新闻在发生之前无预示迹象,临时突然发生,时间极为紧迫或稍纵即逝的新闻,诸如各种天灾人祸都属此列。有的文论将突发新闻称为动态新闻。国外的电视新闻界对于动态新闻最为不遗余力地进行报道,认为这类新闻是最能发挥记者智慧、展示电视传播实力、扩大影响的新闻。

【答案】

3. 电视时政会议新闻

【答案】电视时政会议新闻是指电视媒体对各种会议(会见)动态及相关内容所进行的反映报道。会议新闻涉及的报道面很宽,从党政部门的政治性会议,到各社会团体、学科门类的专业会议,以及庆祝会、追悼会等,都属它的报道范围。电视时政会议新闻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电视,在其新闻节目里进行会议报道,是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的重要渠道,是造成舆论、指导下作的必要手段。它是我国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成功的会议报道的实践表明,它是“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问题,从而使这些问题引起公众重视”的最直接的传播形式。电视时政会议新闻的传播技巧包括:①立足新闻、寻找角度,发掘观众需要的信息; ②协调关系、沟通认识,创造良好的摄制前提; 积累素材,精心编辑,创造个性。

4. 电视经济新闻

【答案】电视经济新闻是电视媒体对国家、群体、个体的经济活动重要事实的及时报道。通过电视经济新闻传播信息,推动经济生活和引导民众从经济发展中展望美好的生活,己成为一切新闻单位的重要任务。作为时效快、覆盖面宽的电视新闻,对于经济新闻的报道,更是重任在肩。经济新闻在我国的各种新闻传播媒介中都占有十分显著的位置,这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一特定条件所决定的。

5. 新闻事业

【答案】新闻事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事业是指一种以新闻为中心的、大规模的社会文化活动,包括新闻业务、新闻经营管理和新闻教育、研究事业。狭义的新闻事业是指各种

新闻媒介的总称,包括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杂志社、新闻纪录电影厂、新闻图片社及其出版物。

二、简答题

6. 举例说明一些新闻作品写得不好,是新闻采访不成功造成的。

【答案】文学家靠形象感人,哲学家靠理论服人,记者靠传播事实说服、打动、启发人。记者是和事实打交道的。记者发现事实、弄清事实、反映事实,这就决定记者要有老老实实、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在新闻采访上下功夫,为写好新闻报道打好坚实的基础。不少新闻作品之所以失败,其根本的原因是采访造成的。

(1)新闻作品中信息量少。新闻活动实际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新闻现象主要是一种传播正确、和谐和有效的信息的艺术。”当然,新闻并不等于信息,但新闻必须以传播客观世界最新变化的信息为主要特征。一些记者由于在报道过程中,没有采访或只进行肤浅的采访,造成新闻作品信息含量很少,显得十分单薄。如有的记者根本不出席会议,或即使出席会议,事先也不解背景材料,在会场上也不认真听、不仔细看、不动脑筋,写报道只把时间、地点、出席人物、会议主题罗列出来就完事。这样当然无法写出有大量新信息的会议新闻。

(2)新闻作品中材料一般,很零乱,缺乏有机组织和一个突出的中心。其主要的原因,是采访不成功。记者缺乏全局观念,

没有对事物有一个透彻深入的解,不能把握新闻事实中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因而报道停留在表面上。

(3)报道片面、不真实。原因是记者在采访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采访不深不透。新闻失实存在两种J 清况,一种是无意失实,一种是有意失实。有意失实是记者思想作风上的问题,而造成更为大量存在的无意失实的原因,采访环节上出差错是主要因素。如采访中不认真解情况,偏听偏信,采访的面不广,只解到片面情况,采访作风不深入,只看到表面而被假象所迷惑等等。

(4)有的新闻报道只有观点和结果,缺乏中间那部分让人信服的、活生生的发展变化的事实材料,作品显得平淡、干巴、无力。其原因就在于记者满足于现成的或易于获得的材料,而没有深入采访和细致采访。

(5)新闻报道中套话、空话、大话太多。原因也是采访不仔细。记者采访不细致,得到的材料不多,没有生动感人的素材,只好拿一些人云亦云的话来滥竿充数,抓不住具有新闻价值的细节,只好去搞概念游戏,说空话,堆概念。

7. 大众传媒在现代科技的传播中具有哪些重要职责与作用?

【答案】大众传媒在现代科技的传播中具有的职责与作用体现在:

(1)现代科技要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要素,要迅速转化为“第一生产力”,就必须要与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相结合。现代科技必须成为“大众化”的现代科技,才有它的生存价值。没有“人文精神”与“人文特性”的现代科技只能是科学实验室中的摆设,或其发明者的“孤赏之物”。大众传媒的使命与任务就是要在传播活动中创造出现代科技的良好生存土壤与环境。

(2)现代科技对生存环境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对技术创造者的要求,当然更包括对技术的应用者与受益者的要求。大众传媒在现代科技的人文生存环境的培育上,所要承担的首项任务就是要为科技工作者创造出良好的信息发布与信息交流的环境。

(3)现代科技发展的复杂性与整体联系性,使得研发者不得不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其他相关领域,甚至可能是并无最直接联系的科学领域。因为现代科技的内容,在当今的内涵表现上都比以往要更为复杂化,更为专业化。依靠科技研发者自身或较小群体的内部力量均无法很好解决由这样的特性所带来的相关问题,而大众传媒活动的规律化、扩散性特点,恰恰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出很好的作用,弥补其他交流形式的相应缺陷。

(4)大众传媒在现代科技传播中更为重要的另一个作用,是通过对现代科技内容的传播,来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认知水平与科技应用能力。正如现代科技的发明创造需要一个良好的土壤一样,现代科技的有益利用,更需要拥有一个适宜的环境。而社会大众或是社会众多劳动者,对现代科技的认同、认知程度,有效运用能力,则是构成这一环境的决定性要素。现代科技的发明与应用,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增加社会的财富总量。效率的实现、财富的积累,均离不开劳动者的参与。而在现代科技条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中智力支出的比例越来越高。

(5)大众传媒,尤其是新闻采访者在传播活动中应自觉确立自身在现代科技传播方面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最新的科技发明、科技成就、科技知识迅速传递给社会大众,以期在最短的周期内,使相应的科技传播内容产生最为广泛的社会影响与社会效应。在科技认知及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均有一定差距的中国,坚持大众传媒在现代科技传播中的责任与义务这一基本点,具有更为紧迫的现实性以及更为深远的历史性意义。

8.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新闻采访土作带来哪些重要影响?

【答案】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新闻采访工作带来的重要影响包括:

(1)大众传播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及科技发展水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目前,在大众传播业中,现代科技影响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表现,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大众传播带来的全面革命。这场革命几乎触及了传统大众传媒中的各个部分,包括传播观念、传播形式及传受关系,新闻采访业务也不可避免地在这场革命中受到了本质性影响。

(2)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在新闻采访中的广泛应用,首先改变了采访的观念与方式。在传统的采访活动中,采访工作与编辑、传播工作总是在延时状态下进行的,因为需要有对信息进行传输与加工的时间与相应“工序”。但数字技术出现后,首先改变了信息加工手段及加工过程。

(3)数字化的工作状态,也使记者的工作过程更为便利简化。因为数字网络可以为你提供令你绝对满意的大部分便利,从背景资料到采访内容的资源共享,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在网络上加以解决。另一个便利条件还在于采访者可以在数字式的“非线性”环,境下,对采访内容进行自己想要进行的各种修改,不仅耗费的时间比以往大大缩短,而且还基本上“不留痕迹”。

(4)现代科技的应用,也使新闻采访有了较以往更多、更贴近报道内容主体的采访形式。因为现代科技在采访工具上的应用,使采访手段更多样化、更隐蔽化,也给采访者的活动提供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