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执业护士题库>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患儿,2岁,室间隔缺损,发热、咳嗽、呼吸困难1天,以“肺炎”收入院。查体:患儿全身发绀、精神差。其发绀的主要原因是()。

A . 肺炎致气体交换受损
B . 体循环血流量减少
C . 肺炎致肺循环血流量增多
D . 肺动脉高压致血液右向左分流
E . 室间隔缺损致血液左向右分流

对稀释式自体输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先输最先采集的血。 可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 可节约用血。 术中失血量超过300ml时可开始回输自体血。 术中的失血是已被稀释了的血液。 男性,16岁。骤起严重水肿入院,血压正常,腹水征(+),尿蛋白(++++),红细胞0~2/HP,24h尿蛋白定量6g,血Cr100μmol/L,血C、CH50正常,血白蛋白24g/L,入院后予泼尼松每日40mg口服,2周后肾活检示:肾小球系膜轻度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免疫荧光检查(-),电镜下见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治疗6周后蛋白尿明显减少,8周后完全缓解。本例病理诊断应为() A.系膜增生性肾炎。 微小病变肾病。 新月体肾炎。 IgA肾病。 膜性肾病。 下列哪项符合急性肾炎水肿的特点() A.先眼睑水肿,晨起明显,后渐及全身。 B.伴发高血压者往往水肿较轻。 C.多为凹陷性水肿。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男性,16岁。骤起严重水肿入院,血压正常,腹水征(+),尿蛋白(++++),红细胞0~2/HP,24h尿蛋白定量6g,血Cr100μmol/L,血C、CH50正常,血白蛋白24g/L,入院后予泼尼松每日40mg口服,2周后肾活检示:肾小球系膜轻度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免疫荧光检查(-),电镜下见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治疗6周后蛋白尿明显减少,8周后完全缓解。本例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狼疮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肾病。 隐匿性肾炎。 急性肾炎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大量蛋白尿引起低蛋白血症。 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压增高引起急性心衰。 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患儿,2岁,室间隔缺损,发热、咳嗽、呼吸困难1天,以“肺炎”收入院。查体:患儿全身发绀、精神差。其发绀的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