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济南大学经济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物价一硬币一流动机制

【答案】金本位制下存在一些可以自动调节各国国际收支平衡的有力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休谟的物价一硬币一流动机制理论。假设本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盈余大于金融项目中的非储备性资本的赤字。那么,由于外国从本国的净进口不能被本国所欠的贷款来平衡,故这种余额必须靠国际储备的流动来填补。也就是说,黄金将流入本国。黄金流动会自动地减少外国货币的供给,同时使国内的货币供给增加,因而造成了外国价格水平的下降和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国内价格水平的上升与外国价格水平的下降,即固定汇率制下本币的实际升值,在减少外国对国内商品与劳务的需求的同时,会増加国内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需求的这种变化会减少国内经常项目的盈余和外国经常项目的赤字。最终,储备流动停止,两个国家都达到了国际收支平衡。对于相反的情况,即国内存在赤字而外国存在盈余,这个过程也同样适用。

2. 购买力平价

【答案】购买力平价是指不同国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的比率。一国的价格水平以一个基准的商品和服务“篮子”的价格来表示,它反映该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对购买同一个基准的商品和服务“篮子”来说,在本国以本国货币支付的价格与其在外国以外国货币支付的价格之比,便是购买力平价。具体计算方法为:在两国(或多国)选择同质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收集价格、数量和支出额资料,分别核算各组、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比率,最终获得一个综合的价格比率。

3. 宏观经济学

【答案】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

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4. 巴塞尔委员会

【答案】巴塞尔委员会是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加拿大、比利时、瑞典10大工业国的中央银行于1974年底共同成立的,作为国际清算银行的一个正式机构,以各国中央银行官员和银行监理当局为代表,总部在瑞士的巴塞尔。每年定期集会4次,并拥有近30个技术机构,执行每年集会所订目标或计划。巴塞尔委员会本身不具有法定跨国监理的权力,所作结论或监理标准与指导原则在法律上也没有强制效力,仅供参考。但因该委员会成员来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影响大,一般仍预期各国将会采取立法规定或其他措施,并结合各国实际情况,逐步实施其所订监理标准与指导原则,或实务处理相关建议事项。在“国外银行业务无法避免监理”与“适当监理”原则下,消除世界各国监理范围差异是巴塞尔委员会运作追求的目标。巴塞尔委员会制订了一些协议、监理标准与指导原则,如《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等。这些协议、监理标准与指导原则统称为巴塞尔协议。这些协议的实质是为了完善与补充单个国家对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的不足,减轻银行倒闭的风险与代价,是对国际商业银行联合监管的最主要形式。这些文件的制定与推广,对稳定国际金融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5.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答案】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指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劳动小时数。在经济分析中,一般用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来表示劳动生产率。

6. 区际贸易模式

【答案】区际贸易模式指一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模式。一般认为,这种贸易模式是由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所决定的。区际贸易的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是区域生产分工的差异,同时还有其内在的客观原因:①互通有无与繁荣市场的需要;②形成和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的必然;③源于资本本性的市场扩张要求;④促进地区之间经济均衡发展的条件。

7. 官方外汇干预

【答案】官方外汇干预是指一国的货币当局介入外汇市场,以影响汇率的变动。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3年期间,世界经济是在固定的美元汇率体系下运行的。各国的中央银行经常通过买卖外汇等干预措施,使汇率维持在国际协定的水平上。1973年后,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各国的中央银行为了缓和汇率的波动,也往往进行外汇干预。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持某种形式的固定汇率制,也需要外汇干预。

8. 稀缺要素

【答案】稀缺要素是“充裕要素”的对称,是指一国拥有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稀缺要素的“稀缺”是相对的,它指的并不是一国所拥有的该生产要素在绝对数量上的稀缺,而是该生产要素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的稀缺。稀缺要素是以资源禀赋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中的重要概念。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指出:各国倾向于进口本国稀缺要素密集型的产品,一国

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将因国际贸易而受损。

二、综合分析题

9. 如果阿根廷放弃比索并把经济完全美元化,为什么就必须向美国上交铸币税?你如何衡量阿根廷牺牲的铸币税的大小?(考虑阿根廷将其经济美元化所采取的实际步骤,你可以假定阿根廷中央银行的资产100%由美国付息国债构成。)

【答案】如果阿根廷把经济完全美元化,它将利用货物、服务和资产来从美国换取美元。阿根廷政府已经成立了一个货币委员会来持有美元债券作为其资产,因此,美元化将不会产生激进的效果。阿根廷可以出售其所持有的美国债券换取美元,作为货币供给。在美元化下,当货币需求增加时,货币委员会不能仅仅印制比索来换取商品和服务,它应该卖出比索买入美元。因此,通过转向美元化,政府不能够利用其权力来向民众征收铸币税,因为在美元化下,它失去了这种权力。

实际上,通过美元化,由于阿根廷持有无息的美钞,而不是持有有息的美元债券,因此,支付给美国的铸币税将是损失的利息(等于美国名义利率乘以阿根廷的货币存量)。阿根廷国内任何货币供给的扩张都要求将实际货物、服务和资产送到美国去换取美元来扩大货币的供给。但这不是长期损失,因为阿根廷可以用美元来购买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因此,阿根廷真正损失的是由于其持有美元而失去的利息收入。

10.什么是发展中国家制定工资标准的优势和劣势?

【答案】发展中国家制定工资标准的优势是此类政策可以使工人在工作场所享有更高的标准。劣势是由于此类政策使得发展中国家生产产品的成本增加,会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创造。政策制定者必须在坚持不利的工作条件和将发达国家的标准强加给发展中国家之间做出权衡取舍,因为这些政策也许是以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就业岗位的大幅减少为代价。

11.假设一年的远期美元/欧元汇率是每欧元1.26美元,即期汇率为每欧元1.2美元,欧元的远期升水(或美元的远期贴水)是多少?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和一年期欧元存款利率之差是多少(假设不存在政治风险)?

【答案】

欧元的远期升水为因为在抵补的利率平价条件成立时,利率的

差额必须等于欧元对美元的远期升水,所以1年期的美元存款与1年期的欧元存款的利率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