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大学国际经济学(跨学科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内部规模经济

【答案】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时,由其自身内部引起的平均成本不断下降、收益不断增加的经济现象。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会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以扩大销售市场,同时也将通过集中生产,实现单个厂商的规模经济。其最终结果是产品的集中生产和世界性销售。

2.

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世界贸易组织(WTO )是1995年1月1日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的世界性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WTO 的职能是:制订、执行、管理和实施国际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进行合作,以増强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WTO 的基本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

3.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答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是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12国政府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城召开会议,并于1992年2月签署的《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合称《欧洲联盟条约》。

《马约》于1993年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成为欧盟。《马约》的主要内容是为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确定了时间表和步骤。《马约》规定:1990年7月1日至1993年12月31日为第一阶段,要求各成员国取消外汇管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加强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一致;第二阶段从1994年1月1日开始,主要是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的雏形一一欧洲货币局;第三阶段最早于1997年1月开始,最晚于1999年1月1日开始,逐步建立一种“真正”的单一货币和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

为了建立统一的货币体系,《马约》规定了经济趋同条款,主要内容是:①各国财政赤字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3%以下;②各国政府债务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低于60%; ③各国消费价格上涨率不得超出三个最低国的平均上涨率1.5个百分点; ④各国长期利率不得超出三个物价最平稳的成员国的平均利率2个百分点;⑤各国货币在过去两年内处于欧洲外汇汇率机制的正常变动范围内。此外,《马约》还就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社会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努力目标,为建立欧洲联盟奠定了基础。

4. 资本流入

【答案】资本流入是“资本流出”的对称,是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一国对外资产的减少或对

外负债的增加,反映为资本和金融账户的贷方记录。如果本国出售国外资产、増加国外贷款或减少国外存款等,就会产生资本流入现象。资本流入分为长期资本流入和短期资本流入。前者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资本流入,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各种跨越国界的中长期贷款等资本流入;后者指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资本流入,包括国际贸易的短期资金融通和清算、各国银行间的短期资金调拨和拆借,以及各种短期金融资产投机所引起的资本流入等。

5. 冲销性外汇干预

【答案】冲销性外汇干预是指一国中央银行所采取的一种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国外资产和国内资产交易,以抵消外汇交易对国内货币供给影响的外汇干预政策。例如,一国中央银行为保持汇率稳定,到外汇市场上出售了一笔价值为100万元本币的国外资产,换回同样数额的一笔本国货币。这笔货币将退出流通领域进入中央银行的保险库。这就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即减少了国内货币供给。这时,如果中央银行购买一笔同样数额的国内资产,贝帽加了同样数额的流通中的本国货币。由此完全抵消了中央银行原先出售国外资产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6. 局部均衡分析

【答案】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单独分析某一经济当事人或某一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变化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在进行局部均衡分析时,一种商品的价格被看成仅仅受该商品的供求影响,它的价格和供求均衡可以在一个单独的市场上决定,而不必考虑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局部均衡分析是以其他市场情况不变这样的简化条件为前提的,因此它不如一般均衡分析那样能够更为完整地把握实际的经济运行过程。但是,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简化对于微观经济分析来说是合理的,并且也是必要的。局部均衡分析可以比较容易地对单个商品或市场的均衡问题进行研究,因而是微观经济学中基本的分析方法。

7. 从量关税

【答案】从量关税是按照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其中,主要是以商品的重量为单位来征收,有的按商品的净重计征,有的按商品的毛重(包括商品的包装重量在内)计征,有的按法定重量计征。物价上涨时,征收从量关税,税额不能随之增加,财政收入相对减少,难以达到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的作用。从量关税计算公式为:从量税额=商品数量×从量税率。

8. 次优理论

【答案】次优理论是指,如果一般均衡体系中存在着某些情况,使得帕累托最优的某个条件遭到破坏,那么即使其他所有的帕累托最优条件都得到满足,结果也未必是令人满意的。通俗而言,次优理论的含义是,假设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需要满足十个假设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中至少有一个不能得到满足,即被破坏掉了,那么,满足全部剩下来的九个条件而得到次优状态,未必比满足剩下来的九个条件中一部分(如满足四个或五个)而得到的次优状态更加接近于十个条件都得到满足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次优理论的政策含义是:①否定了完全竞争模型作为微观经济政

策的基础;②当经济中出现市场失灵时,并不应当尽量满足帕累托最优要求的条件,而是应该依照某些福利目标来设计适宜的政策。

二、综合分析题

9. 假设一年的远期美元/欧元汇率是每欧元1.26美元,即期汇率为每欧元1.2美元,欧元的远期升水(或美元的远期贴水)是多少?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和一年期欧元存款利率之差是多少(假设不存在政治风险)?

【答案】

欧元的远期升水为因为在抵补的利率平价条件成立时,利率的

差额必须等于欧元对美元的远期升水,所以1年期的美元存款与1年期的欧元存款的利率差是

10.如果经济不是从充分就业的状态出发,那么永久性财政政策变动是否仍然不会对产出立即产生影响?

【答案】如果经济是从充分就业的状态出发,那么永久性财政政策变动仍然不会对产出立即产生影响,因为永久性财政政策变动使得AA 曲线和DD 曲线同时变动。

随着永久性财政扩张,DD 曲线右下移,预期本币升值使得AA 曲线左下移,由于最初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即最初不是位于长期均衡的产出水平,持续性扩张财政政策对产出影响中性的假设将不再成立。

事实上,当经济萧条时(产出低于充分就业产出),人们预期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因此随着产出y 的不断增加,由于货币供给量不变,人们预期价格水平将下降,随着长期价格水平的下降,曲线继续右下移,AA 曲线右上移。另外由于G 的继续增加,使得本国产品的相对需求増加,本币实际汇率升值,DD 曲线回调(左上移),随着7的继续増加,本国商品的相对供给量会增加,DD 曲线右移(弱化本币实际汇率升值带来的影响)。因此如果不知道最初曲线移动的程度(即最初冲击的规模),就无法确定最终的影响,但是可以确定的一

点是,如果经济最初位于非充分就业,那么永久性的财政变动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会影响产出。

11.假设美国净外债占美国GDP 总量的这些债务每年会产生5%的利息。每年支付于净外债的利息会对美国的GDP (以百分比计)形成巨额的负担吗?你认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吗?如果净外债为GDP 的,呢?你认为一国的外债规模发展到何种程度就应该引起政府的担忧?

【答案】如果两种资产和负债产生的利息,那么在净外债上的净支付将为

时,净支付为如果不考这对经虑其他情况的话,这并不是巨额的负担。当净外债对GDP 的比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