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理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内容分析法
【答案】内容分析是指对各种信息交流形式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的一种研究技术。所谓“各种信息交流形式”指的是诸如书籍、杂志、报纸、诗歌、歌曲、绘画、电视节目、演说、信件、照片、广告等各种书面材料、宣传品和艺术品。所谓“明显的”内容,是指这些形式外在的东西,比如它们的文字,颜色和实物本身,而不是这些文字,颜色和实物的含义。研究者所分析的只是这些外在的、表面的内容,而不是内容的深层解释。“进行客观的、系统的”描述,意味着内容分析是一种规范的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根据预先决定的计划,采取一定的规则,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而“定量的”描述则说明内容分析方法的基本性质。它意味着,在内容分析中,其主要目标通常是决定内容中某一项目的频数,或者决定某一类别在整个内容中所占的比例等等。此外,还对这些定量的结果进行分析。
2. 社会工作者
【答案】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在有些国家,社会工作者的身份比较容易确定。这些人一般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并获得社会工作的硕士或学士学位,他们在社会福利机构或设施中专门从事社会服务,并被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所认可,被雇主认为是社会工作者。
3. 社区康复
【答案】社区康复的基本点是社区支持、社区参与,其结果也是社区受益。进行社区康复,关键是要形成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气,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残疾人给予支持。在社区资源的组织、动员方面,重要的是将有利于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网络提供的资源、社会机构提供的资源和正式组织(政府)提供的资源结合起来,共同支持残疾人的康复。在这方面,社会工作者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即要通过社区宣传、社区教育、社区组织等工作形式建构支持残疾人的社会环境。
4. 社会工作实习
【答案】社会工作实习,即通过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活动学习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技巧及适当的态度,并且在实际的服务提供过程中学习与发展新的知识,尝试体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检视自己的价值与态度,促进专业意识与自觉,从而发展自己的专业自主能力并成为人格成熟的社会工作者。
5. 心理防卫机制
【答案】心理分析理论是基于对人的性心理发展过程的分析。自我防卫机制是个人应付焦虑、防止自我过分强大、保持心理平衡的手段。正常人都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但过分使用则会导致心理问题。
6. 非干扰性研究
【答案】非干扰性研究是不接触研究对象的研究技术,工作对象不受研究过程和场景的影响而变化是其根本特征。主要包括三个类型,即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历史或比较分析、内容分析。
7. 民政工作
【答案】在20世纪80年代初召开的第八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当时的民政部部长崔乃夫曾将民政工作概括为“三个一部分”—政权建设的一部分,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它仍是目前中国民政工作的基本格局。民政部门则是政府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工作实务的行政管理部门。中国社会福利服务的四个支撑点:一是政府; 二是企业; 三是社区,尤其是基层社区; 四是社团,特别是非政府的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工作)和慈善机构。在上述四个支撑点中,有三个在民政工作的职责范围之内。
8. 家庭沟通
【答案】沟通是彼此传递信息与分享信息的过程。沟通可以看作是两个人之间的互动,它涉及对方、自我及两方讨论的话题。沟通并非只用语言,表情、动作、声调都是信息的发送方式,因为它们都在表达信息传递者的意思。家庭沟通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分享。家庭沟通与家庭角色相关。家庭角色即与个人在家庭中的身份相关的被规定了的行为规范。一个人在家庭中因与他人建立不同的联系方式而形成了不同的角色。家庭中的沟通无处不在。家庭因被认定为私领域,其沟通也常常表现出最真实的一面。有的家庭成员认为家庭是自己的,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关注沟通对象的感受。如果无节制地在家庭中宣泄不良清绪或做出不当行为,会使家庭成为有害物的垃圾站,致使家庭无法承载如此巨大的负面压力而出现冲突和危机,甚至造成家庭成员身心的伤害。
二、简答题
9. 简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三大传统工作方法。
【答案】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三大传统工作方法主要有:
(1)残疾人个案社会工作
一般而言,残疾人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个案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专业服务的推进: ①用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帮助残疾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其中工伤的认定和处理、交通事故及意外伤害的赔偿是主要工作。
②保障残疾人基本的生存权利,使其在住房、食物、婚姻家庭方面得到公平的待遇,不受歧
视和虐待,有适合其生存的必需条件。
③帮助消除社会、社区和家庭中的物理性障碍,方便残疾人的生活起居,享受社会的公共服务,其中主要是家庭的无障碍环境设计与改造。
④动员社会力量,消除社会上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同时还要激励残疾人自强自立,建立和谐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环境。
⑤经常组织残疾人与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一起参加文体娱乐活动,如组织住院病人观看比赛和演出、到商业区购物、参观游览等。
⑥为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提供帮助,使其有接受教育和参加培训的机会,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就业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⑦帮助残疾人实现经济自立,或保障其在经济生活中小受歧视; 在经济不能自立的情况下,还要帮助其得到应得的社会保障。
⑧鼓励残疾人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保障其政治权利。
(2)残疾人小组社会工作
残疾人小组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的方法,在医务人员、教师、社会工作者等相关人员的配合与支持下,以残疾人及其家属等为基本成员,通过小组工作者的引导、小组成员间的经验分享、情绪支持和相互讨论,产生行为改变和恢复正常功能,以及与他人和周围环境达成有效的调适,最终促进残疾人功能恢复和能力发展的专业服务。
(3)残疾人社区社会工作
残疾人社区社会工作是指依托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残疾人服务,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工作。
10.简述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
【答案】美国社会工作实务的操作定义包括六条价值叙述:
(1)个人是社会首先要关心的对象;
(2)在社会和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
(3)它们具有相互的社会责任;
(4)尽管对每个人来说,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人类需要,但是每一个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唯一的,与其他人是不同的;
(5)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属性就是通过积极地参与社会,实现每一个人全部潜能和社会责任假设;
(6)社会有责任提供各种方式,克服或阻止在个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的自我实现的障碍。 操作定义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与新教伦理中的价值观念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十它完成了从个人责任向社会责任的过渡。这种价值理念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得以建立的哲学基础。
11.中国儿童社会工作有什么特点? 应如何发展?
【答案】(1)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