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会计综合(同等学力加试)之成本会计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答案】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是指实际成本降低额和计划成本降低额的差。
实际成本降低额=(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
计划成本降低额=(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计划产量。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计划降低额的差异,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的变动形成:①单位成本变动。假定产品品种结构不变,可比产品单位成本越低,成本降低额越大;反之就越小。②产品产量变动。假定产品单位成本不变,可比产品产量越多,成本降低额越大;反之就越小。③产品结构变动。在生产多种可比产品的情况下,成本降低率较大的产品在全部可比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越高,成本降低额越大;反之就越小。
2. 成本动因与成本动因量
【答案】成本动因,也称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可以引起相关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发生的变动因素,可以是一个事件、一项活动或作业。根据成本动因在资源流动中所处的位置,通常可将其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两类。资源动因是资源被各种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它反映作业中心对资源的消耗情况,是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作业动因是指各项作业被最终产品或劳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成本动因和成本动因量共同决定产品的成本。
二、简答题
3. 简述分类法的特点和计算程序。
【答案】(1)分类法的特点
①按照产品的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成本;
②类内不同品种(或规格)产品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2)分类法的计算程序
①根据产品所用原材料和工艺技术过程的不同,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按照产品的类别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按类归集产品的生产费用,计算各类产品的成本。
②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分别将每类产品的成本,在类内的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每类产品中各种产品的成本。
4. 物流企业可能会涉及哪些成本?
【答案】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中,没有像工业企业产品成本那样构成产品实体并占相当高比
重的原材料和主要材料,而多是与运输工具使用有关的费用,如燃料、折旧等成本。具体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保险费、差旅费、水电费、办公费、取暖费等。
5. 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亦称简单法, 是按照产品品种归集生产费用, 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特点主要有:
(1)成本计算对象。在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或车间里, 成本计算对象就是产品品种。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 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有关成本项目, 不存在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如果是生产多种产品, 产品成本明细账就要按照产品品种分别设置, 发生的生产费用中, 能分得清是哪种产品耗用的, 可以直接记入各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有关成本项目, 分不清的则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 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然后分别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有关成本项目。
(2)成本计算期。在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中, 由于是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 不能在产品制造完工时立即计算成本, 因而成本计算一般是定期于每月月末进行。在多步骤生产企业中, 如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 成本计算一般也都是定期于每月月末进行。
(3)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①在单步骤生产中, 月末计算成本时, 一般不存在尚未完工的在产品, 或者在产品数量很小, 因而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按成本项目归集的生产费用就是该产品的总成本, 用该产品的产量去除, 即可求得该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
②在一些规模较小, 而且管理上又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成本的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企业中, 月末一般都有在产品, 而且数量较多, 这就需要将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生产费用, 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 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以便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 如发电、采掘等生产。在这类生产中, 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不可能或者不需要划分为生产步骤, 因而也就不可能或者不需要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6. 对成本报表进行分析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答案】对成本报表进行分析的重点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3)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4)各种费用报表的分析;
(5)成本效益分析。
7. 什么是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分为哪几类?请对每类质量成本举出一例。
【答案】(1)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产品达到一定质量水平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质量而导致的损失。
(2)—般来说,质量成本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内部质量损失成本:主要是指产品在出售之前,因未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发生的成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主要包括废品损失、返工或翻修损失、产品降级损失、停工损失、产品质量事故分析处理费、内审外审等纠正措施费、其他内部质量损失。
②外部质量损失成本:主要是指产品售出以后,因未能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用户索赔、修理、更换货等所付出的代价。外部质量损失成本主要包括诉讼费用、索赔费用、退货损失、产品售后服务或保修费用、产品降价损失、其他外部质量损失成本。
③预防成本:是指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减少质量损失和降低检验费用而发生的各种成本。其内容包括质量管理工作费、质量评审费、质量培训费、质量奖励费、质量改进措施费和工资及福利费等。
④鉴定成本:是指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而检测产品和评价产品质量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试验检验费、质量检验部门办公费、检测设备及房屋维修与折旧费、工资及福利费等。
8. 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哪些?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如何?
【答案】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通常有一次摊销法、分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其优点和适用范围如下:
(1)一次摊销法,即一次转销法或一次计入法。
①优点:核算比较简便。
②缺点:会使各月成本、费用负担不太合理,还会产生账外财产,不便于实行价值监督。
③适用范围:单位价值较低、使用期限较短、一次领用数量不多以及容易破损的低值易耗品。
(2)分次摊销法,是指将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根据其使用期限的长短,分月平均摊销的方法。
①优点:各月成本、费用负担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比较合理。
②缺点:核算工作量较大。
③适用范围: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而不易损坏的低值易耗品,如多次反复使用的专用工具等。
(3)五五摊销法,又称“五成法”,是指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另一半。
①优点:能够对在用低值易耗品实行价值监督;各月成本、费用负担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额比较合理。
②缺点:核算工作量比较大。
③适用范围:各月领用和报废低值易耗品的数量比较均衡、各月摊销额相差不多的低值易耗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