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82专业综合课(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之成本会计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分批法
【答案】(1)含义:分批法亦称订单法, 是以产品的批别(或订单)为计算对象, 归集费用, 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 例如船舶制造、重型机械制造以及精密仪器、专用设备生产企业, 对于新产品的试制、工业性修理作业和辅助生产的工具模具制造等也可以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2)特点:
①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由于产品的批别大多是根据销货订单确定的, 因此, 这种方法又称为订单法。
②分批法下, 产品成本的计算是与生产任务通知单的签发和结束紧密配合的。因此, 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 而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
③在分批法下, 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 因而, 在计算月末产品成本时, 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2.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答案】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是指实际成本降低额和计划成本降低额的差。
实际成本降低额=(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
计划成本降低额=(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计划产量。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计划降低额的差异,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的变动形成:①单位成本变动。假定产品品种结构不变,可比产品单位成本越低,成本降低额越大;反之就越小。②产品产量变动。假定产品单位成本不变,可比产品产量越多,成本降低额越大;反之就越小。③产品结构变动。在生产多种可比产品的情况下,成本降低率较大的产品在全部可比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越高,成本降低额越大;反之就越小。
二、简答题
3. 请问辅助成本计算方法和基本成本计算方法的关系如何? 在企业里如何结合使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成本?
【答案】基本方法的含义:基本方法是以成本计算对象为主要标志, 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产生的, 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有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产品品种、产品批别和产品的生产步骤。因而产品成本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三种: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这三种方法, 之所以称为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是因为这三种方法与不同生产类型的特点有着直接联
系, 而且涉及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 因而是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必不可少的方法。概括所有工业企业, 不论哪一种生产类型, 进行成本计算所采用的基本方法, 不外乎这二种。
辅助方法的含义:辅助方法是对基本方法的补充。辅助方法与生产类型的特点没有直接联系, 不涉及成本计算对象, 它们的应用或者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或者是为了加强成本管理, 只要具备条件, 在哪种生产类型企业都能用。因此, 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角度来说, 它们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些方法通称辅助方法。这些辅助方法包括分类法、定额法以及标准成本法等。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必须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不能单独使用。
(1)辅助成本计算方法和基本成本计算方法的关系: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与辅助方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划分, 是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角度考虑的, 并不是因为辅助方法不重要;相反, 有的辅助方法, 如定额法, 对于控制生产费用、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2)成本计算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在企业中, 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 确定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 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正确提供成本核算资料以加强成本管理。
例如, 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工业企业中, 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除了品种法等基本核算方法, 还可以还应用分类法;在定额管理工作基础好的工业企业中, 为了配合和加强定额管理, 加强成本控制, 更有效地发挥成本计算的分析和监督作用, 可以辅以定额法;此外, 为了加强成本控制、正确评价企业生产经营业绩, 实现成本的标准化管理, 还采用一种标准成本法。
只有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 在使用一种或几种基本方法之外, 才可以采用辅助方法, 优化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
4. 简述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方法以及各自的适用条件。
【答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
(1)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主要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非常少,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的产品。
(2)约当产量比例法。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该种分配方法,在产品既要计算直接材料费用,又要计算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其他加工费用。这种分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3)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是按照预先制定的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然后从某种产品全部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中减去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就是完工产品成本。这种分配方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
(4)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这种分配方法是将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来分配费用。适用于月末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或者产品已经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的产品。
(5)定额比例法。定额比例法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
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这种分配方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因为月初和月末在产品费用之间脱离定额的差异要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按比例分配,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6)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采用这种分配方法时,各月末在产品的成本固定不变。这种方法适用于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不大,算不算各月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
(7)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这种分配方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数量变化也较大,同时直接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
采用这种分配方法时,月末在产品只计算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不计算所耗用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加工费用,产品的加工费用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某种产品全部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就是完工产品的成本。
5.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适合或必须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答案】在以下情况下适合或必须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1)分类法与生产的类型无直接关系,它可以在各种类型的生产中应用,即凡是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又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均可以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2)有些工业企业,特别是化工企业,对同一原料进行加工,可以同时生产出几种主要产品。这些联产品所用原料和工艺技术过程相同,可以归为一类,因而最适宜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3)企业可能生产一些零星产品,这些零星产品,虽然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不一定完全相近,但其品种规格多,且数量少,费用比重小。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以把它们归为一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6. 简述定额法的主要优点和应用条件。
【答案】(1)定额法的主要优点
①通过生产耗费及其脱离定额和计划的日常核算,能够在生产耗费发生的当时反映和监督脱离定额(或计划)差异,从而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可以及时、有效地促进生产耗费的节约,降低产品成本;
②由于产品实际成本是按照定额成本和各种差异分别核算的,因而便于对各项生产耗费和产品成本进行定期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③通过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还有利于提高成本的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工作的水平;
④由于有现成的定额成本资料,因而能够较为合理、简便地解决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2)定额法的应用条件
为了充分发挥定额法的作用,简化核算工作,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应具备以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