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专业-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专业-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2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专业-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7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专业-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 12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专业-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 16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专业-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 20

一、名词解释

1. 风险升水

【答案】风险升水又称“风险溢价”,是指对投资者承担风险的回报。在外汇市场上,风险升水反映了本币债券与外币债券的风险差异。风险升水与本国政府债券存量S 减去中央银行持有的国内资产A 的差成正比例,即:

当上升时,本国债券的风险升水会增加。风险升水与中央银行所持国内资产之间的关系使得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外汇市场冲销干预影响汇率。它还意味着,国内资产和国外资产的官方操作的各自的市场后果可能是有差异的。

2.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答案】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用于研究中央银行在资产市场进行交易行为的主要工具。该表记录的是中央银行所持有的资产和负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也是按照复式记账的原则来编制的。中央银行获得的任何一笔资产都会在平衡表的资产栏中表现为正向増加,而任何一笔负债都会在负债栏上表现为正向増加。

一个假想的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表所示。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列出了国外资产与国内资产这两类资产。国外资产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持有的外币债券。这些国外资产构成了中央银行官方国际储备;当中央银行以买卖外汇的方式干预外汇市场时,这些储备的数量也随之变化。此外,中央银行的国际储备也包括黄金。国际储备的主要特征是,它们或者是对外国人的债权,或者是普遍接受的国际支付手段(如黄金)。国内资产指中央银行持有的要求本国居民和国内机构在未来予以偿付的债权。这些债权通常表现为国内政府债券和对国内私人银行的贷款。其总资产=国外资产(1000美元)+国内资产(1500美元)=2500美元。表的负债方将私人银行存款和通货,包括纸币和硬币,列为负债。私人银行存款成为中央银行的负债是因为这笔钱只要私人银行需要就可以随时提取。通货成为中央银行负债主要是基于历史原因:历史上中央银行有对那些想以本国货币兑换贵金属的人支付金银的义务。资产负债表显示,私人银行在中央银行拥有500美元的存款。通货共计2000美元,因此中央银行总负债为2500美元。

中央银行总资产等于其总负债加上其资产净值。如表所示,资产净值假设为零。该假设意味着,中央银行资产方的变化会自动地引起负债方的等量变动。例如,当中央银行购入一项资产时,

它可用两种方法来支付。现金支付可引起等量通货供给增加;支票支付则承诺支票所有者将拥有一笔与该资产等值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当支票接受者将其存入私人银行账户时,私人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债权就等量增加了。在上述的任何一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购入资产就会自动引起等量的负债增加。类似地,中央银行售出资产将引起通货减少或私人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的减少,相应地,中央银行对私人银行的负债也减少了。

3. 相对供给曲线

【答案】相对供给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市场相对供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在国际贸易理论中,为了分析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必须超越局限于一种产品的局部供求分析和局部均衡,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相对供给曲线就是联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供给状况的有效方法。产品A 的价格与产品B 的价格的比值称为产品A 对产品B 的“相对价格”,市场对产品A 的供给数量与市场对产品B 的供给数量之比称为产品A 对产品B 的“相对供给”。联系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的曲线就是“相对供给曲线”。一般而言,相对供给是相对价格的增函数。相对供给曲线和相对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产品的均衡相对价格。

4. 冲销性外汇干预

【答案】冲销性外汇干预是指一国中央银行所采取的一种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国外资产和国内资产交易,以抵消外汇交易对国内货币供给影响的外汇干预政策。例如,一国中央银行为保持汇率稳定,到外汇市场上出售了一笔价值为100万元本币的国外资产,换回同样数额的一笔本国货币。这笔货币将退出流通领域进入中央银行的保险库。这就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即减少了国内货币供给。这时,如果中央银行购买一笔同样数额的国内资产,贝帽加了同样数额的流通中的本国货币。由此完全抵消了中央银行原先出售国外资产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5. 货币总需求

【答案】货币总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状况下愿意并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在现代高度货币化的经济社会里,社会各部门需要持有一定的货币用作媒介交换、支付费用、偿还债务、从事投资或保存价值,因此便产生了对货币的需求。货币总需求通常表现为一国在既定时间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

(1)货币总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而非流量概念。它考察的是在某个时点和空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

(2)货币需求量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它以收入或财富的存在为前提,在具备获得或持有货币的能力范围之内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3)现实中的货币总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4)在通货膨胀或物价变动的条件下,货币总需求细分为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社会各经济部门所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

表示;实际货币需求是名义货

币数量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际货币购买力,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

6. 外部价格

【答案】外部价格是“内部价格”的对称,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相对于国内市场价格的国际市场价格。在各国的贸易活动中,政府经常借助于各种关税或补贴等政策措施来实现有利于本国经济的目标。这些贸易政策会导致同种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具有不同的价格,其中,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称为“内部价格”,而相对于国内市场价格的国际市场价格称为“外部价格”,以区别于其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

7. 汇率的货币分析法

【答案】货币分析法是一种长期而非短期理论,该理论基本不考虑价格刚性。货币分析法认为,价格水平总是立即调整的,从而使得经济始终保持在充分就业状态并满足购买力平价条件。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方程为: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等于本国产出价格与外国产出价格之比,而这两种价格水平又是由它们各自国内的货币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的货币分析法预示:两种货币的汇率,即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从长期来看完全取决于两种货币的相对供给量与相对实际需求量。利率和国内产出的变化只有在影响了货币需求的情形下才会使汇率发生变动。

8. 自由贸易区

【答案】自由贸易区是指一国在其本土内划定的置于海关辖区之外、以贸易为主要内容的特殊区域,或指由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就一国国内的自由贸易区来说,外国货物一般可以免征关税,并且允许在区内自由储存、取样、分级、装卸、重新包装、贴标签等;就国与国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来说,区内各成员取消各自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使区域内的商品可以自由流动,但各成员仍各自保持独立的对区外非成员的贸易壁垒。

二、综合分析题

9.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外来援助是被“捆绑”住的。也就是说,援助往往带有条件,要求接受国将援助用于购买援助国的产品。例如,法国为非洲的一项灌溉计划提供资金,条件是水泵、管道和建筑设备必须优先从法国购买。这种援助条件对收入转移问题的分析会产生什么影响?从援助国的角度来看,这种条件有意义吗?你能设想出一种援助条件恶化了接受国福利的情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