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学位)(加试)之运筹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割平面法的基本思想。
【答案】这个方法的基础仍然是用解线性规划的方法去解整数规划问题,首先不考虑变量xi 是整数这一条件, 但增加线性约束条件(用几何术语,称为割平面)使得由原可行域中切割掉一部分,这部分只包含非整数解,但没有切割掉任何整数可行解。这个方法就是指出怎样找到适当
,使切割后最终得 到这样的可行域,它的一个有整数坐标的极点的割平面(不见得一次就找到)
恰好是问题的最优解。
2. 考虑两个企业的资源整合问题。如果每个单位单独组织生产,各自的效益和,往往小于把两个单位的生 产要素进行重组,然后再统筹生产带来的收益高。因此,资产重组,往往能够带来“双赢”的格局,企业自身也 希望通过合并,做大做强。问题是,每个企业可能会故意夸大其利润水平,从而希冀分得更多的合作收益。请谈谈你的设想,用以协调 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超过300字,可用符号表述你的想法)?
【答案】让两个企业单独汇报独立生产能获得的利润,分别记为z 1、z 2。如果z 1+z2≦2成之,
,按照z 1、z 2的比例进行分配。这样的分配方式,两个企业说真则将合作后的额外收益z-(z 1+z2)
话,是一个均衡策略。
二、计算题
3. 表1和表2中,分别给出两个运输问题的产销平衡表和单位运价表,试用伏格尔(Vogel )法直接给出近似最优解。
表1 表
2
【答案】(l ) 第一步:在表1中分别求各行和各列的最小运价和次小运价的差额,并分别填入该表的最右列和最下行,如表3所示。
表3
第二步: 从行差额或列差额中选出最大者,选择它所在行或列中的最小元素。在表5中,第3列是最大差额所在列。第3列中最小元素为1,可确定产地2的产品优先供应销地3的需要,得表6。同时将运价表中的第3 列数字划去,如表5所示。
表4 表5
第三步: 对表7中未划去的元素再分别计算出各行、各列的最小运价和次小运价的差额,并填入该表的最右列和最下行。重复第一、二步,直到给出初始解为止,初始解如表6所示。
表6
(2)第一步:在表4中分别计算各行和各列的最小运价和次小运价的差额,并分别填入该表的最右列和 最下行,如表7所示。
表7
第二步:从行或列差额中选出最大者,选择它所在行或列中的最小元素。在表9中第3列是最大差额所在列。第3列中最小元素为3,可确定产地 I的产品优先供应销地3的需要。同时将运价表中的第1行数字划去, 如表8所示。
表
8
第三步:对表10中未划去的元素再分别计算出各行、各列的最小运价和次小运价的差额,填入该表的最右列和最下行。重复第一、二步,直到给出初始解为止,初始解见表10的单位运价中格子的右上方方格中的数据。
4. 某厂有100台设备,可用于加工甲、乙两种产品。根据以往经验这些设备都用于加工甲产品时,每季度 末损坏1/3台; 而都用于加工乙产品时,每季度末损坏1/10台,损坏的设备当年不能修复。每台机器一季度用于 加工甲产品可获利10百元; 加工乙产品可获利7百元。问如何安排各季度加工甲、乙产品的设备台数,才能使 全年获得最大? (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
【答案】该问题可以分为4个阶段。k 表示季度,状态变量s k 表示k 年初拥有的可投入最大机器数量,决策变量 x k 表示第k 季度的分配在用产品的设备数量,则s k -u k 为分在乙产品的设备数量。
状态转移方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