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假设检验
【答案】假设检验:又称显著性检验,是用来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还是本质差别造成的统计推断方法。
2. 编码框架
【答案】编码框架亦称分类框架,通常是包括了所有问题的所有可能回答和相应的代码的表格,研宂者可依此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编码。
3. 必然现象
【答案】必然现象:又称确定性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有确定结果的现象。
二、简答题
4. 什么是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比较其异同。
【答案】(1)标准参照测验和常模参照测验的定义
标准参照测验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而缜密编制的测验,并且,被试在测验上所得的结果,也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行为标准直接进行解释的。
常模参照性测验是以常模为评价测验分数优劣标准的测验,常模被视为测验分数的参照。 (2)标准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的区别
①对测验结果解释的参照系不同
标准参照测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系是预定的外部标准。这个标准是根据社会对所测特质的要求或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测验实施前就确定的,是建立在被试团体之外的绝对标准,一般用达标与未达标的临界点(分界分数)来表示。
常模参照测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系是常模,即标准化被试团体的平均数,常模产生在测验之后的被试团体之内,是相对的参照点。
②对测验结果的解释不同
标准参照测验解释测验结果时,只需将个别被试的测验分数与标准(分界分数)相比较,从而对被试是否达到标准直接作出判定,被试之间的测验分数不必作比较,某个被试成绩的优劣不依赖于其他被试的行为表现。
常模参照测验对测验结果的解释是用常模组的平均数来说明某个被试的测验成绩在标准化被试团体中的相对地位。对测验成绩的解释完全依赖于常模组,脱离了这个常模组,就失去了对测验分数的解释功能。
③分数的形式不同
标准参照测验进行的是绝对评分,被试所获得的分数是绝对分数,一般用及格与不及格、达标与未达标、录取与未录取、合格与不合格、掌握与未掌握等形式表示。
常模参照测验进行的是相对评分,被试获得的是相对分数,一般用百分等级分数及标准分数来表示。
④测验的用途不同
标准参照测验主要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毕业证书考试;各行各业招聘、录用考试;任职资格证书考试;从业执照考试;以及平时的各科教学考试等。常模参照测验主要用于选拔及竞赛性考试,以及能力分组等,如大学入学考试。
⑤测验的组成不同
标准参照测验的测量目标不多,内容不广,范围不大,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在每个测量目标上有足够的测题能准确地测出被试是否达到目标的状况。测题在测验中是按测量目标分组,测题与相应的测量目标相匹配,二者有高度的一致性。测量同一目标的题目既数量充足,又具有高度的同质性。测题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测量目标的需要。测题区分度没什么意义。
常模参照检验中测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大,可以使被试测验成绩的分布范围较广,出现最大限度的变异性及离散度,从而增强测题对被试的鉴别能力,便于对不同水平的被试进行可靠的区分。
5. 简述描述统计的含义及其内容。
【答案】描述统计主要研究如何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概括事物的某方面属性,其本质上是为由局部(或样本)信息推断全局(或总体)服务的。
描述一组数据的基本特征大致有三种途径,即数据的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和数据的分布趋势。
(1)集中趋势度量,反映的是数据的代表值或相对集中的中心位置,常用的有三类:算术平均数、中数和众数。
,反映的是数据相对于集中量数的离散、分散程度,(2)离中趋势度量(或离散趋势度量)
因此,它不仅可以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变异程度,而且可以衡量集中趋势度量对数据的代表性。常用的离中趋势度量有全距、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差异系数、四分差等。
(3)分布趋势度量,是对数据分布的形态(如是否对称、偏斜程度等)作的度量和判定。分布趋势主要包括偏度和峰度两方面。
6. 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包括哪些设计类型,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
【答案】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的类型主要有:
(1)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只有一个自变量,并且自变量只有两个水平,随机选择一组作为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另一组作为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其基本模式为:
a. 优点:可以控制选择、被试消亡以及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等的影响;控制历史、成熟、仪器的使用等因素的干扰;避免因前测经验而产生对后测的练习、熟悉和疲劳效应,从而控制前
测对后测的反作用效应,简化实验程序,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b. 局限:只有一个自变量,不能分析多个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因变量的影响。
(2)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模式,在单因素完全随机等组后测设计基础上的扩展,对两个等组施加了前测,其基本模式为:
a. 优点:由于采用随机选取并随机分配被试的方法形成等组,从而可以控制选择、被试亡失以及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并控制历史、成熟、仪器的使用和统计回归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局限:由于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参加前测,使得被试的前测经验可能影响后测的敏感性,可能产生熟悉效应或疲劳效应,从而影响后测的可靠性。此外,进行两次测验,从人力、物力和时间上也不是很经济。
(3)所罗门四组设计,将被试随机分成四个组,其中随机组1和2接受前测,随机组1和3接受相同的实验处理,而随机组2和4不接受任何实验处理,作为控制组,并且4个随机组都接受实验后测。其基本的设计模式为:
a. 优点:实验实际上是进行了四个实验,从而可以通过检验来验证实验处理的效果,有充分的理由推断结果的差异是由实验处理造成的。此外,能够考察测验、历史和成熟等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
b. 局限:在研究过程中很难同时找到四组同质的被试。
7. 各种准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统计方法和评价。
【答案】(1)单组准实验设计
①时间序列设计
,然后观指对一组被试进行周期性的一系列观察,并在测量的时间系列内呈现实验处理(X )
测实验处理后的一系列结果,并将这些结果与实验处理前的一系列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推断实验处理是否产生效果。其基本实验模式如下:
采用直线回归或曲线回归的方法和相关样本t 检验的方法检验估计值和实际观测值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a. 优点:可以较好的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处理效果的影响;可以较好的控制测验因素的影响。 b. 缺点:不能排除与实验处理同时发生的偶发事件的影响及与自变量同时出现的附加变量的影响;不能有效的控制测验与实验处理交互作用的影响;由于实验对被试的反复观测,容易使被试产生疲劳、厌烦而增加或降低被试对实验处理的敏感性,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②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