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824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824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2

2018年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824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5

2018年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824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9

2018年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824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13

2018年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824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17

一、名词解释

1. 合成代谢

【答案】合成代谢是指微生物利用能量代谢所产生的能量、中间产物以及从外界吸收的小分子,合成复杂的细胞物质的过程。合成代谢是在能量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化能异养微生物而言,产生能量的分解代谢同时也提供了碳源,它们以中间产物的形式存在,并参与各种细胞物质的构成。

2. 噬菌体的效价

【答案】嗡菌体的效价是指在血细胞凝集试验计数时分别将红细胞与一系列10倍稀释的病毒样品混合,再观察结果,能引起血细胞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或稀释倍数的倒数)。

3. 溶原细胞

【答案】溶原细胞是指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噬菌体(或前噬菌体)。原噬菌体随宿主细胞分裂传给子代细胞,子代细胞也称为溶原细胞。

4. PHB

【答案】PHB

是指聚羟基丁酸,是一种聚酯类,被一单层蛋白质膜包围。其为脂溶性物质,不溶于水,易被脂溶性染料苏丹黑着染,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当缺乏营养时,被用作碳源和能源。

二、简答题

5. 电子传递体系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案】电子传递体系的基本功能如下:

(1)接受电子供体释放出的电子,在电子传递体系中,电子从一个组分传到另一个组分,最后借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催化反应,将电子传递给最终电子受体氧气。

(2)合成ATP ,把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贮存起来。

6.

化学诱变因素对的作用形式有哪些?

的作用形式如下:【答案】

化学诱变因素对

(1)亚硝酸、硫酸二乙酸、甲基磺酸乙酯、硝基胍、亚硝基甲基脲等的其中一种,可以与

一个或多个核苷酸碱基起化学变化,

引起

(2

物,

它们中的一种可掺入到

(3

)在

突变。和复制时碱基配对的转换而引起变异。等结构与天然碱基十分接近,是类似分子中引起变异。分子上缺失或插入一、二个碱基。引起碱基突变点以下全部遗传密码转录和翻译的错误,这类由于遗传密码的移动而引起的突变体,称为码组移动突变体。这种突变称为移码

7. 为什么常规活性污泥法不利用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而利用静止期的微生物?

【答案】常规活性污泥法不利用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而利用静止期的微生物的原因如下:

(1)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的特点

①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快,代谢活力强,对有机物去除能力高,但相应要求进水有机物浓度高,则出水中有机物浓度高,不易达到排放标准。

②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细胞表面的黏液层和荚膜尚未形成,运动很活跃,不易自行絮聚成菌胶团,沉淀性能差,致使出水水质差。

(2)静止期的微生物的特点

①静止期的微生物代谢活力虽较差,但仍有相当的代谢活力,去除有机物效果仍较好。

②其体内积聚了大量的储存物,强化了微生物的吸附能力,自我絮凝、聚合能力强,在二沉池泥水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好。

所以常规的活性污泥法不利用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而利用静止期的微生物。

8. 微生物氮源的作用是什么?根据对氮源的要求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哪四类?

【答案】(1)微生物氮源的作用

氮源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原料,一般不提供能量。

(2)根据对氮源的要求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四类。

①固氮微生物

这类微生物能利用空气中的氮分子合成自身的氨基酸和蛋白质。

②利用无机氮作为氮源的微生物

能利用氨、铵盐、亚硝酸盐、硝酸盐的微生物。有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产气气杆菌、枯草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及藻类等。

③需要某种氨基酸作为氮源的微生物

它们不能利用简单的无机氮化合物合成蛋白质,而必须供给某些现成的氨基酸才能生长繁殖。这类微生物叫氨基酸异养微生物。

④从分解蛋白质中取得铵盐或氨基酸的微生物这类微生物都有分解蛋白质的能力。

9. 简述好氧生物膜法中生物膜的形成及其污水净化过程。

【答案】(1)生物膜形成过程

好氧生物膜是指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黏附在生物滤池滤料上或黏附在生物转盘盘片上的一层黏性、薄膜状的微生物混合群体。它是生物膜法净化污水的工业主体。含有营养物质和接种微生物的污水在填料的表面流动,一定时间后,微生物会附着在填料表面,进行生长繁殖,形成一层薄的生物膜。

(2)生物膜污水净化过程

生物膜的净化作用机理是利用生物膜在滤池中是分层的,上层生物膜中的生物膜生物和生物膜面生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吸附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将其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生物膜生物吸收溶解性有机物和经水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进入体内,并进行氧化分解,利用吸收的营养构建自身细胞。上一层生物膜的代谢产物流向下层,被下一层生物膜生物吸收,

进一步被氧化分解为

和老化的生物膜和游离细菌被滤池扫除生物吞食。

通过以上微生物化学和吞食作用,污水得到净化。

三、论述题

10.结合微生物的产能代谢,叙述微生物ATP 的形成方式及各自特点。

【答案】ATP 的生成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途径:

(1)基质(底物)水平磷酸化

微生物在基质氧化过程中,可形成多种含高自由能的中间产物,如发酵中产生含有高能键的1,3—二磷酸甘油酸,

这一中间体将高能键

中都有底物水平磷酸化。

(2)氧化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是指微生物在好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通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ATP 的过程。其递氢(电子)和受氢过程与磷酸化反应相偶联,并产生ATP 。

(3)光合磷酸化

光引起叶绿素、菌绿素或菌紫素逐出电子,通过电子传递产生ATP 的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产氧光合生物有藻类和蓝细菌(包括高等植物),它们依靠叶绿素通过非环式的光合磷酸化合成ATP 。不产氧的光合细菌则通过环式光合磷酸化合成ATT 。交给ADP ,使ADP 磷酸化而生成ATP 。此过程中底物的氧化与磷酸化反应相偶联并生成ATP , 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EMP 途径和TCA 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