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职高语文人文性教学实践研究

关键词:职高语文,人文教育,意义和作用,实施

  摘要


2015年5月19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在《中国制造2025》中的提到要以“人才为本”为基本方针,这样就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从业者担负起这个重任,而高素质的职业工作者应该有两个标准:技术水平高和人文素养高。

近几年,我们国家一直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才培养规律,从政策和资金上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侧重和投入,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在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我作为一名职高语文教师开始担心职业教育的现状,真实情况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乐观。现在大多数职高学生存在自信心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不思进取,喜欢抽烟、赌博等现象。他们在精神世界的极度匮乏,给我们传递出一个信息:职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每况愈下。因此,在面对这些现象时,职高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语文教育在“解惑”“授业”的同时,更应该将关注点放在“传道”和“育人”上,让职高学生在语文教育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深厚的人格素养。

文章在绪论部分分析了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相关论文的研究综述,并简单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文章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职高教育的现状。表现为:现阶段语文教师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完全依照教材的讲法讲授,没有对教参进行二度创作;教师的思想观念过于陈旧,并没有随着课程改革进行及时的更新;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态度上有所偏差;社会风向指标的影响过大。

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职高学生的心理特点。进入职高学习的学生年龄大概在16岁,他们正处于心智的成长时期,处于自我认知的同一性,如果处理得当,会有积极的影响,否则会让他们后悔终生。职高学生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存在着不懂得尊重和关心别人、自尊与自卑的矛盾结合体、过分重视友谊,但对朋友没有准备的定位、自控能力太差、缺乏羞耻感等问题。

文章第三部分介绍了人文教育相关知识。其中包括人文教育发展的梳理和它的意义和作用。首先介绍了语文学科的特有属性,然后讲了对人文教育的发展进行梳理并指出它的必要性,最后着重介绍了人文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文章第四部分重点介绍了如何在职高更好的实施人文教育。这个是文章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研究职高语文的问题,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本文从学校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唤醒职高学生的尊严感和学生主动开发自己的潜能三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如何实施人文教育。

职高语文的问题存在时间已久,解决起来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我相信在职高学校、教师和学生们自己的努力之下,它的前景还是一片光明的,它会在未来的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