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新课标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美育渗透探究

关键词:阅读教学;审美教育;实践方法

  摘要


基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提升其审美境界”等语文审美教育目标,以及在当前这种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大背景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学科教育尤其是阅读教学中的美育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的现状,如何使中学语文教师对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形成正确的认识,增强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自觉性,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美育目标,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审美性相统一的学科;美育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也已成为学校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板块。语文教学为美育开辟了用武之地,它使语文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和熠熠生辉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时候语文教学只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略了语文学科的审美性。语文教学是生活教育,是审美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品味生活中的美,以及创造生活应有的美。语文教材和资源都是很好的美育载体,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当然,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具备这种意识,提高自己这方面的修养,认识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美育的原则,把握好美育渗透的实施途径,做到以语文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以美育教育为方式,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本文针对语文课堂如何进行美育渗透来阐述,突出语文学科的审美性,旨在转变语文教师的观念,主张语文阅读教学要全方位、多角度、高技巧地进行审美教育,体现语文学科“活”与“美”的特点。该论文拟从三个方面对语文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渗透进行阐述和探究。首先阐述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即“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问题,并概述该课题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其次结合相关理论基础,简述阅读文本中美的表现形式和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并在教育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上浅析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过程;最后谈自己结合语文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基本规律,在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下,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加强审美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教学策略,即从“创造美的情境、挖掘美的因子,引导学生体验美、欣赏美”和“启发学生审美想象,激发学生创造美”两个方面对学生于潜移默化中进行美的熏陶和教育,以期对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