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0金融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阐述国家加强对中央银行控制的理论依据及其手段加强。
【答案】中央银行一经产生就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经常体现着政府的某些意图,包括在金融管理中承担一定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从来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中央银行,尽管这种控制程度在不同的国家以及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强弱不一。
国家对中央银行的控制,总的说来,是加强的趋势,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金融大危机以来更为明显。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把西方世界推入混乱动荡的深渊,动摇了传统认为经济自身能够达到均衡和稳定的观念。应运而生的凯恩斯经济理论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不能自发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井进一步强调指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央银行就成为政府对宏观经济施以调节的重要机构之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已不仅着眼于稳定金融业自身,而是着眼于稳定整个国民经济。
既然国家要利用中央银行干预宏观经济生活,那么加强对中央银行的控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必然会引起中央银行制度发生新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手段直接表现为:(1)中央银行的国有化:在此之前,中央银行的股本大多是私人持有。如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基本上是私人股份银行。战后,各国中央银行的私人股份,先后转化为国有; 有些新建的中央银行,一开始就由政府出资; 即使继续维持私有或公私合营的中央银行,也都加强了国家的控制。(2)制定新的银行法:战后各国纷纷制定新的银行法,明确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就是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维持经济的稳定。
2. 企业行为是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的?
【答案】(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的必然结果是在经济中形成一定的货币供给量。这种货币供给量对银行系统而言是一种负债,但对非银行系统而言则是一种资产。货币供给的基本方程式是
揭示了影响货币供给的两大基本要素:基础货币(B )及货币乘数(M )
(2)从理论上讲中央银行可以控制货币供给,但实际上中央银行对货币乘数的控制面临一定的困难。企业行为也会影响货币供给。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运用手中的货币资金进行投资或资产选择时,常常与居民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只是企业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表现在对资金的需求和对贷款的需求上,主要来自十两个方面:
①经营规模的变化。企业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本企业的技术含量,就需要追加投资补充资金。从银行取得贷款是企业追加投资的重要来源,企业贷款要求的增加势必
它
扩大货币乘数,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如果经济不景气,厂商缺乏经营的积极性,即使降低利率,也不能引起贷款需求的增加,货币乘数就下降,货币供给就会减少。
②经营效益的高低。一般来说,单个厂商的经营水平高,整体经济结构合理,比例优化,使得资金周转率高,整个社会经济效率高,信贷资金占用时间短,对货币供给量的压力小,货币乘数稳定,经济可以平衡持续发展。若情况相反,导致厂商经营效益不好,以至出现亏损,厂商被迫缩减经营甚至破产,银行就会勾销一部分贷款,从而收缩货币供给。
3. 汇率的波动对一国经济和金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汇率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杠杆,其变动能反作用于经济,对进出口、物价、资本流动和产出都有一定的影响。
(1)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
一般地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 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币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此外,汇率变化影响进出口,还要求进出口需求要有价格弹性一一进出口需求对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即需求弹性大,进而才会因为价格变化而引起交易数量的改变。当然,就出口商品来说,还有一个出口供给弹性的问题,即汇率下降后出口商品量能否增加,还要受商品供给扩大的可能程度的制约。
(2)汇率对物价的影响
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到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从出口商品看,汇率下降有利于扩大出口。但在出口商品供给弹性小的情况下,出口扩大会引发国内市场抢购出口商品并从而抬高出口商品的国内收购价格,甚至有可能波及国内物价总水平。
(3)汇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由于长期资本的流动主要以利润和风险为转移,因而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较小; 但短期资本流动则常常受到汇率的较大影响。在存在本币对外币贬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小愿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会将其转兑成外汇,发生资本外流现象。同时,由于纷纷转兑外汇,加剧外汇供求紧张,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反之,则可能引发资本的内流,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上升。如果金融体制不健全,短期内汇率剧烈变动有可能会引起金融危机。
(4)汇率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
汇率的变动既然能够影响进出口、物价和资本流出入,不难看出,它对一国的产出和就业也会产生重要作用。
当汇率有利于刺激出口和抑制进口时,出口品生产的增长和进口替代品生产的增长会带动总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就业水平的提高。同时,生产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行业的利润增长,甚至会引起一国生产结构的改变。相应地,不利的汇率会使出口急速缩减,而该国的出口又关系整体经济的发展,给生产和就业带来极大的困难; 不利的汇率会使进口增长,严重时则会冲击本国的生产并从而增大失业队伍。
有利于资本流入的汇率,对于缺少资本的国家是好事; 有利于资本流出的汇率,则是资本过剩的国家所期望的。缺资本,有资本流入; 资本过剩,可以找到有利的投资机会,这无疑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和就业。
4. 结合中国的内外均衡状况,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答案】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小利的影响。
(1)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影响
①刺激进口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便宜,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
②有利于改善吸弓}外资的环境,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使己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的利润增加,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使其进一步追加投资或进行再投资; 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吸引大量外资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间接投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
③是有利于减轻外债还本付息压力,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未偿还外债还本付息所需本币的数量相应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债负担。
(2)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①抑制出口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性; 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对中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伤害。
②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在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将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③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迫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从表面上来看,货币供应量在持续增长,但供应结构的差异却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④增加就业压力。由于目前中国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日企业和外资企业,人民币升值将抑制或打击出口,最终将影响到就业。在当前中国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可能恶化就业形势。
5.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区别。
【答案】(1)所谓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它包括商业银行吸收到的所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以两种具体的形式存在:一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应付日常业务需要的库存现金; 二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这两者都是归商业银行持有的中央银行的负债,也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总负债中的一部分。商业银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