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平均差误法实验的误差主要是( )。
A. 时间
B. 习惯
C. 动作
D. 期望
【答案】C
【解析】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闭限时可能会产生动作误差和空间误差。动作误差是指被试自己调整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被试的动作方向不同,会出现过高或者过低估计比较刺激的反应倾向; 空间误差是指视觉刺激因刺激呈现方位不同所造成的误差。
2. 向被试先后呈现两道个位数的加法题,在每道加法题呈现后,要求被试报告结果; 同时,在连续呈现两道加法题后,要求被试按顺序报告出每道加法题的第二个数字。这种方法测定的是( )。
A. 前瞻记忆
B. 工作记忆
C 错误记忆
D. 回溯记忆
【答案】B
【解析】处在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作用的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本题中回忆加法题的第二个数字涉及短时记忆。
3. 人们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言信急,并在人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是( ) 。
A. 词汇知觉
B. 词汇理解
C. 词汇加工
D. 词汇表征
【答案】B
4. ( )研究为直接探讨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语言功能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
A. 双耳分听实验
B. 割裂脑
C. 失听症病人
D. 失语症病人
【答案】B
5. 大多数人不喜欢用报纸去擦汽车的挡风玻璃是( )的一个例子。
A. 觉知感
B. 系统类比
C. 功能固着
D. 顿悟
【答案】C
6. 库柏(LA.Cooper )和谢帕德(R.D.Shepard )在“心理旋转”实验中发现,每种反应都包括最基本的选择反应时即基线反应时,反映基线反应时的刺激旋转角度是( )。
A.0°
B.90°
C.180°
D.270°
【答案】A
【解析】库柏和谢帕德采用不同旋转角度的刺激让被试来判断它们是否与靶刺激相同,然后根据被试所需要的判断时间长短来考查表象这一心理过程的规律。他们在呈现刺激时,00刺激反映了被试的基线反应时。
7. 最初对图形与背景加以区分的是( )。
A. 布生(Bibson )
B. 考夫卡(Koffika )
C. 惠特海默(Wertheimer )
D. 鲁宾(Robin )
【答案】D
【解析】图形与背景的区分最早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提出,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知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
8. 被试间设计采用的同质化分组技术,除了匹配技术之外,还有( )。
A 联想技术
B. 随机化技术
C. 抵消技术
D. 平衡技术
【答案】B
【解析】在被试间设计中,实验者必须尽量减少两个或多个组别中的被试差异,以保证两组被试在实验开始时各方面都相等。被试间设计采用两类分组技术来解决等组问题:匹配和随机化。抵消平衡法旨在采用某些综合平衡的方法使额外变量的效果互相抵消,达到控制额外变量的目的,常见的抵消平衡法有ABBA 法和拉丁方设计法。实验设计中没有联想技术。
9. 个体对单个声源方向进行判断需要利用双耳线索。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双耳线索的是( )。
A. 强度差
B. 时间差
C. 速度差
D. 周相差
【答案】C
【解析】人们对声源方向的判断,主要有三种双耳线索:强度差、时间差和周相差。没有速度差这一说法。
10.在选择因变量的测定指标时,应综合考虑其( )。
A. 稳定性、客观性、可辨别性
B. 恒定性、数量化、整体性
C. 情景性、整体性、可辨别性
D. 客观性、数量化、组织性
【答案】D
【解析】一个恰当的因变量指标必须满足以下标准:起某种特定反应的变量,所以是非恒定、不稳定的。有效性、客观性、数量化。因变量是有操纵自变量而引
二、简答题
11.什么叫音高? 如何表示音高与频率的关系?
【答案】音高是一种听觉的主观心理量。当声音频率由低到高变化时,听觉便产生一种相应的由低到高的不同程度的音高变化。声音频率直接制约着音高。
音高随着声音频率变化,两者间的关系可以用音高量表表示。这个量表的建立,可采用两种心物量表法:多分法和等分法。多分法让听者将一可变纯音的音高,调到标准音高一半。再给标准音以不同的频率,直至包括整个可听范围的频率。等分法是给听者一个高频声和一个低频声S 1、S 5,让他在两者之间调出3个音S 2, S 3, S 4使相邻两音,即S 1和S 2, S 2和S 3和S 3、和S 5的音高的距离相等。两种方法所确定的音高量表很一致。
12.什么叫做75%的差别阈限? 它有什么优点?
【答案】(1)75%的差别阈限
75%的差别闭限是指当要求被试只作两类回答时,只有50%次能与标准刺激区分的比较刺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