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Sternberg 认为,人的信总加工过程是( )进行的而不是平行发生的。
A. 系列
B. 同时
C. 个别
D. 独立
【答案】A
【解析】Sternberg 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系列进行的而不是平行进行的,是由一系列有先后顺序的加工阶段组成。这些构成了反应时加因素法的基本前提。
2. 在探讨字号大小对汉字阅读速度产生影响的研究中,阅读速度是( )。
A. 因变量
B. 自变量
C. 控制变量
D. 刺激变量。
【答案】A
【解析】因变量是指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变量,它是由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该题中的阅读速度属于因变量,而字号大小则是自变量。
3. 向被试先后呈现两道个位数的加法题,在每道加法题呈现后,要求被试报告结果; 同时,在连续呈现两道加法题后,要求被试按顺序报告出每道加法题的第二个数字。这种方法测定的是( )。
A. 前瞻记忆
B. 工作记忆
C 错误记忆
D. 回溯记忆
【答案】B
【解析】处在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作用的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本题中回忆加法题的第二个数字涉及短时记忆。
4. _____是自下而上的加工,_____是自上而下的加工。( )
A. 记忆; 注意
B. 觉察; 无意识
C. 数据驱动加工; 概念驱动加工
D. 知觉; 感觉
【答案】C
5. 个体对单个声源方向进行判断需要利用双耳线索。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双耳线索的是( )。
A. 强度差
B. 时间差
C. 速度差
D. 周相差
【答案】C
【解析】人们对声源方向的判断,主要有三种双耳线索:强度差、时间差和周相差。没有速度差这一说法。
6. 实验心理学中,挑选被试时最应注意( )。
A. 被试数量最好达到30个
B. 被试要具有代表性
C. 随机选取被试
D. 最好选择有经验的被试
【答案】B
【解析】实验心理学中,常常以一些样本来推导总体,因此,要注意取样有代表性。样本容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及随机选取被试都是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7. 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学过的与未学过的单字随机混在一起,并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辨认出学过的单字。这种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是( )。
A. 系列回忆法
B. 再认法
C. 自由回忆法
D 对偶联合法
【答案】B
【解析】系列回忆法要求被试按照先前呈现的顺序对材料进行学习和回忆; 再认法是向被试同时呈现学习过的材料和未学习过的干扰材料,让他们判断是否是先前学习或记忆过的; 自由回忆要求被试对先前呈现的一系列项目尽可能多地记住; 对偶联合法是先向被试呈现一系列的刺激一一反应对,然后单独呈现刺激项目,让被试回忆与之相对应的反应项目。
8. 唐德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 , B , C 三种反应。其中A 反应时也称( )。
A. 基线时间
B. 准备时间
C. 选择反应
D. 辨别反应
【答案】A
9. 根据唐德斯的ABC 法,辨别时间应是( )。
A. 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B. 选择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C. 辨别反应是减去选择反应时
D. 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
【答案】A
【解析】唐德斯减数法反应时的实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并把反应分为即A 、B 、C 、三种反应。A 反应,又称简单反应,是反应的基线时间; B 反应,又称选择反应时,它包括基线时间+刺激辨别时间+反应选择时间; C 反应,又称辨别反应时,它包括基线时间+刺激辨别时间。所以辨别时间等于C-A , 即辨别时间是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10.值夜勤的飞行员和消防队员,在执勤以前最好戴上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这是因为红色眼镜可以( )。
A. 加快明适应过程
B. 加快暗适应过程
C. 减轻视觉后像
D. 消除视觉掩蔽
【答案】B
11.在一个2×2的完全随机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6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 )。
A.6
B.12
C.18
D.24
【答案】D
【解析】完全随机设计指的是每一个被试只参与一种实验处理。本题为2×2的完全随机设计,其实验处理有4个,每种处理需要6名被试,因此整个实验设计所需被试为24名。
12.下列实验中,支持情绪先天获得的经典实验是( )。
A. 华生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