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题库(二) . 9 2017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题库(三) 20 2017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题库(四) 29 2017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题库(五) 37
一、简答题
1. 试析题目内容效度与目标参照测验的内容效度间的联系。
【答案】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对有关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即编制测验时所选定的测验题目,是否代表了所要测的心理特点。题目内容效度与目标参照测验的内容效度间的联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目标参照测验注重被试在其所测内容范围内的掌握程度,因而测验本身的题目组成对其欲测之内容范围的覆盖程度或代表性程度——亦即测验的内容效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2)评估任一测验的内容效度,都依赖于两个条件:
①测验有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
②对测验每一题目的内容效度的分析。因此,对题目内容效度的分析是对目标参照测验内容效度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提。
(3)目标参照测验一般来讲有相对比较确定的内容范围,可用命题细目表表示,同时,也可以采用专家评定的方法对题目效度进行分析,从而保留有效题目,删除无效题目。因此,题目的内容效度是目标参照测验内容效度的一种体现。
2. 已知某个测验的信度为0.75, 要使该测验的信度达到0.90, 必须增加多少题目?
【答案】根据公式代入数据,得:
因此,新测验的题目数应是原来测验的3倍,即为了达到所要求的信度,要增加原测验题目数的2倍。所以,要使测验的信度达到0.90, 必须増加2倍的题目。
3. 推孟和韦克斯勒在智力测验发展过程中各有什么贡献?
【答案】(1)推孟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在智力测验方面的最重要贡献如下:
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于1916年修订完成斯坦福一比内量表。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变动是推孟采用了比率智商的概念来表示智力水平的高低,从此智商一词风靡全世界。
(2)韦克斯勒也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在智力测验方面的最重要贡献如下:
①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韦克斯勒相继编制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1949)、“韦氏成人智力量表”(1955)和“韦氏幼儿智力量表”(1967)。
①韦克斯勒舍弃了比率智商,而用离差智商代之,从而克服了比率智商的局限。
②韦克斯勒编制的智力量表分为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两部分,不仅能够获得总体智力水平的信息,而且可以获得受测者智力优势的信息。
4. 在编制人格测验时,如何控制被试的掩饰倾向?
【答案】在编制人格测验时,要控制被试的掩饰倾向,可用迂回提问、投射式提问、假定性提问、委婉性提问以及迫选性提问等技术。
(1)迂回提问
迂回提问指不直接提出要测的问题,而是以间接的问题,迂回获得所要测的内容,以使受试者不了解测试的意图,从而增强测验的效度。
(2)投射式提问
投射式提问指不直接问被试自己的看法,而是让被试对“周围其他人”的想法作出评定。被试者常常会把自己的看法投射到“周围其他人”身上,作出真实反应。
(3)假定性提问
假定性提问指假定回答者犯有某种不规范的行为,并使他不得不在确实犯有该行为时得以承认。
(4)委婉性提问
委婉性提问指用婉转的令人愉快的方式或言词提问,以使回答者产生接纳心理。
(5)迫选性提问
迫选性提问指提供通过两项具有相等价值的选项,让被试必须从中选择其一。
5. 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什么特点?
【答案】(1)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内的发展过程
卡特尔是美国心理学家,首次提出了“心理测验”这个术语。卡特尔认为,心理学只有立足于实验与测量,才能达到如同自然科学的准确性;心理测验只有建立普遍的统一标准,并要与常模相比较,才能充分地实现其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这些观点都已成为测量学上的重要观念。
比内认为,测量比较复杂的心理功能,不必苛求精确度,因为这些功能的个别差异较大。他认为智力是高级心理过程,包括推理、判断以及动用已知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比内与其助手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一一比内一西蒙量表,史称1905年量表,可用来测量各种能力,特别是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
(2)特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内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①测量对象逐渐扩大和复杂化。卡特尔的测量对象主要是肌肉力量等一些低级的机能,而比内开始开始涉足高级的心理机能比如人的智力等。
②测验法开始系统化。卡特尔最早提出“心理测验”这一概念,但是比内给测验法以有系统的、精密的设计。比内的智力测验出现了以后,测验法才真正完善起来。
6. 什么是结构效度?测验编制者和使用者应分别怎样把握结构效度?
【答案】结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即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结构效度主要应用于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一些心
理测验方面。
(1)结构效度的确立步骤:
①提出理论假设,并把这一假设分解成一些细小的纲目,以解释被试在测验上的表现。 ②依据理论框架,推演出有关测验成绩的假设。
③用逻辑的和实证的方法来验证假设。
(2)结构效度的估计可以有以下方法:
①测验内部寻找证据法。
a. 可以考察该测验的内容效度。
b. 可以分析被试的答题过程。
c. 可以通过计算测验的同质性信度的方法来检测结构效度。
②测验之间寻找证据法。
a. 可以去考察新编测验与某个已知的能有效测量相同特质的旧测验之间的相关。
b. 也可以去考察新编测验与某个已知的能有效测量不同特质的旧测验间的相关。
c. 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来了解测验的结构效度。
③考察测验的实证效度法。如果一个测验有实证效度,则可以拿该测验所预测的效标的性质与种类作为该测验的结构效度指标来推论测量的结构效度。这里有两种做法:
a. 根据效标把人分成两类,考察其得分的差异。
b. 根据测验得分把人分成高分组和低分组,考察这两组人在所测特质方面是否确有差异。若两组人在所测特质方面差异显著,则说明该测验有效,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此外,对于一些被认为是较稳定的特质,若在短期内两次施测的结果差异不太大,则说明该测验符合理论构想。
④多种特质——多种方法矩阵法。该方法实质是相容效度和区分效度法的综合运用,其原理是若用多种极不相同的方法测量同一种特质相关很高(用极为相似的方法测量不同特质相关很
,则说明测量效度较高。 低)
7. 什么是实证效度?它与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有何异同?
【答案】(1)实证效度
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是否有效,应该以实践的效果来作为检验标准。被估计的行为是检验测验效度的标准,简称为效标。根据效标资料搜集的时间差异,实证效度可以分成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种。
①同时效度:效标资料是与测验分数同时搜集的。同时效度主要用于诊断现状,在于用更简单、更省时、更廉价和更有效的测验分数来取代不易搜集的效标资料。
②预测效度:效标资料是在测验之后根据实际工作成绩来确定的。预测效度的作用在于预测某个个体将来的行为。
(2)与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的异同
①相同点。这三种效度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衡量测验的效度,相互补充,共同验证测验的有效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