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903地质学基础B[专业学位]之地球科学导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分析21世纪中开发近地宇宙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根据中国国情哪此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答案】(1)开发近地宇宙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①可能性
在从人们向往着进入宇宙到现在,人们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一系列的成就,充分说明开发近地宇宙的可能性。
②必要性
随着人们对于宇宙的逐步了解,人们充分意识到自己所在的地球是多么宝贵。为了发展,人们大量挥霍地球资源,已经是能源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工业化进程,地球也已不堪重负。所以,这也到了人们该思考未来的时候。是否有合适的星球可以取代地球适宜人类居住使开发近地宇宙变得必要。同时,人们对于宇宙的了解逐渐加多,也意识到自己对于一些宇宙灾难无能为力,若
是有天地球遭受灭顶之灾,是否可以在此之前迁移到别的星球也使得开发近地宇宙变得迫在眉睫。
(2)中国开发近地宇宙的准则
在开发近地宇宙的过程中,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对于近地宇宙的开发,一盲走在世界的前列。对干保护人类生存而探索宇宙的责任,中国责无旁贷。但也有一此国家开发近地宇宙秉持着唯利是图的想法,为了称霸,为了资源。中国一直以和平发展为目标。所以,在宇宙军备竞赛或是攫取资源的方面,不能投入过多精力。
2. 承载能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1)承载能力
承载能力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生境(或土地)可持续供养的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这个概念是建立在把资源利用限制在不使环境发生显著变化而使资源生产力得以长期维持的水平之上。
(2)影响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
①自然资源变量: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开发量。
②社会条件变量:工业产值、能源、人口、交通、通讯等。
③环境资源变量:水、气、土壤的自净能力。
④此外,承载力明显还受到投入水平、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制约。
3. 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什么条件下?
【答案】(1)区域变质作用是指那些在地壳活动带的深部地质过程,由于长期的高压高温条件使岩石发生广泛变质的地质过程。长期的高温高压条件是发生区域变质作用的必要条件。
(2)接触变质作用是指高温岩浆侵入围岩引起的变质过程。高温和岩浆与围岩发生接触是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必要条件。接触变质作用可分为:
①接触热变质作用:发生在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围岩受热后矿物发生重结晶、脱水、脱碳,形成变晶结构与新矿物。
②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发生在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其实质是高温下岩浆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与热液通过与围岩的交代作用使后者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矿物。
4. 谈谈你对“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这对概念的认识。
【答案】(1)“可更新资源”是指那些通过天然作用可再生更新的资源,主要包括风能、水能、和海洋能等资源。
(2)“不可更新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源,土壤资源,煤,石油等资源。太阳能、地热能主要包括矿石资
5. 地壳运动对地貌发育有何影响?
【答案】地壳运动是地球内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地壳变化和活动,它使地壳发生变形和位移,形成各种形迹的地质构造,并引起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某些地壳运动表现为突发的、急剧的形式,例如地震。
(1)地壳运动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地壳水平运动往往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和断裂构造。地壳的垂直运动是地壳沿地球半径方向进行的上升和下降运动。垂直运动常常表现为大规模的隆起或拗陷,造成地势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在全球尺度上,地壳上升使海水退却,部分海底上升为陆地; 地壳下沉使海水入侵,原来的陆地变成海洋。
(2)地壳运动具有小同的幅度和规模。地壳运动的速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不均等的,加上小同的方向,就产生了不同的幅度和规模。当运动的方向在长时期内保持一致而且速度较快时,其运动幅度可能就较大; 若运动方向多变或速度较慢,则运动幅度可能就较小。运动幅度不同,其规模和影响范围也就有差异,大者可波及全球或整个大陆,较小者仅涉及局部地区。
(3)全球性的板块构造运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更为重要,它是大陆和海洋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控制着许多大地貌的特征、成因和分布规律。区域性的地壳水平运动所产生的平移断层,可造成平行岭谷的水平错动,改变水系的格局,甚至使河流堵塞形成堰塞湖。
6. 何谓水分循环? 它有何意义? 其原动力是什么?
【答案】(1)水分循环的概念
水分循环是海洋、陆地水和大气的水通过相变和运动进行大规模的交换过程。
(2)水循环意义
①水循环使水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
②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③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 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对于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④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⑤水循环对土壤的优质产生影响。
(3)原动力
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易于转化的特性,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的能量。其中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强度不均匀是水循环形成的重要动力。
7. 为什么可以根据南半球各大陆二叠纪一三叠纪陆生生物的相似性来推测存在冈瓦纳大陆?
【答案】可以根据南半球各大陆二叠纪一三叠纪陆生生物的相似性来推测存在冈瓦纳大陆的原囚如下:
(1)各大陆陆块不仅海岸线轮廓互相吻合,而且海平面以下2000米的等深线互相精确地拼合。(2)各大陆陆块在地质构造方向极为相似,甚至可互相连接。
(3)各大陆陆块有相同的古生物群。
(4)各大陆陆块上普遍存在石炭一二叠纪冰债层,并与含舌羊齿植物群的煤系地层交错出现,表明当时古气候完全一致,经历了一次大冰期,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5)把冈瓦纳古陆于石炭纪中期拚合后,各陆块上的古磁极位置和磁极游移曲线都能很好地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