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615社会学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615社会学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615社会学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9 2018年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615社会学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18 2018年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615社会学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24 2018年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615社会学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32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流动
【答案】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从个人角度看,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 狭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
2. 宿命型自杀
【答案】宿命性自杀,是由社会规范过于严格所导致的。人们承受规范的约束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限度,规范的约束反而会变成一种压抑。如果人们一举一动都受到限制,自己没有丝毫选择的自山,那么整个生活就会涂上一层宿命的色彩。这种规范过严的状况,会引起宿命型自杀比率的上升。
3. 形式性合理与实质性合理
【答案】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如果所有的行动都可以用量来表示,即能被计算并尽可能以货币单位这一形式来表示,那么这些行动在形式上是合理的,即属于形式合理的经济行动。其合理性的程度由计算的可运用程度决定。
实质合理性是指通过一种以经济为取向的社会行动方式,根据某些价值的基本要求,向现存的人的群体供应产品。其合理性的程度与产品的实际分配方式以及被提供产品的人群的范围有关。实质合理性并不满足于目的合乎理性的计算,而是要提出伦理的、政治的、功利主义的、享乐主义的、等级的、平均主义的或者某些其他的要求,并以此用价值合乎理性或者在实质上目的合乎理性的观点来衡量经济行为的结果。
4. 活动
【答案】活动,指群体成员具有的行为表现,其特点是逃避惩罚,追求报酬。
5. 独立性假设
【答案】布劳的第四个假设是独立性假设,即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中任何一种社会地位对人们社会交往的影响都或多或少地独立于其他社会地位的影响。这个假设并不否认儿个社会地位参数会对人们的社会关系有共同的或是相互作用的影响。它只是强调人们之间只要不是任何社会地位都完全相同,那么不同的社会地位就会对他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
6. 专门理论
【答案】专门社会学理论是该体系结构的第二个等级、中间层次。专门社会学理论的概念系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的“中级理论”概念引申而来,苏联社会学界对此并不隐讳。专门社会学理论作为该体系结构中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贯通整体结构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在该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这里所说的专门社会学理论,是指各分科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如家庭社会学、劳动社会学、城市社会学
二、简答题
7. 简述林德夫妇的小城镇研究。
【答案】(1)对小城镇研究的原因
①由于林德本人的某些个人因素。他对社会学了解很少,更多地依据人类学的成果,这使得林德夫妇成为最早应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现代西方城市的学者。
②林德研究的出发点是很实际的。他是神学院的毕业生,因此他对一般美国城镇的宗教礼仪甚感兴趣。他曾任《出版周刊》主编,当过官员,在社会人类学的影响下,他决意分析北方社区的态度和风俗,从而产生了关于这类社区的最全面的专题论文。
③海伦本人在纽约的萨拉·劳伦斯学院教书(1929-1964),婚后,在丈夫的影响下对小城镇研究逐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根据实地调查,合写了《中镇一一现代美国文化研究》(1929), 《过渡中的中镇一一对文化冲突的研究》(1937)。他们关于“中镇”的研究开创了“当代生活的社会人类学”。
(2)过程
①林德采用了里弗斯在《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的关于人类行为的六分法:挣钱,建立家庭,培养子女,度过闲暇,参与宗教实践和社区活动。
②选择印第安纳州的门奇市,为之起了一个代号叫中镇。选择门奇市有两个原因:a. 它作为一个有代表性的城镇满足了林德夫妇的需要; b. 它虽是一个小城,但却整齐划一,可描述为一个整体。1924~1925年,林德夫妇在那里从事了18个月的实地调查。
③在调查中,林德夫妇发现了他们专题论文的基本主题:工业化对传统美国城镇生活的冲击。林德夫妇认为有必要把1924至1925年的状况同该市迅速发展前的状况进行对照,他们成功地描写了该市工业化及其各种后果。
④与芝加哥学派的研究不同,林德夫妇并不想抓住被美国迅速工业化激发起来的全部财富和社会过程的各种变化,而只想更真实地阐释实验基地的普遍意义,这使得《中镇》更接近学术性。
⑤林德夫妇的《过渡中的中镇》是10年后在同一城镇进行实地研究的结果。林德夫妇从另一角度即人萧条对一般美国城镇的影响程度,来观察他以前收集到的事实。
(3)影响
①1939年,林德出版了《知识的目的》一书。此书讨论了社会学的使命,并记录了30年代
末芝加哥学派社会学理论的危机。
②林德的中小城镇的研究己普遍地被认为是美国社会学的经典作品,其中所使用的方法也在欧洲被多次仿效,它对社会学研究的影响还在继续。
8. 简述杜尔克姆社会团结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杜尔克姆社会团结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
(1)杜尔克姆认为,要想彻底说明人类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理解社会团结的本质和特征,必须进行社会类型划分。他反对把不同社会排列在一个简单的进化直线上,主张根据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来划分社会类型,并依此标准建立了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结的社会这种两分法,并把这两种社会视为统一的进化链条上的两个环节。
(2)杜尔克姆将出现在不发达和古代社会中的那种团结称为机械团结。认为这种团结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基础上,当这种团结主宰社会时,个人之间还没有分化,他们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宗教信仰,人与人之间彼此相近或相似,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结合在一起。在这种社会里,人的行动受群体意志支配,个性湮没在集体意识中。由于分工不发达,社会各部分的相互依赖程度较低。
有机团结是指社会像一个具有各种器官的有机体一样,其中每个人都按照社会分工执行着某种专门的职能,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这种分工方式导致了职业的专门化,每个人都因职业的不同而发挥着不同于他人的独特能力,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必须依赖他人。这就造成人们彼此的相互依赖感、团结感和自己与社会的联系感。
(3)杜尔克姆认为法律是社会团结的“表征”,社会团结的转变反映在法律中的主要变化。 ①机械团结社会的法律特征是压制性制裁。这种法律(如刑法)表现了集体意识的力量,其仟务是严惩那些破坏了风俗习惯和法律的个人。它把任何威胁或违反集体意识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实施惩罚仅仅是为了表达社会成员对集体的激情,对违反集体意识行为的义愤,从而强化人们的集体归属感,巩固社会秩序的基础。
②有机团结社会的法律是恢复性的。这种法律(如民商法)的目的不是惩罚,也不是集体共同情感的表示,其功能是把分化的个人组织起来,使之有序地相处,维护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把已经变得混乱不堪的关系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
9. 丹尼尔·贝尔怎样论述后工业社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答案】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首先涉及的社会结构方面的变化,但是他并不认为社会结构的这些变化决定着政治或文化的相应变化。而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从三个方面向社会的其余部分提出了问题。这些问题是:
(1)社会结构一一尤其是社会结构一一是一个旨在协调个人行动以达到特殊目的的职能结构。这些受科学知识作用影响的新职能结构将重新划分社会各阶层,但是人们是否自觉到这种划分,或是否接受这种划分,这是值得追问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