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713传播历史与理论之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宣传策略中的“洗牌作弊法”(cardstacking )
【答案】宣传策略中的“洗牌作弊法”(cardstacking )是指选择采用陈述的方法,通过或真或假、清晰的或糊涂的、合法的或者不合法的叙述,对一个观念、计划、人或者产品做尽可能好或者尽可能坏的说明。例如引用电影评论的电影广告,引语都经过小心选择,只用最有利最好听的语言。这种宣传方法与语义学上的偏向技巧基本上是一样的。“洗牌作弊法”也是把关人概念的雏形。
2. 权威主义
【答案】权威主义是指一种统治形态,其特点是严格遵从政府的权威,而政府常运用压制性手段,用来维持和执行社会控制。权威主义一词也被用来形容这种人或组织的个性和管理风格。在权威主义的国家中,国家权威渗透到公民生活的各方面,其中很多方面根据其他的政治观来看,都应属于个人自由的范围。权威主义的程度不同,甚至非常民主和自由主义的国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权威主义的一面,例如在国家安全问题上。
3. 群体压力
【答案】群体压力,是指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它不仅是群体保持协调统一的前提,也是人的社会合作性的体现。
4. 《释梦》
【答案】《释梦》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标志性著作,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代表作,他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病人梦的分析体系和研究,深入探讨了梦的实质、释梦的方法、梦的伪装、梦的材料和来源、梦的工作以及梦的过程等理论问题,提出了象征论为理论基础,建构“梦是愿望的满足”的理论,梦论成为精神分析学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释梦》被誉为“揭开人类心灵的奥秘”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16本书之一。
5. 讯息
【答案】讯息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讯息一词,在中文中也译成“消息代“文告”等等,它是与信息意思相近又有微妙区别的概念。一
般而言,信息的外延更广,它包括讯息在内。讯息也是一种信息,其特点是能表达完整的意义。在传播过程研究中,学者们通常使用“讯息”的概念,是为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是意义完整的互动。
二、简答题
6.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制的意义之网之中的动物”,请谈谈这句话对传播学的意义。
【答案】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是现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其所著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社会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制的意义之网之中的动物”,这一观点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在信息传播社会中的基本属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个体在社会中可以获得各个方面的信息,同时亦可以自己生产信息,传播信息,在广义的维度上,这些信息的生产传播都是有人(人类)完成的。因此,人类社会的信息是人自己所编制的。
(2)信息不是中立的,信息的传播也不是中立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被赋予意义,信息的传播过程正是信息本身被不断赋予意义的过程。因此意义的构建与人类生产、传播信息同时发生。在这一意义上,信息的交叉互动过程也是意义的交叉互动过程,这一过程可能产生拟态环境的效果,影响受众对于社会的理解和认知。因此,人生活在复杂的意义社会中。
(3)我们并非在意义的社会中得以自由,人类必然受到其自身所编制意义的影响和限定。因此,我们是悬在意义之网中的。
7. 简述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答案】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这个定义,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传播的客观规律。综合许多传播学者的见解,把握这个定义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它是一个将单个人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这里的共享概念意味着社会信J 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施拉姆说:“传播(communicanon )一词和社区(community )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井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 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信息的传递总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行为的发起人一一传播者通常处于主动地位,但传播对象也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他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一一无论其参与者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一一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信息的传播要经过符号的中介,这意味着传播也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符号化即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意义)转换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 而符号解读指的是信息接收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反馈也包括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三、论述题
8. 20年前,施拉姆来到中国推广传播学,请论述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及你的看法。
【答案】(1)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①1978年是我国传播学研究开端的一年。传播学教育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始在中国大陆高校中出现。我国新闻学者开始以西方传播学为研究对象并陆续发表了介绍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②1978年,日本和美国重要的传播学者相继访问中国大陆,介绍西方传播学的概念、理论与方法。1978年是传播学正式进入中国的标志性年代,1982年则代表中国传播学走上学术化研究道路的元年。这一年在传播研究领域内出现了构成传播学研究的重要事件。
③20世纪最后10年中,传播学在中国的研究与发展方向日益明确,即权力与主流研究几乎达成共识并提出要建立传播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研究的明确方向等。中共中央中宣传部提出了要形成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大众传播学。
在此期间,传播学本土化的研究主要以受众效果与舆论调查、城乡与人的现代化、公关培训等为主体而进行等。
④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传播学学术研究活动十分活跃。教育部批准三个新闻传播研究重点基地。两个重要的传播学会成立,各种国际国内的传播学会议,大量的出版传播学教材与译作问世等都是传播学发展的重要标」匕,已、o
⑤传播研究不仅在学科内部获得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正日益增强。传播学的一些关键概念与术语己经在传播学发展近30年中,不断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和日常生活之中,为社会所认可和使用,甚至也成为国家政治、法治和社会生活选择表述的话语,获得包括个人、政府、组织的使用。如今人们对诸如“传播”、“沟通’,、“交流”、“传媒’夕、“大众传播媒介”等词语耳熟能详。
(2)中国传播学的现状
①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路径
20多年来,中国传播学日益发展壮大。研究的主要路径包括以下两个:
a. 以传统的视角展开的本土化研究。
1986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本土化的问题,希望开展自己独特的研究。因此,有一种研究取向是“回到过去”,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中发掘传播学的观点。这种研究取向,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