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956力学[专业硕士]之材料力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计算题
1. 已知某平面应力状态对于第一组载荷引起的应力如图(a )所示,对于第二组载荷引起的应力如图(b )所示,试求两组载荷共同作用下主应力值及主平面位置。
图
【答案】把图(b )所示的应力单元体图转换到xy 方向,然后叠加求出主应力和主方向。根据应,第二组载荷下的应力分量力的转换关系(两坐标轴关系见图(c ))
和
分别为
此时,将两组荷载引起的应力叠加(将图(a )和(b )叠加)得
由公式可求得其主应力为
第 2 页,共 58 页
按照关于主应力的记号规定:
主方向为
或
。
2.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c =40mm的钢制曲杆,杆的横截面为圆形,其直径d=20mm。曲杆横截面 m-m 上的弯矩M=-60N▪m 。试按计算的精确公式和近似公式分别求出曲杆横截面m-m 上的最大弯曲正应力
,并与按直梁正应力公式计算的结果相比较。
图
【答案】(l )按的精确公式计算
由于横截面为圆形,则根据精确计算公式可得中性轴与形心轴之间的距离:
分析可知曲杆m-m 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曲杆内侧,且为拉应力,则其中,
横截面对中性轴的静矩:
所以最大拉应力:
(2)按的近似公式计算
由近似计算公式得到中性轴与形心轴之间的距离:
则横截面对中性轴的静矩:
所以曲杆m-m 截面的最大正应力:
第 3 页,共 58 页
(3)根据直梁应力公式计算
比较(1)、(2)计算结果可知,按近似公式计算的误差:
在工程上是允许的。
比(1)、(3)的计算结果可知,按直梁公式计算的误差:
误差很大,故不能用直梁公式进行近似计算。
3. 图所示梁杆结构,材料均为Q235钢。AB 梁为16号工字钢,BC 杆为d=60mm的圆杆。已知弹 性模量E=200GPa,比例极限稳定安全因数n st =3, 求容许荷载[F]。
,屈服极限
,强度安全因数n=1.4,
图
【答案】(l )梁AB 由强度条件
查型钢表,得16号工字钢几何性质参数:
所以容许荷载
(2)压杆BC
第 4 页,共 58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