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814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怎样才能写好风貌通讯? 它对记者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案】写好风貌通讯及其对记者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抓住特点写见闻

风貌通讯的取材特征就是活材料多,有特点的见闻多,活灵活现,感染力强,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风貌通讯的采写要求记者善于抓住典型有特色的材料,灵活表现。

(2)旅行者的视角一一新鲜

①风貌通讯的一个特点,首先是记者要以本地人的眼光去看外地,观察它的概貌、探求它的陌生和神秘,这可以极大地满足人们求知求新的心理需求。使本地读者跟随记者的脚步,仿佛也身历其境地看到异地的变化和风情。

②旅游者的视角是以行进中的观察获得见闻,即“步移式观察”。记者每到一地,都用好奇的目光捕捉着各种镜头,并随着记者随机式采访的脚步而变幻,读者的感官跟随记者的脚步“延伸”,报道的悬念感和吸引力也油然而生。

(3)主题小容忽视

风貌通讯尽管取材以见闻为主,格调轻松,强调可读性,但要形散而神不散,仍然需要突出主题,要通过记者的所见所闻,考察社会生活的变迁,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因此,记者在采写中仍要有一个观察事实一一提炼主题一一围绕主题选择事实的过程。

(4)风貌通讯的采写必须注意“新”

从时代的高度,发现和反映某地的新变化、新风貌,或者新的社会间题。同时,风貌通讯也小可忽视写人,在一个大的风景画中,要有人的活动,要通过人的活动、人的思想感情的流露,反映时代特征。

2. 特稿与消息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与消息相比,特稿这种报道体裁具有自身的特性。

(1)消息注重的是报道新闻事件的核心要素,而特稿注重的是报道新闻事件的细节。

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消息的任务是将构成新闻事件的要素简明扼要地报道出去,让受众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特稿的任务是提供新闻事件的种种细节,让受众能够身临其境,对新闻事件的过程可视、可听、可触、可感。特稿往往可以向受众提供新闻事件的生动的进程画面。

(2)消息注重的是报道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而特稿注重的是报道新闻事件的深层原因和相关影响。

①消息主要是要把新闻事件的最新发展态势、情状、结果告诉给受众,而特稿的一个重要仟

务是要把新闻事件酝酿生成的深层缘由揭示出来,把新闻事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关系描述清楚。

②消息中使用的背景资料对主体新闻来说是一种辅助报道关系,特稿则不同,在许多情况下,特稿的核心任务就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释新闻。

(3)消息注重的是报道整体的新闻事件,而特稿注重的是报道新闻事件中的人物。

消息是要把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告诉给受众,它要报道的是新闻事件中各种因素合成作用的结果。如果是人为事件,消息往往也会更加注重报道人为作用的结果。特稿则往往特别注意报道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描述人物对新闻事件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和新闻事件对人物的作用与影响,通过人的行为动机、行为方式、利益得失、情感冲突、命运沉浮的描述与剖析,更加直接、更加生动、更加深刻地解释客观变动与人们利益乃至命运之间的密切关系。

(4)消息有严格的结构框架,而特稿则有自由的表达风格。

尽管消息的结构框架有着多种形式,但总的说来,它的结构关系还是比较严格的。特别是消息中导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位置,这决定了消息的结构有着它相对固定的规则。而特稿的文体却十分灵活多样。它不会受到诸如消息写作中的导语前置、重点前置之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的规则束缚,可以用各种文体形式进行写作,可以是目击记,也可以是对话录; 可以用散文体,也可以用章回体; 可以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正叙事件,也可以从事件的结果入手倒叙事件。

(5)消息多用简洁概括的文字报道新闻,而特稿则多用文学描写的技法报道新闻。

尽管如今文学式描写的技法正在以各种方式向消息写作的领域渗透,但是,通观一则报道的全文,我们往往还是会轻而易举地从文字的表达方式上对消息与特稿的区别一目了然。

3. 通讯开头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答案】通讯开头成功的经验有:

(1)开门见山

这种开头与消息导语有类似之处:几句话概括叙述通讯的主旨,给人一种概貌式印象,使人产生阅读兴趣。

(2)突出中心事实,勾起人们的阅读欲望

无论用对比的手法还是转折的手法,这些通讯的开头突出了引人注目的中心事实,立即将悬念推给了读者,使人不得不看全文。

(3)突然插入记者截取的现场事态,有场景,有直接引语,有人物动作。

一开头便将尖锐的现场镜头摆在读者面前,一石激起,先声夺人。

(4)以寓意的诗歌故事开头. 然后迅速转入本题。

4. 新闻人物的分类有哪些?

【答案】新闻人物主要分为两类:

(1)与事件有关的新闻人物

如解放军战士徐洪刚在公共汽车上面对歹徒的利刃挺身而出保护乘客,身负重伤。成为闻名

军内外的“见义勇为”英雄。

(2)精英人物

新闻价值的要素中有一个要素:显著性。采写精英人物的目的,常常不是通过事迹彰显其先进观念或精神境界,而是因其成就、机遇的不寻常而关注其成功的原因,如报道他们的现代理念、超人的气魄和胆略、出众的才华甚至是难得的机遇等人生带传奇色彩的一面,与表扬先进、激励社会的典型人物报道有较大差别。

5. 为什么事件性新闻深受传播者和受众的关注?

【答案】人类自有传播活动起,尤其是自从商业性报纸诞生之后,事件始终是传播者猎获的目标。为了报道新闻事件,无数的记者曾经赴汤蹈火,有些人甚至献出了生命。尽管当代有些新闻学者对媒体过分强调事件、强调“异常性”而忽视“非事件”性的事物提出了批评,轻视或无视事件,对于新闻传播活动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1)事件本身具有明显的“变”一一变动的特点,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

受众接触新闻媒体,关心新闻信息,其本能的要求是了解生存环境的安危、了解世事的变化。事件性新闻报道的“事”,是环境变化的一部分,所以,它具有广泛的读者群。事件越大,例如战争、地震、洪水等,读者面越广,关心的程度越高,媒体越应着力报道。可以说,新闻媒体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传达“变”的信息,读者主要关心的也是“变”。因此,新闻媒体不能不投入很大的力量报道事件性新闻。

(2)事件本身程度不同地都具有典型性的特点。具有典型示范、典型示警的作用。

(3)凡事件都有其原始的戏剧性,对读者都有吸引力正是基于这样一些原因,各类新闻媒体都不能不把“事件”作为自己的重要的报道内容。

6. 工作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工作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的问题具有现实性,切合当前工作需要现实性是指具有普遍意义和迫切意义。工作通讯很明确是为f 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都应当有的放矢,有感而发,针对性强,而不能“隔靴搔痒”,或无的放矢,无病呻吟。工作通讯所提出的问题,是当前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是实际生活中尚未引起注意或尚无现成经验的问题,是具有启发作用和普遍教育作用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和各级干部十分关切的、有共同兴趣的问题。问题抓得是否具有现实性,决定了整篇通讯的生命力。有的放矢地提出了问题,旗帜鲜明地回答了问题,就能发挥极大的指导作用。工作通讯所抓的问题主要是:

①社会前进过程中新冒出来的问题;

②实际工作中长期积累起来而未引起注意的间题,或长期存在而未找到解决办法的问题; ③人民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新闻工作者不要怕反映矛盾和问题,不要绕开这些问题和矛盾走。要面对现实,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把报纸、电台、电视台办到广大受众心坎上去。

(2)阐述问题和经验力求具体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