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州大学通信原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正交双边带调制原理方框图如下图所示。试讨论载波相位误差
对该系统有何影响。
图
【答案】由图可得
解调时,上支路:
经低通滤波器后输出
同理可得下支路的解调输出
可见,上支路与发端信号
中的有用信号为
比较,多了一个因子
它使有用信号功率降低,
由于它与有用信号无关,可以认为是干扰。下支路信号
具有类似的结果。
中的第二项为
二、解答题
2. —个二进制数字通信系统,码元速率为10000B ,连续发送一小时以后,接收端收到的错码为10个,求误码率
则系统的误码率为
第 2 页,共 14 页
【答案】系统1小时传输的码元总数为
3. 已知平稳高斯白噪声的双边功率谱密度为为
若已知h (t )的能量为【答案】设h (t )的傅里叶变换为
则
,经过一个冲激响应为h (t )的线性系统后输出
求x (t )的功率。
x (t )的功率为
4. 在如图1(a )所示的系统中,输入的二进制序列经过一个1/3率的卷积编码后再进行制。
的星座如图1(b )所示。
求调制后的符号速率;
所对应的二进制比特;
(1)若输入的信息速率是
调
(2)请按格雷码规则标出图1(b )中调制输出的前3个符号的发送相位。
(3)若编码器输入信息序列的前3比特是101,写出卷积码编码器的前9个输出比特,
写出
图1
【答案】(1)因为该卷积编码的编码效率为若保持调制之后的信息速率不变,仍为
即
则经过
调制后的符号速率为
(2)根据格雷码的编码规则,即相邻码元之间只有一比特位不同,则图1(b )中各对应的二进制比特如图2所示。
所以编码后速率为
图2
(3)根据图1(a )中给出的卷积编码器,则可得
第 3 页,共 14 页
假设寄存器初始状态均为0, 依题意输入序列为101。 当输入“1”码时
当接着输入“0”码时
当接着输入“1”码时
所以,卷积码输出的前9个比特是
对应的相位是:
5. 已知一种(7, 3)循环码的全部码组为
试求:
(1)该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g (x )、典型生成矩阵G 和典型监督矩阵H ; (2)若信息码为110, 按除法电路的工作过程编出相应的码组。
【答案】(1)已知n=7, k=3, n-k=4。根据生成多项式g (x )对应前面(k-1)位皆为0的码组——“0010111”,
可得
由g (x )可得生成矩阵
即
其中
于是,典型监督矩阵
第 4 页,共 14 页
根据图1可知,发送的前3
个符号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