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行政管理705政治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精英主义
【答案】精英主义者认为,在大规模的现代社会中,参与式的民主是不可能的,因为公共事务太庞杂、问题太复杂,人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拥有发言权,因此无论政治权力如何鼓吹“主权在民”,实际上都是掌握在一小撮精英人物手里。在政治生活中,统治者总是少数人,他们垄断了政治权力,享受着权力所带来的利益和荣耀; 绝大多数群众则沦为被统治者,很难去控制政治权力的运作。他们充其量只是统治者的工具,为统治者提供物质的生活资料和政治机体存在所必需的基本手段。
2. 政治协调
【答案】政治协调是政治指挥的一种力一式。政治指挥是政治权力按照特定政治规划和目标,凭借政治组织,支配和协调社会成员以实现政治决策的行为。政治协调是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不同形式的协调,以达到合作协力的目的。政治协调一般包括权威性协调和沟通性协调等等。
3. 公民文化
【答案】公民文化既不是传统的文化,也不是纯理性的现代工业文化,而是一种将传统与现代完全融合的文化。它是“以沟通和说服为基础的多元主义文化,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文化,是允许变革但要渐进性变革的文化”。
4. 氏族社会
【答案】氏族是指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原始氏族社会有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几种形式。氏族社会分为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在氏族制度前期,由于普那路亚式的群婚和妇女在生产与生活中占主要地位,社会处于母权制氏族时期。后来,生产力不断发展,畜牧业出现,男子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增长,父权制氏族代替了母权制氏族。氏族社会具有以下特点:
①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②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一一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
③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二、简答题
5. 政治监督有哪些种类。
【答案】政治监督是政治权力在政治管理过程中对于公职人员和社会成员的监督和规范行为。政治监督包含两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对于公职人员行为的监督和监控,一是对于社会成员行为的督导和规范。具体为以下两点:
(1)就对于公职人员行为的监督和监控来说,政治管理的监督是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的监督,这
种监督通常有纵向监督和横向监督。纵向监督是不同层次结构中的上级权力对下级权力的监督,比如中央权力对地方权力的监督,上级领导对所属下级的监督; 横向监督是同级层次权力的相互监督,集中表现为具有监督职能或者专司; 监督职能的权力机构对同级其他权力机构和人员的监督,比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对同级行政机构和人员的监督,又如我国的监察和审计部门对同级其他政府部门的监督。
对于公职人员的监督,目的在于检查和控制公职人员和机构的行为及其结果与公共利益的要求和政治决策的要求的吻合性和适切性,因此,这一意义上的政治监督实际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积极意义上的监督通常是对于公职人员和机构的行为及其结果的绩效评估,以此检查公职人员和机构实现公共利益的数量和质量状况,而消极意义上的监督则是对公职人员执行政治权力主体意志、实施政治管理的违规状况进行检查,以控制其行为及其后果。在实行政治监督的过程中,确定有关监督标准是其首要任务,这其中包括确定监督检查的标准、范围和内容,制定和实施公职人员和机构的行为评估标准和评估办法,确定纠正和处罚违规行为的标准和方法。同时,监督的实施需要有效的权力配置和科学合理的制度、法律和程序规则设置,以合法合理监控公职人员和机构的行为。此外,监督需要专业技术和有效的信息沟通,以保证监督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就对于社会成员的督导和规范来说,政治管理的监督是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成员的督导和规范。对于侵犯他人权利和公共利益的行为,政治管理中的督导和规范,按照社会成员行为性质的差异,分别由政治权力中的司法权力和行政权力实行。
6. 利益集团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答案】利益集团是为了一定的目标或共同利益而组织起来的社会组织,因此,可以从组织角度和利益方面加以分类。
(1)从组织角度,有的学者根据利益集团的组织规模将其划分为小型政治团体、中型政治社团和大型利益集团。有的学者根据利益集团的组织程度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①非正规性的,指在突发事件中形成的运动性或骚乱性群体,它总是以不满或抗议的形式自发地表现出来。
②非社团性的。非社团性利益集团也没有专门的组织,它是建立在共同意识到的种族、语言、宗教、地区和职业利益的基础之上的,甚至可能是建立在家族关系和血统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它以文化或经济利益为联结点,因而比非正规性利益团体具有更多的利益连续性。
③机构性的。机构性利益集团存在于行政机构、立法部门、军队、政党、公司及教会组织之中。由于这些机构中的很多部分本身就属于权力机构,因而这些机构中的特殊利益要求就特别容易表达出来,并能够较少受阻碍而得到实现。
④社团性的。专门从事利益表达的利益集团,它们是为了表达某些特定团体的目标而专门建立起来的。
(2)从利益角度看,利益集团作为互益性组织,是由其成员因某一特定的集团利益或群体利益结合而成的。以群体利益为标志,可以把利益集团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群体利益型利益集团; 一类是公共利益型利益集团。
①大多数利益集团都属于群体利益型利益集团,这样的团体主要为某一性质的群体利益而斗争。这一类型又可以分为:第一,以政治利益为基础的群体利益型利益集团,它以发挥政治影响力为主要目的。第二,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群体利益型利益集团。这类利益集团的目标就是通过影响政府或其他机关而获得经济上的实惠。此外,在西方国家还存在以各种特殊性群体利益为基础的群体利益型集团。
②与群体利益型利益集团相对的是公共利益型利益集团。在政治学上,公共利益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但是,人们还是能够普遍地承认面临的某些共同问题,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因此。围绕这些问题而组建起来的团体就是公共利益型利益集团。比较而言,各国的公共利益型团体的影响力要比群体利益型团体小。
(3)从利益集团与政府或政党的关系上看,又可以把利益集团划分成:
①美国的竞争性的政治社团。
②法国和意大利的非自主性的利益集团,即工会、农民组织、青年团体可能由天主教会或社会党所控制。
③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阶级合作性的利益集团,即各主要的利益集团与政府行政机构保持密切联系。
④社会主义国家的桥梁性的利益集团。
7. 国家机构的构成和特点是什么
【答案】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 职能而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它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和规则制度体现。同时,它也是由特定的政治人员和工作人员构成的。
(1)国家机构主要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构成:
①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国家元首一般分为个体国家元首和集体国家元首两种。国家元首的职权在各国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主要是:
a. 公布法律;
b. 任免国家机关中的高级官员;
c. 召集议会,宣布戒严、大赦、紧急状态或对外宣战;
d. 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交往;
e. 代表国家颁布荣誉、授予荣誉称号和证书;
f. 有些国家元首还是国家武装力量统帅,具有全国武装力量的指挥权。
②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是指有权制定、修改、废止或恢复法律的国家机关。在现代国家中一般指代表大会、国会、议会、国民议会等机构。立法机关是国家立法权的组织体现。按照立法机关的内部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两院制立法机关和一院制立法机关。立法机关具体职责主要包括如下几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