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45社会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趋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1)多种综合并存
①在新的社会环境与学术空气的影响下,当代社会学家开始在元理论的层次上进行着理性反思。他们逐渐认识到,人类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多面体,任何人都充满着矛盾,都具有多面性。而由个体组成的群体,又会突生出许多小可还原于单个个体的复杂性质和特征。包括多个群体的社会更是复杂多变,不同的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有竞争、合作,有冲突、互助,有支配、依赖,或同时兼有多重关系。正因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多面体,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考察时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②换言之,各种不同的社会学理论只是所选择的角度、所侧重的方面不同,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基于这种认识,当代社会学理论家们放弃了对过去那种“鸡生蛋,蛋生鸡”之类问题的无意义争论,他们一方面从自己特定的角度来构造理论大厦,另一方面又突破传统的理论界限,注意借鉴与吸收其他理论的合理成分。同时,他们也逐渐认识到原来那种努力构建一种贯穿一切的、唯一的综合理论的企图是不切实际的。
③当代各派社会学理论之间虽然对于某些问题会发生双边或多边冲突,相互攻击,甚至在某些问题上,见解相同的几派可能结成联盟批驳另一派或另一联盟的观点,但是,他们并不全盘否认对方的理论视角和思想观点,在可能的时候,他们甚至会相互吸收,各派理论家之间的相互批判是以“站在理性的立场上说明分析多种观点,使之得以充分讨论,从而抵抗进行决定性综合的诱惑”这样一种基本认识为前提的。这样,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界便呈现出多种综合并存的局面,而没有一种一统天下的综合理论。
(2)关注宏观与微观的综合
进入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理论家认识到,将宏观与微观割裂开来,只注重其中的一端是十分片面和有害的,社会学理论欲要发展,欲要更准确地解释社会现实,就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
微观与宏观的综合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指将微观理论与宏观理论结合起来,另一种是指发展一种将微观和宏观层次的社会分析结合起来的理论。
(3)综合多采用对传统理论的重构
一般说来,一个理论传统的后继者有三条途径来继承与发展该理论传统,即详尽阐发、修正和重构。
①详尽阐发是指,在认为原理论的基本假设和概念正确、原理论系统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对
完整性的基础上,对它进行补充修饰,去粗取精,并加以拓展发挥。
②修正是指,在意识到原理论的一些不足和弱点的基础上,打着阐释原理论的旗帜,以不太明显的方式修改其中部分思想内容,以弥补它的不足,克服它的弱点。
这两种途径只是对原理论传统的部分边缘要素做适当变动,而毫不触动其核心部分。
③理论重构则不然,它是在明确承认原理论之不足,表示不同意原理论中的某些观点与假设,甚至一些重要的观点和假设的前提下,提出一些相应的观点与假设,公开吸收其他理论传统的合理成分,对原理论传统的部分核心要素进行实质性修改。通过这一途径,不仅可以复活某些理论传统,还可能发展出一种新的理论。
在大多数理论家热衷于对传统进行重构中,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界有一种相当浓的“复古”气氛,这一是由于致力进行综合的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诸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古典理论进行重构,如新马克思主义、新韦伯主义、新功能主义、新进化论社会学以及杜尔克姆的符号互动理论等; 另一原因则是,那些旨在对60年代后才产生的理论传统进行重构的理论,甚至那些未采用重构途径的理论(如构造论理论和女权主义社会学理论),也都从古典的理论中汲取了大量营养,引入了它们的合理成分。这种“复古”气氛使西方社会学理论界进入了一个“准文艺复兴”时代。当然,正如欧洲的文艺复兴一样,即使是对古典理论的重构,其真正目的也不是要复活古典理论,而是要挖掘和开发古典理论的合理内核,将它们与其他理论观点融为一体,发展出全面而多维的综合性理论,以解释变革了的社会现实,弥补现行社会学理论的不足。
(4)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思想
在当前蓬勃发展的这场综合运动中,许多理论的综合尝试也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思想。虽然在社会学理论发展史上借鉴其他学科的思想不乏先例,但值得指出的是,目前这种借鉴现象要比先前普遍得多,借鉴范围也更为广泛。
2. 米尔斯的权力精英理论。
【答案】米尔斯对冲突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他提出了“权力精英”理论。他指出,社会中那些经济、军事和政治机构中占据高位的财阀、军阀和政客组成了或多或少结合在一起的、或统一起来的权力精英,他们的重要决策决定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和趋向,左右着社会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权力精英们的决策反映了他们维护自己统治的利益,而不是普通公民的利益。米尔斯看到,一方面精英巨头集权力、财富和声望于一身; 另一方面街头的普通大众被剥夺了对公共事务的一切影响力,被迫依附于他们所不能控制的各种力量。普通大众处在一个被各种大规模组织所控制下的异化了的世界中,他们却没有能力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真正位置。米尔斯就以这样的战斗精神和理论观点促进了其它社会冲突理论的诞生。
3. 什么是形式社会学?
【答案】形式社会学,在齐美尔看来,当人们之间的交往达到足够的频率和密度,以至于人们能够相互影响并组成群体时,社会便产生和存在了。因而社会学需要研究人们交往的基本过程和形式以及社会组织类型。人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相互作用、联系和行为,其中都存在着一
种基本上类似的相互作用模式,这些相互作用模式就是所谓的“社会交往的形式”。社会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别这些基本的社会交往形式。齐美尔特别强调社会学要研究各种社会交往的形式,他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就是“从各种现象中分出社会交往的要素……如同语法把纯粹的语言形式与这些形式赖以存在的内容分开一样”。齐美尔被认为是采用形式主义方法解释社会,这就是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4. 霍曼斯怎样用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方法研究交换行为? 如何评价?
【答案】(1)霍曼斯用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方法研究交换行为方式如下:
①成本和报酬是霍曼斯从古典经济学引来的两个概念,它们成为解释社会交换形式最基本的范畴。
a. 成本指人们在社会交换行为中为获得某种利益,或为实现某种日的而预先做出的支付。报酬是付出一定成本之后而得到的回报。像成本支付一样,获得的报酬既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利益,也可以是声誉上的赞同,还可以是情感上的体验;
b. 在社会交换行为中,每个人都试图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报酬。这就意味着人们在交换行为中支付成本和获取报酬都是有预期性的。并且为了达到最佳值,实现预期目标,人们又都要做出一定程度的选择,即通过某种途径、手段和方式来实现低成本、高报酬的预期目标。
②霍曼斯用成本与报酬来讨论群体凝聚力问题。
a. 如果成员在群体活动中所获得的报酬,小于成员个人独立活动所能获得的报酬,那么群体凝聚力将减弱:
b. 如果成员在群体中活动所获报酬大于他个人独立活动所能获得的报酬,或者在群体活动中所获报酬的成本小十他个人活动获同样报酬的成本,那么群体凝聚力将增强;
降低成本且增加报酬,甚至可以维持在某些方面对立的人们之间的交换行为。
③霍曼斯用成本与报酬的关系来解释社会交换权力的形成。
a. 在社会交换行为中,如果一个人在交换中付出的成本大于对方,而获得的报酬却小于对方,那么他在交换中将获得支配对方和控制交换行为的权力。霍曼斯称之为“利益最小原则”,即在社会交换行为中,谁获得的利益最小,谁就能获得控制交换的权力。
b. 霍曼斯用来解释获得交换权力的另一个原则是:“稀有资源原则”。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在交换行为中提供给其他人的东西是很难得的资源,他就能获得较高的交换权力,尤其在他提供的资源具有普遍性的需求时,他获得的交换权力就更大。
(2)评价
①优点
a. 霍曼斯借用经济学、人类学以及心理学成果试图进行微观分析,‘改帕森斯、默顿等人宏观分析社会结构的传统。他从个体需要、心理动机叩人的理性出发得出社会交换的实质其实就是个人或者为获得报酬或者为减少惩罚而采取的理性行动。这对于重新恢复人的主体性、克服功能理论忽视人的因素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