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大学运动生理学(同等学力加试或跨专业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肺总容量
【答案】肺总容量是指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是最大吸气末肺内气体的总量。它由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和佘气量四个部分组成。正常成年人的肺总容量为
2. 向心性肥大 毫升。
【答案】向心性肥大是指力量项目运动员表现出来的主要以心室,特别是左心室室壁增厚为主,而心腔扩大不明显的心脏肥大。向心性肥大是由于长期后负荷增大引起的,如高血压病。
3. 绝对肌力
【答案】绝对肌力是指肌肉做最大随意收缩时所能产生的张力,通常用肌肉收缩时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负荷来表示。绝对肌力除以该肌的生理横截面积,每平方厘米的肌力平均值称为比肌力,也称相对比肌力。
4. 肾小球滤过作用
【答案】肾小球滤过作用是指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以外,其余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均可滤入肾小囊,形成肾小球滤液(原尿)的过程。肾小球滤过作用是以单位时间内两侧肾生产的滤液量,即肾小球滤过率
5. 一般性准备活动 多少来表示的。
【答案】一般性的准备活动是指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活动。通常有各种走、跑、跳、投练习、各种徒手操或持轻器械练习、传统项目基本动作、游戏、舞蹈等。专门性的准备活动是指其动作的性质和结构与基本教材有关或相近似的练习。主要有模仿练习、诱导练习或辅助练习、基本功以及掌握该项教材内容所必需的身体素质练习等。
6.
是 【答案】即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后膜对和
的稍短一些,平衡电位约为 尤其的通透性升高,导致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的电位变化。的幅度因神经元膜电位水平的不同而改变,持续时间比
7. 每搏输出量
【答案】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搏动一次所射出的血量。左、右心室的搏出量基本相等。搏出量等于心舒末期容积与心缩末期容积之差值。
8. 有氧耐力与无氧耐力
【答案】(1)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最大摄氧量是有氧耐力的基础,其值越大,有氧耐力水平越高。有氧耐力不仅与最大吸氧量的大小有关,而且与维持最高摄氧水平的能力有关。
(2)无氧耐力是指缺氧状态下,长时间对肌肉收缩供能的工作能力。常采用短时间,最大用力和短暂休息的重复运动的方法进行。大约1分钟时间,持续剧烈的运动,如快速的间歇跑,重复跑,400m 跑,对抗性球类比赛等。
二、简答题
9. 简述运动控制糖尿病的作用机理。
【答案】随着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层面不断拓深,运动对糖尿病的控制作用机理逐渐被人了解。
(1)増强胰岛素分泌能力及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①
体内胰岛素的合成主要是在胰岛细胞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上进行的。先合成的是胰岛素原,再经转位酶作用降解成为胰岛素和C 肽。
②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均存在胰岛素分泌作用的缺陷,即胰岛素抵抗,使周围组织不能有效地利用葡萄糖。在骨骼肌组织中,胰岛素与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是启动胰岛素作用的关键步骤。运动实践发现训练有素的运动员静息时血浆胰岛素水平低于普通人。机体运动时肌肉等组织是在血浆胰岛素较低的条件下对葡萄糖进行摄取,运动训练可使机体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
(2)加速脂肪分解,改善脂类代谢
众所周知,运动能增加热能消耗,即使轻微的体力活动也能使机体多消耗
脂。对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的调查发现,长期有规律的运动训练使人的瘦体重增加。
10.胸内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答案】(1)胸内压指的是胸膜腔内的压力。胸膜位于肺表面的部分为胸膜脏层,位于胸壁内表面的部分为胸膜壁层。这两个部分延续相连,形成密闭的问隙,即胸膜腔。正常的胸膜腔内没有空气而仅有一薄层浆液,从而使胸膜腔两层问的摩擦阻力减小且相互紧贴。胸内压在呼吸过程中始终低于大气压,为负压。这是由于婴儿出生后,胸廓和肺发育的速度不均衡,肺发育较慢,胸廓发育较快,胸廓容积大于肺。肺本身是有弹性的组织,肺泡又有表面张力,这两者因素使肺具有了回缩力,所以胸膜腔内的压力在呼吸的过程中始终成负值。
(2)胸膜腔为负压的意义
①能够牵拉肺呈扩张状态,有利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
②能够对位于胸膜腔内的心脏(心包膜也是胸膜的延续)、大静脉的机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尤其吸气时胸内负压的増加,对心房、腔静脉和胸导管的扩张作用更加显著,从而使其容积增大,
的能量。运动引起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促使脂肪酶活性增加,促进脂肪分解,减少体
压力减小,更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另外,吸气时膈肌的下降、腹内压的升高进一步迫使腹腔静脉血的回流。
11.什么是“最佳心率范围”?为什么?
【答案】(1)最佳心率范围的概念 当心率在
(2)原因
①在一定范围内,心率与心排出量成正比。当心率过低时,即小于120时,心室充盈早已接近最大限度,不能继续增加搏出量,故总的每分输出量不多。 ②当心率超过
因此,只有当心率在
12.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答案】生长激素又被称为HGH ,是腺垂体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是一种肽类激素。生长激素具有以下生理作用:
(1)促进生长
生长激素能促进骨、软骨、肌肉以及其他组织细胞分裂増生,蛋白质合成增加。生长激素对软骨的作用是通过生长介素而起作用的。如果人幼年期缺乏生长激素,将出现生长停滞,身材矮小,但不影响智力,称为株儒症;若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产生巨人症;而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将导致肢端肥大症。
(2)促进代谢
通过生长介素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与氧化;抑制外周组织摄取与利用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生长激素对脂肪和糖代谢的作用似乎与生长介素无关。
(3)调节免疫功能
生长激素几乎对所有的免疫细胞都有促使其分化、调节其功能的作用。
13.女性与男性相比,其运动系统有哪些生理特点?
【答案】女性的运动系统与男性相比有以下生理特点:
(1)女性肌肉系统的生理特点
男女之间肌肉力量在性成熟之前没有明显差异。在青春发育期,力量的性别差异逐渐明显,女孩的肌肉发育慢于男孩,肌肉体积及重量均低于男孩,这主要是雄性激素的同化作用所致。因而,
女性肌肉占体重的(2)女性骨骼系统的生理特点
时,心输出量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使心输出量处于较高水平的这一心率范围,称为最佳心率范围。 时,心脏过度消耗供能物质,使心肌收缩能力降低。同时,由于心时,心排出量才处于较高水平。 率过快,使心舒期显著缩短,心室来不及充盈,导致搏出量下降。心排出量反而减少。 仅占男性肌肉重量的女性的肌肉力量弱于男性,女子的肌肉力量平均为男子的2/3左右。脂肪的氧化能力亦较男性弱。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