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石家庄经济学院会计学综合之中级财务会计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账龄分析法

【答案】账龄分析法,是指对应收款项按账龄的长短进行分类并分别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百分比,据以计算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一种方法。账龄分析法以账款被拖欠的时间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为前提。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首先要对应收款项按账龄的长短进行分类,然后分别确定各类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百分比,据以计算各类应收款项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最后将各类应收款项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进行加总,求得全部应收款项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相同,但确定的坏账准备金额比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更精确、更合理。

2. 现金流量表

【答案】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主要目的,是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以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概念为编表基础,其含义是广义的。它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具体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

现金流量表中应当按照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性质,将企业一定期间内产生的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类。

3.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答案】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非调整事项的发生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的财务报表数字,只说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了某些情况。对于财务报告使用者而言,非调整事项说明的情况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其中重要的非调整事项虽然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数字,但可能影响资产负债表日以后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因此需要适当披露。

4.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答案】(1)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是指企业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资产、负债进行会计处理后得出的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一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2)计税基础可分为两种:①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其公式为: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

额。②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帐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其公式为: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5. 无形资产

【答案】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具体包括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特许权等内容。

无形资产具有以下特征:①没有实物形态;②将在较长时期内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③持有目的是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是用于企业的管理,而不是其他方面;④所提供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⑤具有可辨认性,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二、简答题

6. 简述会计的计量属性。

【答案】在明确了企业经济活动所影响的会亡! 要素之后,要进一步确定其影响的程度,即对有关会计要素的数量增减变化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一过程通常称为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1)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乙! 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

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应具备三个条件:

①信息公开,双方对于交易对象所了解的信息是对称的;

②双方自愿,若没有相反的证据表明所进行的交易是不公正的或非出于自愿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③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平交易。公允价值既可以是基于事实性交易的真实市价,也可以是基于假设性交易的虚拟价格。

总之,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当然这种关系也并不是绝对的。

另外,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具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即,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

7. 什么是成本性态? 全部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分为哪几类? 请分别说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所有特点。

【答案】(1)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总量(产量或销售量)的依存关系。

(2)成本按性态可

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3)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业务总量变动的影响,但单位业务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却直接受业务总量变动的影响。固定成本又被细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

①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为选择性固定成本或者仃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如广告费、职工教育培训费、技术开发费等。这些成本的基本特征是,其数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作出的决策。

②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因而也称为承诺性固定成本,如厂房及机器设备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房屋及设备租金、不动产税、财产保险费、照明费、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等。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固定成本,其支出数额的大小只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与质量,因而具有很大的约束性,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不能改变其数额。

固定成本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定条件的,或者说是有范围的。这种限定条件或者说范围在管理会计中叫做“相关范围”,表现为一定的时间范围和一定的空间范围。就时间范围而言,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具有固定性; 就空间范围而言,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业务量水平内具有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