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物流管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物流信息

【答案】物流信息主要是物流数量、区域、费用等信息。物流信息自身可分为物流活动所产生的信息(或称系统内部信息)和供物流使用的其他信息源产生的信息(或称环境信息)。在物流信息工作中,前一类信息是物流信息的主要信息源,并构成社会经济信息的组成部分;后一类信息则是信息工作收集的对象,主要用于指导物流。

2. 供应链物流

【答案】供应链物流是为了顺利实现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物流,协调运作生产、供应活动、销售活动和物流活动,进行综合性管理的战略机能。供应链物流是以物流活动为核心,协调供应领域的生产和进货计划、销售领域的客户服务和订货处理业务,以及财务领域的库存控制等活动。

3. 闭环供应链

【答案】闭环供应链是指将正向供应链与逆向供应链相连接,两条链上的物品从源到汇、再由汇到源的闭环流动过程。

二、简答题

4. 如何实现军地物流一体化战略?

【答案】根据现阶段我国军地物流发展的实际和在一体化探索过程中的成功实践,我们从规划决策、人才培养、科研开发、服务保障等方面探讨现阶段有利于推进军地物流一体化建设的四种主要实践模式。

(1)军地物流统一规划决策模式

准确定位军地物流统一规划决策的内容、明确工作重点及注意事项是实现科学规划、正确决策的前提。军地物流统一规划决策应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规划决策主要是指对国家整体物流发展的规划与设计;微观规划决策主要是指对微观物流实体的规划与设计。

(2)军地共育物流人才模式

在现阶段,军地物流人才的培养都跟不上物流业的发展步伐,整合军地物流教育资源、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是军地物流教育机构的当务之急。实施军地共育物流人才模式,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原则;二是“以军为主,军地互利”的原则;三是“立足平时,瞄准战时”原则。

军地共育物流人才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开展军地联合学历教育。这一方面可以弥补军队学历教育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军队物流教育的富余力量和部队培养特色,为地方加紧培养适合军地双方需要的物流人才,以补充地方物流教育在军地兼容人才培养上的不足。②组织

进修深造。各个军地物流教育机构由于进修培养的强度、频率、周期不同,在军(地)方培养能力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完全可协调地(军)方物流教育力量协助实施,从而实现军地物流教育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③开展军地联合岗位培训。物流一线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军地双方的实际需要,强化军地物流教育“一盘棋”的培训思路,科学整合军地双方的物流教育资源,借助彼此优势力量,共同开展军地物流岗位培训。

(3)军地物流联合科研开发模式

目前我国在物流理论、技术、装备发展方面之所以落后,其原因除了起步较晚外,主要是因为在物流领域缺乏足够的科研、技术人员,而且目前有限的军地科研力量也没有形成合力。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军地之间的合作:实现军地物流合作科研开发是发展军地物流一体化建设可行的实践模式。

军地物流联合科研开发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和装备研制与使用三个方而。军地物流联合科研开发方法主要有开展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共同承担科研课题、相互利用成熟技术和产品等。在具体实践中,应紧密结合各自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慎重选择一种或几种合适的方式认真组织实施。

(4)军地物流联合服务保障模式

实现军地物流联合服务保障是军地物流一体化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为军地物流服务资源共享和服务需求的整合。

①军地物流服务资源共享。物流服务资源,主要是指为完成具体的物流作业、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所需的物流设施、装备、信息平台等有形的硬件资源(当然也包括附着在这些硬件资源上的人才和技术)。军地物流服务资源共享主要包括军地对这些物流硬件资源的共同使用与新建。

②军地物流服务需求整合。整合军地物流服务需求主要是指将军队的物流服务业务有选择地外包给地方物流服务商。首先,应尽量整合军队内部物流服务需求,合理划定纯军事物流任务的范围,清除军地合作障碍,在确保不泄密的情况下,将适合外包的业务外包出去,纳入地方物流大市场;其次,应通过市场调査、公开招标等形式,选择、确定物流服务供应商;再次,军队物流系统应与用户共同組成外包服务监督小组,对外包情况实施全程跟踪、考察。

5. 循环物流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循环物流系统在具备了一般物流系统的特性基础上,还具备自身的特性。

(1)循环物流系统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代谢过程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与影响,若能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与净化能力一致,则人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资源就处于循环利用之中,此时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为“循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即为“循环型社会”。循环物流系统的定义决定了其就是支撑“循环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人工生态系统,一方面减少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资资源消耗,另一方面减少向自然生态系统排放废弃物。

(2)循环物流系统是商品物流与废弃物物流的物流系统的有机整合。

商品物流与废弃物物流的有机整合,是系统的整合性在循环物流系统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循

环物流系统与一般物流系统的根本区别“有机整合”并非商品物流与废弃物物流的简单相加,而是强调通过改造物流系统,将原本互相割裂、独立运行的商品物流过程与废弃物物流过程合为一体,由同一物流系统共同承担,通过解决二者的割裂性问题,促进资源循环的实现,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

(3)循环物流系统扩展了物流活动的范围

与一般的物流系统相比,循环物流系统延伸了物流活动的范围。

①客体的角度

一般的物流系统大多侧重于研究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以服务消费为目标的客体,而循环物流系统包括的客体有两种:a. 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以服务消费为目标的客体;b. 消费者不需要的物品,是物流过程中形成的衍生物。衍生物分为两类:a. 直接衍生物,主要指物流活动直接造成的废旧物品和退货,包括旧物品、报废物品、破碎物品、损坏物品、汽车尾气污染物等;b. 间接衍生物,主要指在物流管理过程中间接形成的衍生物,例如库存管理,库存数量如果少,虽然节约了库存费用,但因此产生较多的运输次数,增加了对运输燃料消耗和环境污染,从而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载体的角度

传统的单向物流系统一般侧重于研究承载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物品的载体,例如汽车、商品仓库等。而循环物流系统的载体除此之外,还包括运输废弃物的专用车辆、针对回收品功能进行测试的专用设备等。因而,循环物流系统的载体范围更广。

③流向的角度

一般的物流系统大多仅研究商品物流,或是单纯的废弃物物流。而循环物流系统有两种流向渠道:a. 客体通过生产—流通—消费的途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是物流流向的主渠道,称为正向物流或动脉物流;b. 合理处置物流衍生物所产生的物流流向渠道,如回收、分拣、净化、提纯、再加工、再利用等,其流动的方向与前者相反,故称为逆向物流或静脉物流。

④功能的角度

循环物流系统的功能除了具备物流系统的功能之外,还具备如下功能:

a. 回收功能。循环物流系统的回收功能是指将顾客所持有的产品通过有偿或无偿的方式返回销售方。这里的销售方可能是产业链上任何一个节点,如来自顾客的产品可能返回到上游的供应商、制造商,也可能是下游的零售商。

b. 检测与分类功能。循环物流系统的检测与分类功能是指对回收品的功能进行测试分析,并根据产品结构特点以及产品和各零部件的性能进行分类处理。

c. 再加工功能。循环物流系统的再加工功能是指对回收产品或分拆后的零部件进行加工,恢复其价值。例如,对于使用过的包装材料,一般需要经过再次加工维护后才能重新利用,这种再加工功能一般可以由包装回收商来完成。

d. 报废处理功能。循环物流系统的报废处理功能是指对那些没有经济价值或严重危害环境的回收品或零部件,通过机械处理、地下掩埋或焚烧等方式进行销毁。考虑到环境效益,循环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