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石家庄铁道大学物流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市场结构
【答案】物流市场结构是市场整体的竞争状况、产业组织、市场交易方式、市场运行、运行效率等。市场结构是产业组织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而市场结构分析的重点在于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买方垄断、双边垄断t 寡头垄断、买方寡头、垄断竞争。
2. 装卸搬运
【答案】装卸搬运是随着商品运输和储存而附带发生的作业。商品装卸搬运作业一般是伴随着商品运输和商品储存而发生的,人们将其称为物流的衔接点。装卸搬运包含“装卸”、“搬运”两方面的含义,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等)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两者全称装卸搬运。
3. 第三方物流
【答案】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这一定义明确了“第三方”的内涵,即物流服务提供者作为发货人(甲方)和收货人(乙方)之间的第三方,代表甲方或乙方来执行物流功能。
二、简答题
4. 阐述循环物流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
【答案】循环物流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是:
(1)调研系统,设立目标
通过调研仿真者应对研究的系统有全面的、深入的了解,能够对系统进行尽可能详细的描述,明确仿真的目标和系统涉及的范围。一般来说,仿真目标不同,所建立的模型也不同,为建立模型所需要采集的数据也不同。
(2)收集仿真数据,建立模型
根据仿真目标,对系统进行选择和整理,这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在收集数据时,应注意考虑系统运行的循环周期。正确的收集方法是对完整的循环周期收集数据。建立模型的过程,是一个抽象和简化的过程。为了保证所建模型符合真实系统,在建立模型后,应聘请有关专家和人员对模型进行检查,反复修改,直至模型正确为止。所需检査的项目主要包括:系统流程、逻辑关系、循环周期、随机变量分布等。
(3)编制程序
程序可以用通用语言(如FORTRAN , PASCAL 等)编写,也可以用专门的仿真语言编写。例
如,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语言有GPSS ,SIMULA , SIMAN ,SLUM , WITNESS 等。在专用的仿真语言中,有些仿真语言类似于仿真器》这类仿真语言不需要或只需仿真者进行很少的编程,WITNESS 就是典型的代表。
(4)运行仿真模型
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运行,获取模型的输出数据。如果采用MTNESS 仿真,则可以做到边建模型边试运行。
(5)输出结果分析
由于系统仿真所运行的每一次模型只是实际系统的一次随机抽样实验,其输出结果带有随机性,因此,必须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仿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5. 请比较各国、地区对于物流的不同定义,分析其不同的特点与背景。
【答案】以下是关于美国、日本、欧洲国家和中国对于物流的不同定义的比较,并且分析了不同的特点和背景。
(1)美国
①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运作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消费地之间实现高效且经济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②特点:建立在供应链管理理念基础之上的商品供应系统,较之logistics 系统整合的范围更加广泛,有助于上下游企业的logistics 系统无缝对接。logistics 不断向supply chain logistics转变。
③背景:20世纪末,供应链(supply chain, SC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及其相关理论在美国物流界得到广泛传播。
(2)日本物流
①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将货物由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位移,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搬运、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活动领域。
②特点:日本物流界非常重视物流的研究与实践,是面向实际物流中具体问题提出的物流的各种相关概念。
③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在经济恢复时期十分重视西方技术。1956年,日本生产性技术本部向美国派出了“流通技术考察团对美国的工厂运输状况,包括搬运设备、搬运方法、库存物资的堆垛方式、与厂内运输有关的工厂总体布置以及搬运技术的概况等进行考察,回国后向有关部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一举动,对曰本的搬运机械化和组织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日本认识到了物流对实际生产的重要性。
(3)欧洲国家物流
①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②特点:将物流管理作为一项与生产并重的企业基本职能。欧洲企业认为,是物流管理使原材料和产成品以正确的时间被分发至合适的地点,从而增加了产品的价值,甚至一改物流为市场营
销的传统观点,把市场营销也并入物流管理的职能范围之内,这足以说明物流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欧洲物流业之所以快速发展,是与科技进步,尤其是IT 技术的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合并联盟分不开的。
③背景:目前,基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电子物流正在欧洲兴起,以满足客户越来越苛刻的物流需求。物流服务全程化正成为趋势,处于最高层次的那些能够提供广泛的增值服务的超大型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他们能为制造厂家的产品提供优化配置服务,促进其产品在欧洲范围内+同市场的销售业务快速发展,包括对销售到不同语言国家的产品提供条形码、包装和产品安装服务。
(4)中国
①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②特点:这个定义既参考了美国、日本的物流和物流管理的定义,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物流发展的现实。从中可以看出,物流是一个物的实体的流动过程,在流通过程中创造价值,满足顾客及社会性需求。也就是说,物流的本质是服务。
③背景:物流的概念从两个渠道传入中国:一是欧美等国的市场营销;二是日本的物流。在中国,因引进物流的渠道不同,也存在不同的理解,如果以学派划分的话,至少可分为流通、生产和军事学派,每一领域都有相应的科研院所和实际部门。
6. 简述搬运合理化的基本方法。
【答案】搬运合理化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为顾客提供最满意的服务,要求尽量提高商品装卸的效率,缩短商品装卸的时间,实现商品装卸的合理化。
(1)消除无效的装卸搬运. 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①实现装卸搬运次数的最小化。通过合理的设计,尽可能实现货物运输与装卸搬运的合理化,尽量减少二次装卸搬运和临时停放。
②提高装卸搬运的纯度。有些货物要在去除水分、杂质之后再进行搬运,货物的纯度越高,装卸搬运效率越高。
③包装适度。在有效保护货物质量的前提条件下,货物要避免过度包装,尽可能提高货物净重占装卸搬运毛重的比例。
(2)装卸搬运路线的合理化
装卸搬运路线的长短与作业效率直接相关,因此,应合理确定车辆停放位置,确定货物存放场所,设计出入库作业程序,以减少货物移动的距离,避免迂回装卸搬运。
(3)装卸搬运作业的文明化
野蛮装卸搬运容易造成货物破损、丢失现象,同时对搬运机械、运输工具造成损伤,导致破损费用居高不下。因此,在装卸搬运过程中应提倡文明操作,科学运营,按照不同货物的要求及运输包装所提供的指示进行合理的作业,保证货物、设备的安全。
(4)提高装卸搬运的活性
所谓装卸搬运的活性指的是货物的码放状态是否适合装卸搬运。不同的物品码放状态形成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