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昌大学物流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商物分离

【答案】“商”指“商流”,即商业性交易,实际是商品价值运动,是商品所有权的转让,流动的是“商品所有权证书”,是通过货币实现的;“物”即“物流”,即马克思讲的“实际流通”,是商品实体的流通。商物分离,是指流通中两个组成部分即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它是物流科学赖以存在的先决条件。

2. 物流作用

【答案】物流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物流作用有物流的效用(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物流对国民经济的作用、物流对企业的作用,其中,物流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变现在:①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之一;②特定条件下,物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③物流现代化可以改善我国的经济运行,实现质量的提升;④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物流对企业的作用表现在:①物流是企业生产的前提保证;②物流具有降低企业成本的作用;③物流具有利润价值;物流具有服务价值。

3. 物流研究理论体系

【答案】物流研究的理论体系分为四个层次:物流学科的核心、物流学科的基本假设、物流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物流学科体系的相关学科。

二、简答题

4. 阐述你对物流学发展的主要观点的认识。

【答案】(1)商物分离(商物分流)

商物分离是物流科学赖以存在的先决条件。商物分离,是指流通中两个组成部分即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

本来,商流、物流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进行一次交易,商品便易手一次,商品实体便发生一次运动,物流和商流是相伴而生并形影相随的,两者共同运动,取同样过程,只是运动形式不同而己。在现代社会诞生之前,流通大多采取这种形式,甚至今日这种情况仍不少见。

(2)黑大陆说和物流冰山说

著名的管理学权威R.F. 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中人们更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大陆”说法现在转向主要针对物流而言。

“黑大陆”说法主要是指尚未认识、尚未了解的领域。在“黑大陆”中,如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照亮了这块“黑大陆”,那么摆在人们面前的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一片宝藏之地。“黑

大陆说”是对20世纪中在经济界存在的愚昧的一种反对和批判,指出在当时资本主义繁荣和发达的状况下,科学技术也好,经济发展也好,都远未达到止境;“黑大陆说”也是对物流本身的正确评价,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还很多,理论和实践皆不成熟。

“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专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他把这种情况比作“物流冰山”。冰山的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之下,而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的一角。物流便是一座冰山,其中沉在水面以下的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

西泽修先生用物流成本的具体分析论证了德鲁克的“黑大陆说”。事实证明,物流领域的各方面对我们而言还不是很清楚的,在“黑大陆”中和“冰山”的水下部分正是物流尚待开发的领域,正是物流的潜力所在。

(3)第三个利润源说

“第三个利润源”的说法主要出自日本。“第三个利润源”,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人力领域。

在前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所重视,按时间序列排为“第三个利润源”。

这三个利润源注目于生产力的不同要素:第一个利润源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第二个利润源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第三个利润源则主要挖掘生产力要素中劳动工具的潜力,与此同时又挖掘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潜力,因而更具有全面性。

(4)效益背反说和物流的整体观念

“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很普遍的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 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亦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 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虽然在许多领域中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着的,但物流领域中,这个问题似乎尤其严重。

(5)成本中心说、利润中心说、服务中心说和战略说

这实际是对物流系统起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目的的不同认识、不同观念,因而也派生出不同的管理方法。

成本中心, 是指物流在整个企业战略中只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发生影响,物流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的产生点,因而,解决物流的问题并不主要是为要搞合理化、现代化,不主要在于支持保障其他活动,而主要是通过物流管理和物流的一系列活动降低成本。所以,成本中心既是指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指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正是这种认识的形象阐述。

利润中心,是指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非但如此,对国民经济而言,物流也是国民经济中创利的主要活动。物流的这一作用被表述

为“第三个利润源”。

服务中心说代表了美国和欧洲等一些国家的学者对物流的认识。这种观点认为,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了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他们在使用描述物流的词汇上选择了“后勤”一词,特别强调其服务保障的职能。通过物流的服务保障,企业以其整体能力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

战略说是当前非常盛行的说法。实际上,学术界和产业界越来越多的人己逐渐认识到,物流更具有战略性,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而不是一项具体的任务。应该说,这种看法把物流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企业战略是什么呢? 是生存和发展。物流会影响企业总体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在哪个环节搞得合理一些,可以节省钱^

5. 基于以上分析,如果你是一个外国物流企业的管理者,那么在国内的机械制造行业中,你准备提供哪些物流服务? 针对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哪些?

【答案】由于机械制造业的物流有其专业性、特殊性和完整性,物流的形态在企业内外都表现得既清晰又极有特点,给管理带来了生机和挑战。对企业的物流系统进行整体规划,需要很多创造性的活动和过程,它不仅涉及到仓库选址、设备设施、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搬运、组织和控制手段等项目,还与企业经营战略紧密结合。机械制造业的企业物流一般可分为四部分,即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逆向物流。

(1)供应物流

供应物流是指企业为保证自身生产的节奏,不断组织原辅材料、零部件等供应的物流活动。它不仅是为了保证供应,而且还要以最低成本、最少消耗和最快速度的保证来组织供应物流活动,企业竞争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如何降低这一物流过程的成本。对于机械行业而言,绝对意义上的“零库存”是办不到的,但要获得相对“零库存”则需在供应网络布局、产品品质可控度、物流配送准时化、满足用户需求所需的相应速度、构成产品系列的通用程度等方面做得更合理、更精细、更明了。

(2)生产物流

生产物流是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企业生产果冻物流大体为:原辅材料、零部件等从内部到仓库或企业“门口”开始,进入到生产线的开始端,再进一步随生产加工过程的各环节流动。在这一过程中本身被加工,同时产生一些废料、余料,直到生产加工终结,再回到产成品仓库。

机械制造业的内部生产制造结构既庞大又复杂,且各个物流环节的衔接都很紧密,因此准时、按量送到至生产现场关系到生产能否正常有序的进行。

现代物流的管理的关键在于物流间节点的选择和接口合理与否,特别是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两种之间的衔接,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成本和产品品质的保证,更关系到配送零部件品质、生产节拍和物流运作成本。

(3)销售物流

销售物流是指企业为保证自身的经营效益,伴随销售活动,不断将产品所有权转移给用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