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F35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对外技术交流

【答案】对外技术交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技术交换活动。对外技术交流的发展是由世界各国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状况决定的,它是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途径。对外技术交流包括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技术引进是指通过技术贸易或经济技术合作等途径从国外获得技术。技术输出是指通过技术贸易或经济技术合作等途径向国外出口技术。对外技术交流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主要内容。

2. 多边贸易体系

【答案】多边贸易体系是指通过组织多边贸易谈判来增加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规范贸易行为和解决贸易纠纷,从而使国际贸易更加自由、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的这样一套国际贸易体系。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最直接的好处是简化了多国之间的贸易行为。在多边贸易体系下,需要与多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可同时与多个贸易伙伴进行谈判,达成适用于各伙伴国的统一协议,而不用与各国分别达成不同协议,从而大大简化丁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贸易量的快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1947年建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以及它的继任者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多边贸易体系,给20世纪的国际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为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消费结构

【答案】消费结构是指一定时期里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和劳务消费的组成和比例关系。消费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按消费需要的层次来分类,可分为生存资料的消费、享受资料的消费和发展资料的消费:按消费方式的不同来分类,可分为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 按消费对象的不同使用价值来分类,可分为吃、穿、住、行、用等消费; 按取得消费对象的方式不同来分类,可分为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 按消费商品的价值来分类,可分为低档、中档和高档消费品的消费等。消费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体制、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物价状况、人口总量及构成、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等。

4. 科学发展观

【答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既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份个代表”重要思

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5. 竞争机制

【答案】竞争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和各生产要素流动等市场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与作用。市场中的竞争,是各经济主体为了生存和发展的利益,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而展开的,这种竞争包括生产经营者之间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展开的销售竞争,也包括消费者之间为争取使用价值最大化而展开的购买竞争,还包括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竟争机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同其他市场机制紧密结合共同发挥作用的。所有的市场机制,都要通过竞争机制起作用,市场促进生产力发展和调节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都要通过竞争机制才能得到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

(1)竞争机制可以促使市场经济主体对市场价格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从而努力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

(2)竞争机制可以导致社会资源在社会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从而有利于解决市场供需矛盾。

(3)竞争机制是整个市场机制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要使竟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最基本的条件是各市场经济主体都应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实体。各市场经济主体必须处于平等的地位,实现平等竞争。

6. 互补品

【答案】互补品是指必须互相以一定比例配合才能共同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下降)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增加),则称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品。例如录音机价格上升会使录音机的需求下降,从而使得磁带的需求量下降,录音机和磁带就是互补品。

7.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

【答案】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是指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所涉及的目标、模式、内容和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且日趋规范化、制度化,最终构成以市场运行为基础的完整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前提和核心。选择宏观调控的适当模式和手段是实现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可靠保证。宏观经济调控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运用适当的调节方式和手段,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对分散的微观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引导,使社会经

济协调有序运行,促使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实现的过程。

8. 自主创新

【答案】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 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新兴产业;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自主创新的内涵需要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自主创新重在“自主”,即独立自主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把立足点从过多依赖国外技术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自主创新; 二是“自主”所寻求的是技术自主,而不是技术自立,是在开放的背景下自主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和进程,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而不是摒弃外部优秀技术资源,自我封闭; 三是自主创新只是手段而非目标。

9. 公开市场业务

【答案】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公开市场业务要逆经济风向行事。当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经济走向衰退时,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放出货币,势必会增加存款及派生存款,扩大货币供应量,迫使利率下降,进而引起投资增加和需求扩张,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 反之,当总需求膨胀,价格水平上升时,中央银行则卖出政府债券,收回货币,从而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需求扩张和通货膨胀。公开市场业务主动性强,灵活性大,调控效果平缓,震动性小,影响范围广,是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10.信息市场

【答案】信息市场是指以提供各种信息来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交换的场所。大多数信息能够进入市场进行交换。信息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信息市场的特点,表现为:

(1)交易活动具有多次性。由于信息交易并不是让渡所有权而是使用权,因此,同一信息商品可以在其有效时间内多次、反复出卖。

(2)交换具有间接性。即需求者不一定通过直接交换方式获得信息,而是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获得信息。

(3)交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随时间的推移和条件变化,其使用价值会失效。信息市场发挥着中介作用,是沟通产、供、销的桥梁,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资源。

二、简答题

11.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答案】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