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社会调查方法(同等学力加试)之社会研究方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分析单位

【答案】分析单位,是指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换句话说,分析单位就是研究中将被分析和描述的对象(人或事物)。分析单位的选择和确定,是研究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单位有五种主要的类型,这就是: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

2. 小概率原理

【答案】小概率原理,即“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观察中不可能出现”的原理,它是假设检验所依据的理论。如果现实的情况恰恰是在一次观察中小概率事件出现了,就应该怀疑和否定该事件的概率未必很小,即认为该事件本身不是一种小概率事件,而是一种大概率事件。这正是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3. 电话访问法

【答案】电话访问法是指调查员通过打电话的力一式与被调查者联系,并在电话中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访问的力法。

电话访问的一般做法是:根据调查目的的要求设计好电话访问的问卷表,并将问卷表按照“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的格式录入计算机; 在系统中设计好随机抽取电话号码的计算机程序; 挑选和培训一组电话访问调查员,这是电话访问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访问员实际开展电话访问。 电话访问法的主要优点如下:

(1)十分迅速;

(2)相对简便易行,也比较省钱,特别是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调查,电话访问的效果更好;

(3)十分便于对调查员进行监督和控制,它使得电话访问的质量比当面访问更容易得到保证。 电话访问法的不足如下:

(1)被调查者的选取及代表性方面的困难:

(2)调查的时间不能太长,通常情况下控制在10分钟以内比较合适。因此,访问时间的不充分性客观上制约了电话访问这种方式所收集的资料的广度和深度。

4. 假设演绎法

【答案】在科学研究中,一般的模式是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种称作“假设演绎法”的逻辑过程。该过程由以下四个相互联系的步骤组成:

①观察一种现象或一组完整的事件;

②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概括,试图形成一种能够解释所观察的现象的理论:

③从这种概括出的理论出发,推演出具有逻辑性的某种结论;

④用具体的材料来检验这种理论。若理论被检验所证实,就可以得出结论:获得了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知识; 若理论不能被检验所证实,就得重新修改原始的理论,并进行新的检验。在这一过程中,前两个步骤采用的是归纳推理(即从具体的观察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 而后两个步骤则是采用的演绎推理(即从一般性的理论推演到新的经验性现象)。

5. 交互分类

【答案】交互分类是一种专门用来分析两个定类变量(或一个定类变量,一个定序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它是将研究所得的一组数据按照两个不同的变量进行综合的分类,其结果通常以交互分类表(又称为列联表)的形式反映出来。

交互分类可以较为深入地描述样本资料的分布状况和内在结构,还可以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解释。

6. 调查研究

【答案】调查研究是指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调查研究的主要特征包括:

(1)调查要求从某个调查总体中抽取一定规模的随机样本; 这种随机抽取的、有相当规模的样本特征往往是其他研究方式所不具有的。

(2)资料收集需要采用特定的工具,即调查问卷,且有一套系统的、特定的程序要求。

(3)研究所得到的是巨大的量化资料,且必须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完成资料的统计分析,才能得出推论总体的结论。

7. 多段抽样

【答案】多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它是按抽样元素的隶属关系或层次关系,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在社会研究中,当总体的规模特别大,或者总体分布的范围特别广时,研究者一般采取多段抽样的方法来抽取样本。多段抽样的具体做法是:先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大群(组),然后再从这几个大群(组)内抽取几个小群(组),这样一层层抽下来,直至抽到最基本的抽样元素为止。

在运用多段抽样方法时,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要在类别和个体之问保持平衡。或者说,保持合适的比例。在同等条件下减少多段抽样误差的方法是:相对增加开头阶段的样本数,而适当减少最后阶段的样本数。

8. 经典实验设计

【答案】经典实验设计又称古典实验设计,或双组前后测模式,是最基本同时也是最为标准的实验设计。其包含了实验设计的全部要素: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自变量(实验刺激)、因

变量,以及随机指派。

经典实验设计的实施步骤如下:

(1)随机指派实验对象到实验组和控制组;

(2)对两个组的对象同时进行第一次测量,即前测;

(3)对实验组给予实验刺激,但不对控制组实施这种刺激;

(4)对两个组的对象同时进行第二次测量,即后测;

(5)比较和分析两个组前后两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别,得出实验刺激的影响。

实验刺激的影响=实验组的差分-控制组的差分

=(后测1-前测1)-(后测2-前测2)

如果实验组差分(的绝对值)比控制组差分(的绝对值)大,则说明实验刺激对因变量有影响; 如果实验组差分与控制组差分相等,则实验刺激的影响为零,即自变量对因变量不起任何作用; 如果实验组差分比控制组差分小,说明实验刺激对因变量的影响是负向的。

9. 实证主义方法论

【答案】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研究看齐,应该对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要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同时,这种研究过程还应该是可以重复的。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典型特征。

10.个案研究

【答案】个案研究是指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它的特点是焦点特别集中,对现象的了解特别深入、详细。

个案研究通过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洞察,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生动、具体、详细的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事物或事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而且能为后来较大的总体研究提供理论假设。因此,这种力法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简答题

11.简述集体访谈的原则及其优缺点。

【答案】集体访谈也称为座谈会,是指将若干个访谈对象集中起来,同时进行访谈的方法。集体访谈的最大特点是,访谈中不仅存在着访谈员与被访者之间的社会互动,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的被访者相互之问的社会互动。

(1)集体访谈的原则:

①参加集体访谈的人数方面。人数多了,则集体访谈难以掌握和进行; 人数少了,又达不到集体访谈的效果。根据长期实践的经验,一次集体访谈的参加人数通常以5}-7人为宜,最多不要超过10人。

②参加集体访谈的被访者的选择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