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860社会研究方法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抽样框
【答案】抽样框,又称抽样范畴,是指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名单。在一次抽样中,抽样框的数目是与抽样单位的层次相对应的。如有三个层次的抽样单位:乡、村、家庭,则
对应的抽样框亦应有三个:全部乡的名单、乡样本中所有村组成的名单、村样本中所有家庭的名单。
2. 雪球抽样
【答案】雪球抽样是一种极特殊的抽样方法。当无法了解总体的情况时,或者说总体中的元素无法接近时,可以从总体中少数成员人手,对他们进行调查,向他们询问还知道哪些符合条件的人; 再去找那些人并询问他们知道哪些符合条件的人。
例如,“城市中的高收入人群”,这个群体的成员很难接触,可以先拿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成员下手,再经过他去识别、发现其他高收入的人。如同滚雪球一样,可以找到越来越多具有相同性质的群体成员。如果总体不大,有时用不了几次就会接近饱和状况,即后访问的人再介绍的都是己经访问过的人。
3. 无结构观察
【答案】无结构观察是指没有任何统一的、固定不变的观察内容和观察表格,完全依据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所进行的自然观察。无结构观察多采用参与观察的方式进行,其观察的结果也不具有统一的形式,观察所得资料通常只能进行定性的分析。这种无结构的观察是实地研究中最主要的观察方式。
4. 非正式访谈
【答案】非正式访谈是指研究者在实地参与研究对象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随时碰上的、无事先准备的、更接近一般闲聊的交谈。这种非正式的访谈无法事先预料和计划,交谈的进程不能由研究者严格控制,交谈内容也不能完全按研究者的研究目标进行选择,只能随具体的谈话情景、谈话对象而定。所以一般情况下研究者只能因势利导,见机行事。
5. 判断抽样
【答案】判断抽样又称立意抽样,它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这种抽样首先要确定抽样标准。由于标准的确定带有较大的主观性,所以,此法的运用结果如何往往与研究者的理论修养、实际经验以及对对象的熟悉程度有很大关系。
判断抽样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当研究者对研究总体的情况比较熟悉、研究者的分析判断能力较强、研究方法与技术十分熟练、研究的经验比较丰富
时,采用这种方法往往十分方便。
6.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答案】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是指利用现存的统计资料作为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主要步骤如下:
(1)选择合适的资料,要从各种调查统计部门所编制的现存统计资料中,选择最适合研究者的研究问题、最有代表性和最有说服力的资料。
(2)比较与分析资料,对各种统计数据进行多种角度、多种层次的比较,特别是比较那些基于较小的单位的合计资料中的信息。在现有统计资料本身的结构中去比较,在不同的比较中去发现、发掘和利用,特别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利用。
(3)说明资料来源,研究者必须对所用资料的各种注释、总体基础以及测量指标的确切类型等都有明确的认识,一定要准确地记下资料的来源和出处。
7. 随机指派
【答案】随机指派是研究者用来解决实验中两组对象相同性问题的另一种办法。随机指派的逻辑和程序十分简单,即完全按照随机抽样的原理和方法来将实验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
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有如下三种:
(1)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每一个具体的对象是去实验组还是去控制组;
(2)简单地按单双号来决定每一个对象是去实验组还是去控制组;
(3)按照排列的顺序或实际抽取实验对象时的先后顺序来决定。
8. 交互作用效应
,外部因素的影响(U )【答案】交互作用效应是指实验刺激(自变量)的影响(用E 表示)
与前测干扰影响(P )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
二、论述题
9. 结合涂尔干的《自杀论》,谈谈你对实证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答案】(1)实证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①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研究看齐,应该对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要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同时,这种研究过程还应该是可以重复的。
②实证主义是指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实证主义研究生方法的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其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
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实证论者认为,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实证主义的目的是希望建立知识的客观性。
(2)实证主义社会学在方法论上的特征:
①它明确地规定了社会学理论及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辨的思维方式,使社会学摆脱了思辨哲学的羁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②它的理论原则具有强烈的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倾向,坚持统一的科学观,认为社会现象与自
,故而遵从同样的科学法则。这样便混淆了自然然现象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它们都是一种“物”
规律和社会规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别。
③在探讨“物”的规律时,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完全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特别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应用了类比的法则后,产生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知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进化论和机械论。
④重视经验和感性资料在社会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在方法论上恪守经验主义原则。
⑤强调价值中立性,要求在社会学研究中不作任何个人的价值判断,反对个人的情感介入,以保持严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⑥强调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强调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实践功能,把社会学看作“社会工
,即强调社会学对现实社会的改造作用。 程学”或“社会医学”
⑦重视对社会秩序、社会平衡和社会稳定性的研究,在政治和意识形态吟域内具有相当保守的价值取向。
⑧主张整体主义的方法论。整体主义方法论强调对社会性结构的研究,认为只有社会结构层次的事物才是重要的,个体行动只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涂尔干提出,社会虽然是由个体构成的,但社会事物又是客观独立存在的。社会事实是纯社会性的,它们不能还原为个体的总和。因此,个人现象不同于杜会现象,不能用对个体行为的解释取代对社会事物的解释。他主张必须从社会自身去对社会生活进行解释。
(3)结合《自杀论》分析:
在研究方法上,涂尔干的《自杀论》开创了现代科学的社会学研究的新纪元。是理论与经验
的首次圆满结合,是实证主义思想的首次完备体现,同时又是复杂统计分析技术的首次系统应用。
它促进了社会研究从单变量的描述性的研究转向多变量的解释性的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涂尔干反对内省法和历史的方法,提倡通过实验方法(共变法)来对社会现象作出解释,并首先将“多元分析法”引入社会学。涂尔干是社会学史上第一个通过对来自实际生活的资料进行体统整理、比较、计算、分析来建立社会学理论的社会学家,为如何利用统计资料、如何从经验现象中概括出理论认识提供了范例,即为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结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涂尔干的自杀理论属于开拓性研究,因此不能苛求其尽善尽美。但其开拓性的社会学研究思路和实证社会学诸多规范和理论都已成为现代社会学的基础,对社会学发展及分支学科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