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之社会研究方法考研题库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问卷

【答案】问卷是调查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工具,它在形式上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其用途则是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问卷包括这样几个部分: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编码等。

2. 封面信

【答案】封面信是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它的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的目的、调查单位或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大概内容、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结果保密的措施等。封面信的语言要简明、中肯,篇幅宜短不宜长,短短两三百字最好。

在封面信中,应该说明的内容有:

(1)调查者的身份;

(2)调查的大致内容;

(3)调查的主要目的;

(4)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果保密的措施。

3. 交互作用效应

,外部因素的影响(U )【答案】交互作用效应是指实验刺激(自变量)的影响(用E 表示)

与前测干扰影响(P )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

4. 比较分析法

【答案】比较分析法是指研究者从先前己有的理论或从归纳中发展出相关的规律或关系模型的思想,然后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少数规律上,用其他替换的解释与之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进一步考察那些不限于某一特定背景(如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群体等)的规律性。

根据具体的比较方式的不同,定性资料分析中的比较分析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①一致性比较法; ②差异性比较法。

5. 操作化

【答案】操作化就是要把无法得到的有关社会结构、制度或过程,以及有关人们行为、思想和特征的内在属性,用代表它们的外在事实来替换,以便于通过后者来研究前者。或者说,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它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

测量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操作化是社会研究中由理论到实际、由抽象到具体这一过程的“瓶颈”,为在社会研究中实际地测量抽象概念提供了关键的手段。操作化过程主要包括澄清与界定概念和发展测量指标两个方面的工作。

二、思考与实践

6. 举例简述理论检验的步骤。

【答案】理论检验过程是指以理论为起点,通过演绎推理,作出预言或预测,并通过对实际事物的观察来检验预言的正确性。

举例分析理论检验的步骤

(1)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例如,“由于流动和熟练劳动力的需要,工业化是扩大式家庭减少和核心家庭增加的主要原因。”

(2)由理论导出(演绎出)一组概念化的命题。比如,根据上述理论,可以逻辑地导出下列一组命题:

第一,一个国家越工业化,其家庭结构就越倾向于核心家庭化;

第二,在任何国家中,农村地区扩大式家庭结构的特征强于工业化的城市地区;

第二,因工作而迁移的人,比那些没有迁移的人,与扩大式家庭的联系更弱。

(3)用可检验的命题形式即假设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题。这一步即是将命题“操作化”为假设。如前所述,假设是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这些变量是经验可测的。理论检验的这一步包括操作化的全部任务,即决定如何把抽象的概念“翻译成”具体的、可直接观察的事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可检验的词句重述这些命题,我们也才能清楚地知道需要观察什么。例如,将“工业化”操作化为“汽车产量”、“每百户电话拥有量”等等。

(4)收集有关的资料。即根据操作化以后的命题,采用调查、实验、观察或访问的方法,收集所需的资料。比如,对于上述假设,我们就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

(5)分析资料。即看有多少证据支持可检验的命题,有多少证据支持概念化的命题,又有多少证据支持原来的理论。

(6)评价理论。研究结果完全支持原始理论的情况很少,研究结果通常是含糊的和冲突的。理论在某些方面得到支持,而在另一些方面却没有得到。正是这些含糊和冲突促使我们去思考、修正和发展我们原来的理论,从而不断取得进步。当我们企图理解这些与原始理论不一致的事物时,我们实际上又一次开始了理论建构的工作。即我们从已取得的观察中重新概括出与原始理论不同的新的理论(即修正的理论)。而要确认这种修正的理论,同样需要接受严格的检验。

7.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卞要特点又是什么? 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主张?

【答案】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主张在经验研究中则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

(1)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

实证主义强调把“社会现象”当作客观存在的“物”来看待,认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应该对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类似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要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同时,这种研究过程还应该是可以重复的。实证研究者受到自然科学量化研究范式的影响,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定量的研究才符合科学的要求,才具有价值。而社会学要取得进步,量化的测量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典型特征。

(2)人文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

与实证范式相反,人文主义的解释范式是一种定性研究范式,认为研究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社会行为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人的特殊性,考虑到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差别,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典型特征。具体而言有两个方面:

①从本体论上看,定性研究范式假定人类行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行动,它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和情感作用来完成一切认知。同时,人的行动也是社会取向的,“我”毕竟要走向“他人”。因此,人不仅通过自我来追求意义,同时也必须通过他人来赋予世界意义。

②从认识论上看,它强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只受知识内在理性原则的限制或是纯粹由理性推论而来,它是由主体的意识作用在日常生活世界不断与其他的人或事物的接触中,来建立可供沟通的知识。即知识的形成是经由“协商”的过程而来。因此,人们应从相互主体的立场,交换彼此的观点,并用来诊释行为的意义,进而建立日常生活中共识的规则或知识。

(3)实证主义方法论与人为主义方法论代表着观察和认识社会世界的两种不同视角。两者本身无优劣之分,都是进行社会学研究的传统范式和方法论。

8. 举例说明为什么要采取“双盲实验”的方法。

【答案】(1)双盲实验是指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象和参与实验的观察人员来说都是未知的。即究竟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被给予了实验刺激,参与实验的双方(指实验对象和实验人员)都不知道,实验刺激是由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以外的第三者任意分派和给定的。

(2)例子: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为了研究教师的期待对学生表现的影响,在一所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学生中进行了一项实验。他先对全体学生进行了语言能力和思维推理能力的测验,以了解学生的基础。然后,他随机地从每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出20%的学生作为教师期待的对象。他告诉教师说,这20%的学生有可能比其他学生学得更好(即更有发展潜力)。其实,这20的的学生与其他80%的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潜力相当。当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八个月的教学之后,研究者又对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测验。结果发现,被教师期待的这20%的学生,其成绩全都显著地提高了,教师对他们的评语也比其他学生好。这一实验表明了教师的期待对学生发展所具有的作用和效果。

上述实验结果启示:当实验者知道哪些对象是实验组成员、哪些对象是控制组成员时,他们对研究结果和结论的期待也可能影响到实验的进行、影响到行为的测量、影响到对结果的解释。因此,必须排除这种期待的影响。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在更严格的实验设计中,往往会考虑采用双盲实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