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636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某学生测定铁矿中铁的质量分数,测得的数据(%)是:47.53, 47.51,47.55。用Q 检验法确定第四次测定时,不被舍弃的最高值为( )。(已知:n=4,Q (0.90)=0.76)
A.47.77
B.47.80
C.47.67
D.47.61
【答案】C
2. (多选)下述情况中,使分析结果产生负误差的是( )。
A. 以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某碱样,滴定管未洗净,滴定时内壁挂水珠
B.
以为基准物标定某标准溶液,草酸失*部分结晶水
C. 用于标定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在称量时吸潮
D. 滴定时速度过快,并在达到终点时立即读数
E. 测定选用焚光黄作指示剂
F. 非水滴定法测定某碱样的含量时未做空白实验
【答案】BD
3. 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
A. 阳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随着溶液中阳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B. 阴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随着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
C. 阳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随着溶液中被响应阳离子浓度的増高向负方向变化
D. 阴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随着溶液中被响应阴离子活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
【答案】D
【解析】AB 两项,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仅与被响应离子有关;C 项,由阳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可知,阳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随着试液中被测阳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4. 在气相色谱分析某组分时,已知其保留值为11min , 空气出峰时间为0.5min ,则该组分由于溶解或吸附于固定相较不溶解或不被吸附在色谱柱中多滞留的时间为( )。
A.5.5min
B.10.5min
C.11.5min
D.22min
【答案】B
【解析】
5. 与缓冲溶液缓冲容量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
A. 缓冲溶液的pH 范围
B. 缓冲溶液的总浓度
C. 外加的碱量
D. 外加的酸量
【答案】B
6. 下列四组数据中,哪一组数据所涉及的红外光谱区能包括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该化合物的特征峰有
约
7. 在下列诸核中,下列哪个核的自旋角动量等于零?( )
A. B. C. D.
的原子核自旋角动量等于零。而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偶数【答案】B 【解析】自旋量子数
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等于零。上述四种核中只有符合。
8. 下列方法中不能实现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提取的是( )。
A. 超临界流体萃取
B. 有机溶剂萃取
C. 反胶团萃取
D. 双水相萃取
【答案】B
9. C 2H 2-空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较易氧化但其氧化物又难分解的元素(如Cr )时,最适宜的火焰性质是( )。
A. 化学计量型
的吸收带 及
B. 富燃型
C. 贫燃型
D. 明亮的火焰
【答案】B
【解析】化学计量火焰温度高,干扰少,稳定,背景低,常用。富燃火焰是还原性火焰,燃烧不完全,测定较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Mo 、Cr 、稀土等。贫燃火焰火焰温度低,氧化性气氛,适用于碱金属测定。
10.若A 为强酸根,存在可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试剂L , 则难溶化合物MA 的溶解度计算式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当有与会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试剂L 时,考虑难溶化合物MA 的构晶离子M 存在副反应的情况,引入相应的副反应系数
则难溶化合物MA 的溶解度计算式为:
二、填空题
11.97.31mL0.05480mol/L12溶液和97.27mL0.1098mol/L
合液是_____色,因为_____。
【答案】无;
过量
12.反相分配色谱分离法是_____的萃取色谱分离法。
【答案】用有机相作固定相,水相为流动相
13.由两个最基本关系式_____与_____
可以导出原子发射光谱内标定量分析基本关系式
a , 式中的意义是_____,其值主要与_____等因素有关。 【答案】反衬度;感光板特性
14.石墨炉是无火焰原子化装置,其最大优点是_____。
【答案】原子化效率和灵敏度高
【解析】石墨炉原子化装置的最大优点是注入的试样几乎可以完全原子化,原子化效率比火
; 另外由于试样原子在石墨炉中的停留时间远长于焰原子化要高得多(火焰原子化效率约为10%)
在火焰中的停留时间,因此石墨炉原子化装置的测定灵敏度也较高。
15.掩蔽干扰离子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答案】沉淀;氧化还原;配位掩蔽法
溶液混合,加几滴淀粉溶液,混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