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赣南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声画合一
【答案】声画合一是指声音和画面同时指向一个具体的新闻形象的结合形式。声画同步发生、发展,视听高度统一,使画面和声音具有最高的保真性。声画合一有两种形式:①画内声画合一。这一形式主要表现为画面物象及其声音的合一。②画外声画合一。这一形式适合于报道内容严肃、节奏缓慢的新闻。
2. 隐性采访
【答案】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记者在采访中,不向采访目标公开自己的身份,也不公开表明采访的目的。这种采访现在愈来愈常见于批评报道中。
3. 空白
【答案】空白,是一切平面造型作品中的特殊因素,‘自是指画面中处于背景位置、实体对象之间的单一色调的空隙。在电视新闻画面中,落在清晰范围之外,失去了原有实体形态的天空、大地、水面及一切景物,由于其色调的单一,都可视之为“空白”。空白是一条无形的纽带,使画面内各个实体因素之间沟通联系,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空白在画面中的运用,可以突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人物思想动态和意境的描绘,给物体带来动向、动势,使画面充满可感的情绪。
4. 特写
【答案】特写是指拍摄距离变化会形成各类“景别”的具体内容,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特写是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也包括一部分近景。特写的功能是选择与放大。特写有多种,其作用都是通过细节去揭示事物的面貌,去发掘事物的本质。特写还可以弥补新闻消息一般不太涉及的“心理情绪”这一内容的传播,使人们在接受基本信息的同时,感受特写细节所传递的无言的感情信息。特写画面内容单一、易懂,画面的时间长度有2秒钟即可。
5. 白平衡
【答案】白平衡是描述显示器中红、绿、蓝三基色棍合生成后白色精确度的一项指标,即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白平衡是随着电子影像再现色彩真实而产生的,
在专业摄像领域白平衡应用的较早,现在家用电子产品中也广泛地使用,白平衡是电视摄像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它可以解决色彩还原和色调处理的一系列问题。
二、简答题
6. 电视新闻画面的编辑有哪些要求?
【答案】电视新闻画面的编辑的具体要求包括:
(1)镜头的选择要利于完整、准确地交代节目内容和表现新闻的主题
电视画面编辑可以理解成一个镜头的选择与排列(组接)的过程,也就是选择最好的镜头的最好部分,按照最有利于叙事、表达思想的顺序组接成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
①应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思维规律。电视镜头就是观众的眼睛,要想让观众看清楚、看明白镜头展示的内容,就不能不考虑人们的视觉习惯和思维规律因素。
②应有利于完整、准确地交代节目内容和表现新闻的主题。
(2)镜头的组接要符合观众思维逻辑和视觉原理
对电视新闻编辑来说,镜头组接的操作本身并不困难,只需将选择好的镜头用“快切”方式连接起来就行了。稍长的新闻专题则要考虑连贯流畅、条理清晰,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这就必须遵循下述规律、原则:
①人类的思维逻辑和视觉原理
镜头组接首先应该遵循人的思维逻辑和视觉原理。具体包括:
a. 人们具有将两相邻事物联系起来考虑的倾向。客观事物之间本来就存在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既包括了外部特征上的明显相关,也包括了内部逻辑上的相互贯通。这些逻辑关系是:因果关系、并列关系、对应关系。
b. 人们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具有忽略次要情节的倾向。电视画面编辑所做的正是选取那些最能引起观众注意的,对叙事表意最具重要作用的镜头,将它们组接在一起; 舍弃那些次要的,包括观众不看就能知道的、带有必然性的情节,不影响叙事表意的无关紧要的情节,以免造成观众注意力分散,或引发厌烦情绪。
c.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渐进式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观察是连贯的,或由粗到细、由远及近,或由近推及整体形象。这种视觉规律和思维方式体现为镜头组接的前进式、后退式、循环式句子。这三种句子对观众所造成的影响既有视觉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它们的一个共同要求是,景别的变化要循序渐进。电视新闻由于时间有限,常采用景别相差较大的镜头组接,借助文字稿播音,这种组接一般并不影响观众对新闻的理解。
d. 在一定的时间内,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具有一致性。由于电视通常是分镜头拍摄的,不同的镜头在拍摄时间、地点上往往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更要求我们在组接镜头时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保持前后镜头的连贯、一致。
②人们对电视节目的审美需求
对电视新闻而言,画面主要起一个证实作用。因此在编辑时,应采用较平稳的镜头组接方式,
即应以清晰展示画面内容,确保画面内容的真实、客观感为目的,而避免过多的人为效果,如特技切换、刻意制造紧张情绪等。
7. 新闻事业对新闻采访有哪些作用和影响?
【答案】新闻事业对新闻采访的作用和影响如下:
(1)没有新闻事业就没有新闻采访
新闻事业的首要职能在于传递信息,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必小可少的先决条件。新闻采访现在能成为新闻事业的首要环节和第一推动力,其地位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不断探索寻找自身规律的过程中形成的。倘若新闻事业不以传播信息为第一职能,新闻采访的作用就无从体现。因此,新闻事业决定着新闻采访,没有前者,亦不会有后者。
(2)新闻事业孕育、发展着新闻采访
①新闻事业的性质和需要决定新闻采访的活动范围和内容新闻事业的发展使新闻采访的地域和领域日益扩大。
②新闻事业的先进程度、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新闻采访的先进性和现代性。
③新闻事业的运行机制和带头人的水平,直接关系到采访水平的发挥和技术的提高。
④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界之间的竞争,成为采访不断发展的推动力。
8. 电视新闻文字稿主体的写作有哪些要求和形式?
【答案】(1)主体写作的总体要求
主体因注释、补充导语而存在,写作中须围绕着“注释、补充”四个字来做文章。主体伸展所涉及的内容,是导语内容的深化、补充,而不是乏味的重复; 其补充说明必须充实,切不可夹杂进半句空话。凡画面能够在有限时间内表现的内容,应尽量让位于画面。
(2)主体结构的五种形式特点
①“倒金字塔”式结构
这一结构形式的特点是,按照各个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依次进行结构安排,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导语中的各要素又可按先后主次原则排列),次要的事实放在导语以后的段落里,再接着是更次要的事实。
②“金字塔”式结构
这一结构形式的文字稿完全自然地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事件的开头就是消息的开头,事件的结束就是消息的结尾。
这一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层次清楚,保持了新闻事件的完整性,它常常是将事态步步推进,事件高潮在后面出现。
③自由叙述式结构
这一结构形式适宜于表现记者自由思维产生的观点,画面也不受事件发展进程的约束,采访完全可按观点的需要进行。
④背景介绍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