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31新闻史论与实务之新闻理论新编内部冲刺班模拟题2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价值不同内涵

【答案】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的要素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真实性、人情味、趣味性等。不同的社会形态, 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和价值尺度。西方新闻学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价值的试金石。无产阶级新闻学则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获知新闻的需求, 注重社会效果作为新闻价值的基本含义。新闻价值理论产生于西方19世纪30年代的大众化报纸时期, 它是在新闻社会化、商品化的客观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中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是徐宝磺。1918年, 他在《新闻学大意》(发表于《东方杂志》)中, 设专章论述“新闻的价值”。

2. 自发作用方式

【答案】自发作用的核心含义是, 不管新闻传播主体、收受主体是否意识到新闻传播规律的存在和作用, 是否自觉按照新闻传播规律进行新闻传受活动, 他们的行为都要受到新闻传播规律的支配。只要有新闻传播活动存在, 就有新闻传播规律存在, 就有自发的作用存在。

3. 传播环境

【答案】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所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传播环境反映了传播与环境之间互动互助、相辅相成、共存共荣的互制关系。传播依赖于环境, 环境对传播产生作用。传播环境具有无限性、开放性、差异性、相关性和影响性等特点。传播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媒介自身范围的生存境况。外部环境是指媒介自身范围外的生存境况。传播环境的优劣会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4. 突发性新闻

【答案】突发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例如, 突然发生的灾难(空难、火灾、车祸等等), 突然爆发的战争, 突然生变的政局, 不期而至的天灾(地震、海啸、暴风), 等等。这类新闻常常是新闻媒介的主角。它有明确的发生时间。

5.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答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国家新闻机构及其全部活动的总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在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自然成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主体部分。除此而外, 社会主义国家中一切依法出版的报刊、创办的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新闻机构也都属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

6. 舆论不一律

【答案】舆论不一律是指人民内部的不同群体, 由于在职业、阶层、经济利益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使他们对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件和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 形成不同的舆论。这种舆论的不一律, 是必然的、普遍的和经常的。

二、简答题

7. 简述报纸产生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案】报纸是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16--18世纪, 报纸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手抄新闻的出现和盛行时期

手抄新闻是古代社会书信新闻的继续。手抄新闻最早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兴起。14-15世纪, 威尼斯逐步产生出一批以专门代客打听、供应新闻来谋生的人。这批人自己去收集新闻, 自己抄写, 自己发行。这些新闻大多是手抄的, 俗称手抄新闻。

由于社会对信息的需求, 手抄新闻很快从威尼斯流行到各地。罗马、巴黎、伦敦等地都有手抄新闻发行, 17世纪初叶达到高潮, 到17世纪末逐渐消亡。

手抄新闻集编、写、发行于一人, 这些人是名副其实的个体劳动者, 但他们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靠新闻为生的职业新闻工作者, 是新闻事业的真正开山鼻祖。

(2)第二阶段:新闻书的出现

新闻书的发行周期比手抄新闻长, 但它沿用了古代印刷书籍的办法, 用铅字印刷, 可以大量地发行。最早的新闻书是在德国法兰克福发行的。1620年, 荷兰人在阿姆斯特丹开始印刷新闻书。这种新闻书已有刊名, 但基本上是不定期的, 中间间隔时间很长, 新闻迟缓; 没有固定的订户, 只在市场上像其他书一样公开出售。早期新闻书的出版者多为印刷商, 以印刷其他书本为主, 附带出版自己编写的新闻书。(3)第三阶段:周刊(周报)、日报的勃兴

①由于新闻书的种种缺陷, 它在各国并没有盛行, 而很快就出现了新闻周刊。1609年, 德国奥格斯堡发行的《德国观察周刊》, 可能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周刊。不久, 《法兰克福邮报》(1616年)、《马德堡新闻))(1626年)等周刊先后问世。周刊定期出版, 由邮局发行, 吸引了不少固定订户, 使得办报者有了稳定的收入, 从而刺激了周刊的勃兴。

②1663年, 德国莱比锡出版了《莱比锡新闻》, 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但它仍采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