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763人文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企业最佳规模
【答案】企业最佳规模是指企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长期平均费用最低的规模,也指利润率、利润额、附加价值额、人均附加价值、生产率等为最高的规模。
2. 区域产业结构
【答案】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区域产业结构具有条件制约性、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多样性、开放性的特征。
3. 连接度
【答案】交通网连结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其中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与比较。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β为交通网的连结度; E 为边的数量; V 为顶点的数量。
4. 地租曲线
【答案】地租曲线是指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中,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的连接曲线。
5. 区域合作
【答案】区域合作是不同区域之间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需要,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等寻求的合作。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它的经济意义在于,区域之间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把分散的经济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把潜在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
6. H-O 模型
【答案】H-O 模型也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它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一般地,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利息率水平相对低于工资水平。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水平。所以,如果各个国家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
7. 特殊因子
【答案】特殊因子是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它可使相关工业企业选择特定区位。
8. 范围经济
【答案】范围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经济范围的扩大而获得的效益或基于价值活动的可分割性,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之间的实行分工与协作,价值链各环节在企业内部或不同企业间实现整合带来的成本节约。
9. 制度厚度
【答案】制度厚度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大量各种各样的机构,包括企业、地方当局、商业协会、金融机构、发展机构、工会、研究与创新中心、资源团体等,为社会网络中的各种本地化或共同的实践活动提供基础;
②在各机构间建立有机联系,产生高度的相互作用,促进相互合作、交流及反射网络的形成,在地区制度安排方面产生显著的同构;
③各机构间有着强烈的社区意识,即各部分围绕特定的议程、项目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形成共同感。
10.区域经济绝对差异
【答案】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是用绝对表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是一种等级水平的差异。
11.乘数原理
【答案】乘数原理是指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量的总收入的增加。一项新投资不仅直接增加收入,而且还通过引起消费需求的增长间接增加收入。
12.区域经济结构
【答案】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二、简答题
13.简述影响邮电通讯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答案】影响邮电通讯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1)信息流信息流是产生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它的流量与人口数量、密度,尤其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2)自然地理环境
信息和邮件的传输是通过克服空间阻力实现的,自然地理环境对邮电网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3)邮电通信技术
邮电通信技术,尤其是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于该产业的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国家的开放政策影响更为突出。
(4)国家产业政策
国家产业政策(如对邮电通信业的准入政策)以及区域行政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邮电通信业布局产生影响。在邮电通讯业全球化发展中,除了经济发展及轨迹联系加剧所带来的市场需求、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之外,国家开放政策影响更为突出。因为,在一些国家,邮电通信属于比较敏感的部门,对外国公司的开放持谨慎的态度。
14.简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1)中心—外围格局
克鲁格曼构建的中心—外围模型是在其新贸易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通过在新贸易理论模型中加入要素地区间流动的可能性,来阐述基本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区域是如何在规模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劳动流动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分别演变成工业区的中心和农业区的外围的农业区。
(2)城市层级体系的自组织演化
克鲁格曼认为在经济动力学分析中,自组织理论和复杂理论十分重要。像生物自组织过程一样,城市演化的过程具有自组织特征。其核心思路是:生产过程中的前、后向关联等所形成的向心力,与生产要素不可移动和地租形成的离心力共同作用,形成了经济活动(城市)的空间自组织过程。
(3)国际专业化
在中心一外围模型和城市体系模型中,要素流动在集聚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国际贸易中,国界的存在提高了国际贸易壁垒和要素流动障碍。
15.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如何避免类似亚洲金融危机的重演?
【答案】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推进的大潮中,发展中国家只有调整政府政策,才能有效地防范亚洲金融危机的重演,具体对策思路为:
(1)对外资进行宏观控制
亚洲金融危机是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为达到争夺新兴市场的目的,而要求亚洲国家开放商品和资本市场所引发的产物。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过量的外国资本涌入这个地区,造成泡沫经济,因而相关类型国家今后对资本引进应该实行宏观控制和分阶段进行。
(2)引进外资时应该寻求建立保护本国金融市场的合理措施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要求这些国家开放金融市场、放松对资本的控制,为西方强大的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即为保障西方一投资商的巨大商业利益服务,而对发展中国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