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5社会保障学之社会保障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救助基金
【答案】社会救助基金是指国家通过经常性预算和财政性拨款等形成的,专门用于救助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基金。根据资金的来源渠道,社会救助基金可以分为政府财政性基金和民间慈善基金。政府财政性基金来源于国家税收,主要是为了应付各种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和缓解社会成员的贫困。民间慈善基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用于帮助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们。在实践中,社会救助金的给付并不需要以缴费为前提,一般由国家、社会向被救助者实施单向的货币、实物及服务救助。
2. 社会救济制度
【答案】社会救济制度是指这样的制度:是得到国家立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当公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需求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保证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3. 集中管理模式
【答案】集中管理模式,是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全部统一在一个管理体系内,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集中对社会保障项目基金的筹集、待遇给付以及运营监督等实施统一的管理。在实行集中管理模式的国家里,一般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专门的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机构和业务机构,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
4. 军人保障
【答案】军人保障是指国家建立的,以军人(特定情形下惠及其家属)为保障对象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称,它是一个由国家(中央政府)直接负责、能够涵盖军人多种风险的综合性保障系统。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军人保障构成了一个既相对独立、又与其他社会保障系统相联系的子系统,它在解除军人后顾之忧、稳定军心、巩固国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
5. 社会保险制度
【答案】社会保险制度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
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不低于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6. 完全积累
【答案】完全积累又称预提分摊方式,这种方式以“纵向平衡”原则为依据,在对一些有关的人口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宏观上的长期测算之后,将被保险者在享受保险待遇期间的费用总和按一定的提取比例分摊到整个投保期间,并对已提取但尚未支付的保险基金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和运营。优点在于可以用长期积累的基金对付可预见的和未能预见到的风险,缺点在于积累的基金要承担保值增值的风险。
7. 军人福利(military welfare)
【答案】军人福利是指由国家、社会组织与军队为提高军人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水平而提供的各种福利项目和福利设施。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福利工作和军队福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军人福利待遇关系到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对于减轻军人的生活负担,激励官兵安心从事部队工作,加强军队与国防现代化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军人福利待遇项目构成有所差别。
8.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答案】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原则和运行机制的总和。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因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和民族传统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根据政府介入的程度,可以概括为政府管理、自治管理与民间管理等模式; 按照集权程度,则可以分为集中管理、分散管理、集散结合管理等模式。
二、简答题
9. 比较养老保险的责任承担模式。
【答案】养老保险责任承担模式主要有:政府负责型; 责任分担型; 个人负责型和混合责任型。
(1)政府负责型
政府负责型是指由政府直接负责的养老保险制度,它通常以国民年金的形式存在。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与个人承担社会保障的纳税义务,政府通过预算来为国民提供养老金,政府对养老保险事务实行直接管理并严格监督。
优点:强调政府责任,实现养老保险金待遇的普遍性,发放对象包括所有老年_人,普遍性中充分地体现出了公平性。
缺点:可能因为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而给财政带来日益沉重的负担。
(2)责任分担型
责任分担型是基于责任分担或责任共担的原则确立的,由政府、单位或雇主、个人等多方分担养老保险责任,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主流形式。
优点:劳动者的养老保险责任由多方共担或分担,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具有较强的社会互济性; 有利于养老责仟风险分散和财务稳定:更有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缺点:由于实行强制性责任共担,所以只能适用劳动者甚至主要是工薪劳动者,从而属于选择性制度安排。
(3)个人负责型
个人负责型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规定劳动者参与养老保障制度,但政府与雇主均不承担缴费义务,而是完全由劳动者个人缴费,所缴保险费完全记入个人账户,并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有偿运营,所赚收益再充实到个人账户中去,到劳动者退休后可以领取自己账户中的养老金用于养老。这种模式的典型是智利自20世纪80年代后推行的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并由此确立了养老保障的个人负责模式。
特点:强调个人自我负责,政府责任很小,缺乏互助共济性和风险分散功能; 无缩小不公平和维护公平的功能; 它在实践中除了为个人进入老年后积累一笔养老资金外,主要是起起到提高储蓄率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对个人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能否真正解决劳动者的养老问题亦有待检验。
(4)混合责任型
混合责任型多数国家在构建自己的养老保险制度时,既肯定责任分担机制,也注意到既需要增进国民的老年福利,也应当让个人责任适当回归,从而出现了既有政府负责的层次,又有两方或者三方分担责任的层次,还有个人负责的层次,这种多层次结构的养老保险体系作为责任分担的演变,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更新和更有效的方案。
10.比较军人抚恤与工伤保险的异同。
【答案】(1)军人抚恤与工伤保险的相同点
①被保险者不缴费
下伤保险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个人不缴费原则,工伤保险待遇具有明显的“劳动力修复与再生产投入”性质,属于企业生产成本的特殊组成部分,所以工伤保险的保险费只能有企业或雇主单方承担; 军人抚恤的所需经费则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级负担,军人也不需要缴费。
②保障目的相似
工伤保险的目标是维护劳动者最基本权益的重要手段,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而军人抚恤也为维护军人的基本利益,免除其后顾之忧的作用。
(2)军人抚恤与工伤保险的不同点
①保障对象不同工伤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劳动者,而军人抚恤的保障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人、服役或退役的残疾人以及复员军人等是军人抚恤的对象,其具有保障对象特殊的特点。
②保障待遇水平不同
因为军人肩负的特殊使命,因此较之于普通国民的工伤保险制度,它的保障待遇要优厚一些,且又根据军人平时的贡献及遭遇事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待。
③保障目标也有差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