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5社会保障学之社会保障理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5社会保障学之社会保障理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5社会保障学之社会保障理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 15 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5社会保障学之社会保障理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 28 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5社会保障学之社会保障理论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 42 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5社会保障学之社会保障理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 55

一、名词解释

1. 互助保障

【答案】互助保障是指社会成员之间通过一定的机制相互提供物质帮助(包括经济援助与服务援助等)的一种生活保障系统。它一般由非营利性的互助组织承办,具有自愿参加、互助共济、非营利、合作制等特点。互助保障是一种在特定团体或社区内部内生的生活保障机制,它的社会化程度不如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但无疑属于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自然延伸和有益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薄弱的经济实力往往无法支撑起一个全民化的统一社会保障体系,包括互助保障在内的各种补充保障机制便很自然地具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性。

2. 贝弗里奇报告

【答案】在1941年,英国政府委托著名经济学家贝弗里奇负责制定战后社会保障计划,这个计划于1942年底以《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又称贝弗里奇报告)为题发表,报告提出在战后,建立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贝弗里奇报告提出社会保障应当采取三种方式,即满足基本需要的社会保险、对特殊情况的国民补助和作为补充基本保障的自愿保险。

贝弗里奇报告还认为,英国的社会政策应以消除贫穷、疾病、肮脏、无知和懒散等五大祸害为目标,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国民保险制度。

该报告提出了社会保障的六项原则,即:①按统一标准发放补助金; ②按统一标准缴纳保险捐; ③将负责的行政部门统一起来; ④领取的补助金的数额应当适当; ⑤普遍性原则; ③类别原则。

3. 社会保险

【答案】社会保险是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以劳动者的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特殊事件为保障内容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强调受保障者权力和义务的相结合,采取的是受益者与雇用单位等共同供款和强制实施的方式,目的是解除劳动着的后顾之忧,维护社会稳定。

4. 医疗保险统账结合

【答案】医疗保险统账结合是指确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明确划分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支付办法。个人账户主要支付小额和门诊医疗费用; 统筹基金主要支付大额和住院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统筹调剂使用,按医疗费的一定比例支付。

5.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答案】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社会保

障管理机构、管理原则和运行机制的总和。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因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和民族传统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根据政府介入的程度,可以概括为政府管理、自治管理与民间管理等模式; 按照集权程度,则可以分为集中管理、分散管理、集散结合管理等模式。

6. 福利经济学

【答案】福利经济学分为新福利经济和旧福利经济,是指寻求最大社会经济福利的经济理论体系,主要研究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以及如何进行集体选择以增进社会福利。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福利经济学不仅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公共选择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也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起着直接的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福利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7.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答案】“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指1994年3月,国务院制定和发布的关于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八七”的含义是:对当时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从1994年到2000年)基本解决。以该计划的公布实施为标志,我国的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该计划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工作,实现了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变。

8. 社会福利函数论

【答案】美国经济学家伯格森和萨缪尔森认为,经济效率是实现最大福利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是实现最大福利的充分条件。他们认为社会福利的大小取决于影响福利的一切变量,将分配方面及其他所有支配福利的因素统统考虑进来,编制了一种“社会福利函数”,当这个函数值达到最大时才算实现了福利极大化。他们认为福利的最大化取决于个人对影响福利变量的自由选择,个人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理想的一种组合。由于社会福利总是随着个人福利的增减而增减,实现了个人福利的极大化,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极大化。因此,政府应当保证个人自由选择的可能性,而不应当限制这种自由选择。

二、简答题

9. 简述社会保险的特征。

【答案】社会保险作为一种强制性的保险制度具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强制性

强制性是指社会保险是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实施都是通过法律进行的,凡属于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成员都必须无条件地参加社会保险。

(2)普遍性

社会保险要求社会化,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所有企业和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

(3)福利性

福利性是指社会保险以盈利为目的,实施社会保险完全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4)社会公平性

公平分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社会保险作为一种分配形式具有明显的公平特征。

(5)基本保障性

社会保险的保障标准是满足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因为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们的收入稳定、生活安定,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6)互济性

社会保险通过法律的形式向全社会有交纳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社会保费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并在全社会统一用于济助被保障对象,同时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可以从统一基金中相互调节。

10.简述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

【答案】社会保险制度的卞要特征有:

(1)社会保险在性质上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

尽管政府与雇主均承担着供款责任,但劳动者要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仍须承担相应的缴费义务,因此,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便成为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特征。

(2)社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

社会保险面向劳动者,它保障的不是劳动者已经发生的生存危机,而是其可能发生的收入丧失或剧降风险,其目的在于解除劳动者在年老、工伤、疾病、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并通过对劳动者的收入保障来解决其家庭危机。

(3)保障水平是基本保障型

社会保险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产物,与社会救助相比,社会保险显然具备了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经济基础,其保障水平更是普遍高于社会救助项目,从而使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4)保障过程强制化、规范化

社会保险制度的确立,使提供社会保障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责任,而享受社会保障则成了社会成员的法定权利,这就使得社会保障由此进入强制化与规范化发展阶段。

11.比较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制度的差异。

【答案】社会福利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福利是和大社会保障的概念相通的,即社会救助、社会保险都属于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狭义的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相平行的概念。比较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制度时,社会福利指的是狭义的社会福利。三者的差异主要有:

(1)国家承担责任不同

社会福利范围广泛,即有公办的也有民办的,因此政府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公办社会福利事业国家要承担管理和财政责任,民办的社会福利事业政府主要是监管和规范的责任; 而社会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