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跨学科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CSCL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仲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2. 微格教学
【答案】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
3. 学习环境
【答案】学习环境,是指支持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狭义地讲,就学生的学习环境可分为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学校学习环境是指学校的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家庭学习环境是指家庭为学生学习而提供的物质条件,如安静舒适的房间,和睦的家庭关系,能够辅导学生学习的家庭成员。社会学习环境是指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习目的的社会氛围。
4. 流媒体技术
【答案】流媒体技术也称流式媒体技术. 所谓流媒体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要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输技术。该技术先在使用者端的计算机上创建一个缓冲区,在播放前预先下一段数据作为缓冲,在网路实际连线速度小于播放所耗的速度时,播放程序就会取用一小段缓冲区内的数据,这样可以避免播放的中断,也使得播放品质得以保证。
二、简答题
5. 简述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及学科知识体系。
【答案】(l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有关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其中学习过程既包括无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又包括有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即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 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它有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之分。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同伴、小组、群体等,非人力资源包括各种教学设备、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等。
(2)教育技术学是以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唯一学
科。AECT 的1994年定义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范畴设计五个方面: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6. 简述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有时候容易被人们混淆,因为这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联系:教育技术有时候人们也称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
区别: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二者虽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却属于不同的学科,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传输与呈现; 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顾名思义,它关注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其研究对象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研究范畴则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即教育技术关注的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或作为教学资源的技术。
7. 什么是WebQuest? 简述其基本要素与特点。
【答案】(1)WebQuest 类似通常所说的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围绕社会生活或自然界的实际问题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 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基于协作交流的学习,基于资源共享的学习,所以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非常有利。
(2)WebQuest 包括六个基本要素:
①绪言:“绪言”部分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给学习者指定方向; 二是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学习者的兴趣。为此,选择的主题必须是与学习者过去的经验相关、与学习者未来的目标相关、充满吸引力,生动有趣。
②任务:WebQuest 的“任务”模块是对练习结束时学习者对要完成的项目进行描述。最终结果可以是一件电子作品(如PowerPoint 演示文稿等),或者是书面报告(如解释某一特定主题),具体包括编纂、复述、判断、设计、分析等等,或是这些任务不同程度的综合。
③过程:在“过程”模块中,教师给出学习者完成任务将要经历的步骤,让学习者知道完成任务的过程。其中可以包括把任务分块的策略,对每一学习者扮演角色或看问题的视角的描述等等。教师还可以在这一部分提供学习建议及人际关系的建议,如何组织“头脑风暴”活动等。整个过程描述部分应当相对简短而清晰。
④资源:“资源”是一个网站清单,教师事先已查找过这些网站。资源经过了预选,以便学习者能在主题上集中注意力,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网上冲浪。
⑤评估:“评估”是WebQuest 中的新增模块。显然,如果要证明用网络来学习的花费是值得
的,需要能够钡」评学习结果。由于寻求的学习在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中处于较高层面,因此难以用多项选择测试题来测量,需要有一个评价量规。根据给予学习者的任务的不同,评价量规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⑥结论:WebQuest 的“结论”部分提供机会给学习者总结经验,鼓励对过程的反思,拓展和概括所学知识,鼓励学习者在其他领域拓展其经验。“结论”部分还可以给教师提供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全班讨论时可能会用得到。
(3)WebQuest 的特点:
①它有一个相对统一的任务,这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以便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统一的教学活动,有助于解决学生选题范围太广而导致教师指导和学生间交流所带来的困难。不过最后活动的结果是开放性的。
②WebQuest 提供了一个“脚手架”模式,它引导学生像熟练的研究者那样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脚手架”的功能是将那些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的大项目分成一个个小的任务目标,并将它们根据一定的规律“搭建”起来。问题一旦小了,也有了一定的方向性,学生就能够很方便地知道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并且能循着一定的思路探究下去,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
③WebQuest 的资源提供了可以便捷存取、有质量的信息。这让学生能有效地收集信息,进而能够分配更多的时间用于解释、分析信息。因此,WebQuest 是传统的课堂接受式学习到完全开放的研究性学习中间一个很好的过渡,它能在原有的班级授课形式下,帮助学生开展自主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的研究性学习。
8. 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
【答案】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有身心发展状况、认知结构、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学习动机,以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
(1)身心发展状况
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状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学习者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学习者的生理发展指的是学习者生理调节机能方面的变化,相对于学习者的心理发展,心理学家把它比做硬件的发展; 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指学习者心理调节机能方面的变化。一方面,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以学习者的生理发展水平为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遵照“用进废退”的原则,学习也可以促进学习者生理的发展。与此类似,学习与学习者的心理发展之间也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2)已有认知结构水平
已有的认知结构是学习者的学习得以发生与保持的关键因素,认知结构有三方面的特性,第一个特性是认知结构是否具有“可利用性”——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存在能对学习新观念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 第二个是认知结构是否具有“可分辨性”——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与当前所学新观念之间的异同点是否清晰可辨。第三个是认知结构是否具有“稳固性”——只有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比较稳定、牢固,才有利于学习的发生与保持。了解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有助于设定学习过程的起点,即确定当前所学新概念、新知识的教学起点,这是实现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