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00西方社会学理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实用主义
【答案】实用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任何一个概念的全部内容和意义在于它所能引起的效果。实用主义是在人们考虑操纵与控制社会时被吸收进美国文化中来的,是一种可能性的哲学,对社会思潮整个背景的最重要贡献就是,鼓励人们相信思想的有效性和新奇的可能性。实用主义则代表了自由和人对环境的控制。
2. 逆向社会化
【答案】逆向社会化,又称反向社会化,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现象。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小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3. 价值合理性行动
【答案】价值合理性行动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分析社会行动类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是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举止的一一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取得成就的行动。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的行动。
4. 社会解组
【答案】社会解组,指的是由于丧失了社会联系,社会整体蜕变为一种个体相互分裂的原了式堆集的状态,它建立在杜尔克姆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社会学基本问题的独特看法上,这一看法以强调社会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为显著特征。
5. 权力权威
【答案】权威是指具有一定内容的命令被既定个人执行的可能性。由这个定义出发,对权威这一特定关系所具有的特征作了如下说明:
①权威关系是一种上下级关系;
②在权威关系中,发布命令的一方用命令或禁令的形式规定服从者一方在」定范围中的行动; ③权威关系是一种合法关系,权威的基础不是个人人格或情境机遇,而是与社会地位相联系的一种期待:
④权威的力量受到一定内容和特定个人的限制;
⑤违反权威命令将受到惩罚,法律体系或风俗习惯体系护卫着权威的有效性。
6. 情感性互动
【答案】根据互动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性质,可将社会互动分为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情感性互动,是指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人类社会互动中最常见、与人的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互动过程。
7. 潜功能
【答案】潜功能是指没有被预料也没有被认识的客观后果。默顿将各种可观察后果区分为显功能和潜功能,这一区别与他所坚持的动机与后果的区别相联系。默顿指出,过去的研究重点集中于显功能分析,这种对潜功能的忽视损害了功能分析方法。他列举了许多经验研究中发现的实例说明潜功能的存在以及对之进行分析的重要性,并开列了研究潜功能的五点方案,即回答下面五个问题:①潜功能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是否依参与者的意识而改变其作用方式? ②对参与者来说,功能潜在性意味着什么? 参与者所不了解的是机制还是后果? ③为什么参与者不了解这一后果? ④潜功能是对谁而言的? 是部分参与者还是全体参与者? ⑤我们所分析的是哪一个后果? 是直接后果还是间接后果? 默顿认为,可以通过对这五个问题的回答推动潜功能分析的深化。他把潜功能分析列为功能分析方法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8. 纪律
【答案】纪律,是指在所属的多数人员中找到由于训练有素而自觉地、机械地、公式化地服从某一命令的机会; 强调群体中统治关系的固定化、制度化和无障碍地得以贯彻实施的现象。
二、简答题
9. 美国社会学本土化运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案】美国社会学本土化运动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
(1)美国继欧洲之后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中心,自20世纪初开始逐渐形成了以实用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带有美国特色的社会学;
(2)美国社会学影响并改变了欧洲传统的社会学特点,即那种综合性的带有社会哲学色彩的大理论;
(3)美国社会学来自理论研究与社会调查的经验研究这两种传统的结合,因此,它的特征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中级理论,如结构功能主义、冲突论、交换论等理论;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可概括为美国社会工业化、多层次化的发达时期,出现了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冲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系统的社会学专门理论。
10.如何通过货币经济的发展理解齐美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观点?
【答案】齐美尔以货币经济的发展具体说明了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1)齐美尔认为,货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朝着越来越理性化和非个人化的力一面发展,个人的选择性和价值在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忽视。像货币这种客观等价物和万能交换者,给社会生活
和社会交往带来很大变化和影响。
①在任何类型的社会关系中,当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以货币为基础的强有力的契约关系之上,个人之问关系原来带有的那种个性和感情因素就不再发生作用,一切以道德为基础的因素都遭到排斥。货币成为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物。因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成了物与物之间的交往。
②货币的出现使得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分离成为可能。各种文化的客体越来越多地相互联系起来,而与人的个性和情感的联系却日益淡漠。
③人们之间的结合与相互交往,逐渐成为纯粹是为了有限目的的结合与交往,在此之前不必有任何联系。高度专门化的个人,力图创造出一种有目的性的相互关系,斤斤计较和精于计算使整个社会关系都朝着非人格化的方向发展。
(2)正是在这种由货币所集中体现的现代文化矛盾的影响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表现为一种双重的关系,即个人必须在社会中生活而不能与它脱离,但同时又与社会相对立。
11.简述布鲁默符号互动论的主要思想。
【答案】符号互动论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60-70年代曾盛行一时,至今仍是有很大影响的社会学理论流派。布鲁默是重要代表人物,他着重于互动过程与解释过程,注意意义发展与改变的方式。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主要包括:互动的解释过程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 符号互动论的三大基本前提; 互动的结构与过程;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原则等几个部分。
(1)互动的解释过程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
符号互动论强调人类行动充满了解释和意义。布鲁默认为在非符号互动中,人们彼此直接对姿势或行动做出反应; 在符号互动中,人们彼此理解姿势,并在理解过程所获得的意义的基础上行动。
(2)符号互动论的三大基本前提
①个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他对事物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
②个人对事物赋予的意义产生于互动过程之中;
③个人对事物赋予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过自我解释过程得到修正。
从布鲁默有关三大基本前提的内容看,他主要强调的是人类的互动产生于个人所处的情境。与米德一样,布鲁默认为社会在个人间的互动中不断改变着。从他关于结构与过程的论述中,可以认识如何从具有自我个人的分析转向群体的分析,怎样从米德的“社会行动”转变为布鲁默的“共同行动”。
(3)互动的结构与过程
布鲁默关于结构的观点强调了两点:
①有些社会结构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们参与了解释过程以及随共同行动而来的意义的过程; ②社会互动不是角色互动,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角色会影响行动,但行动不是角色的产物。
(4)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原则
①理论建构的方法,布鲁默的理论建构方法,是非实证的。布鲁默主张走向经验性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