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西方社会学理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女权主义
【答案】“女权主义”这一术语在19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在英文当中,是指那些支持男女平等的法律和政治权利的思想或者主张。自那时起,它的意义一直处于演变之中,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它的最为宽泛的一般意义,是用来指称这样的理论或理论家:他们认为性别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是一方压制另一方,一方服从另一方的。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政治权力的问题,而不是一种自然的事实,并且认为这一问题对于政治理论及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女权主义一般都把“社会性别”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和核心。
2. 反功能
【答案】反功能是指,制度化的行动模式对系统调试结果就有阻碍作用,或者是反作用,注重研究制度的消极方面:紊乱、问题和干扰。
3. 形式性合理与实质性合理
【答案】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如果所有的行动都可以用量来表示,即能被计算并尽可能以货币单位这一形式来表示,那么这些行动在形式上是合理的,即属于形式合理的经济行动。其合理性的程度由计算的可运用程度决定。
实质合理性是指通过一种以经济为取向的社会行动方式,根据某些价值的基本要求,向现存的人的群体供应产品。其合理性的程度与产品的实际分配方式以及被提供产品的人群的范围有关。实质合理性并不满足于目的合乎理性的计算,而是要提出伦理的、政治的、功利主义的、享乐主义的、等级的、平均主义的或者某些其他的要求,并以此用价值合乎理性或者在实质上目的合乎理性的观点来衡量经济行为的结果。
4. 实用主义
【答案】实用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任何一个概念的全部内容和意义在于它所能引起的效果。实用主义是在人们考虑操纵与控制社会时被吸收进美国文化中来的,是一种可能性的哲学,对社会思潮整个背景的最重要贡献就是,鼓励人们相信思想的有效性和新奇的可能性。实用主义则代表了自由和人对环境的控制。
5. 专门理论
【答案】专门社会学理论是该体系结构的第二个等级、中间层次。专门社会学理论的概念系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的“中级理论”概念引申而来,苏联社会学界对此并不隐讳。专门社会学理论作为该体系结构中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贯通整体结构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在
该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这里所说的专门社会学理论,是指各分科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如家庭社会学、劳动社会学、城市社会学
6. 反常分工
【答案】反常分工,是指并非仟何形式的社会分工都具有加强或更新社会团结的功能。如果社会分工在破坏传统的机械团结的同时,没能创造出新的社会联结形式,就会引起社会动荡,那么,这种分工就是反常分工。
7. 等同论
【答案】随着资产阶级社会学受到批判和退出历史舞台,建设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任务便尖锐地提了出来。这时苏联理论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认识还很肤浅,片面地把历史唯物主义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这一时期里“等同论”的观点占据了统治地位。
8. 共同行动
【答案】“共同行动”是布鲁默提出的概念,指两个以上的人共同采取的行动。在共同行动中,处于不同地位上的人通过各自的解释、定义而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定义有共同认识时就会出现固定模式的行动。当然,所谓固定模式的行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二、简答题
9. 韦伯有关“科层制”的主要思想。
【答案】(1)韦伯将科层制视为法理型统治的特殊形式,这也是他所认为的人类组织的合理形式。在这种统治形式下的行政管理班子,是由单个的官员组成的,并呈现出以下特征:
①官员们个人是自由的,仅仅在事务上具有服从官职的义务。
②官员们处于固定的职务等级制度之中。官员们的职务等级是按照集权体系所安排的固定有序的体系。
③官员们拥有固定的职务权限,并且有着与职务相对应的严格的权限规定。在这种统治形式下,统治者的地位的获得,或者是依据占有,或者依据选举,或者依据继承接班的指派。但无论来自哪种形式,统治者的统治权力都有合法的权限。
④官员们根据契约受命,即建立在自由选择之上。组织运转依靠的是没有人情味的职责、规定和准则,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这是现代科层制的本质。
⑤官员们根据专业业务资格任命。在最合理的情况下,通过考试获得的、通过证书确认的专业业务资格。官员的任命与提升所依据主要是的业绩。
⑥官员们获得固定的货币薪金作为报酬,大多数有权领取养老金。薪金的标准首先依据官阶等级原则,同时也依据与职位相对应的责任。另外,也会考虑到身份地位的因素。
⑦官员们把他们的职务视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职业。⑧官员们可看清自己的前程。官员职务的
升迁依据年资或政绩,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取决十上司的评价。
⑨官员们在工作中完全同行政管理资源分开,个人不得将职务占为己有。
⑩官员们要接受严格的、统一的职务纪律和监督
(2)韦伯认为,科层制是迄今为止最为合理的统治形式,而且是未来社会和组织中统治形式的合理发展方向。他对科层制的优点大加赞赏,对其作用也大加肯定。在他看来,科层制所采用的建立在集权和档案制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精确、稳定、纪律严明,无论对统治者还是有关的人员来讲,都必须做到言而有信。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劳动效益。
在韦伯看来,科层制己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种组织行为之中,并对每个现代人的生活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国家、教会、军队、政党、经济企业、利益集团、协会、基金会等等,这些现代的组织和团体的发展一般都是与科层制的发展和不断增强相一致的。在韦伯看来,不仅资本主义在其当时的发展阶段需要科层制,而且社会主义要达到同样的技术效率,也同样需要科层制这种组织形式。
(3)韦伯认为,科层制所具有集权的特征,并不妨碍民主精神在其中的孕育。科层制为了能从专业业务上最有资格的人当中招募人才,倾向于等级拉平化。
(4)韦伯对科层制又持有一种复杂的感情。他在对科层制予以肯定的同时,也意识到其可能存在的种种弊端。例如,科层制所实现的效率是以忽视人们的精神与情感为代价的,科层制越是彻底地非人格化,也就越容易背离人的价值与尊严; 在这种统治形式下,对规则的绝对服从不仅容易导致人们的创造力和责任心缺失,而且容易滋长官员的独断专行和妄自尊大。
10.简述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答案】角色失调,是指角色扮演中出现的社会角色内部或角色之间的矛盾、失调等现象。常见的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角色距离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间不相匹配的情况为角色距离。
(2)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的发生分为三种情况:
①一个人承担多种角色时,不同角色的期望之间发生矛盾、对立或抵触,如一位妇女作为经理可能忙于事业,但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社会兔色期望她在家庭生活上应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
②不同的人所扮演的相对角色之间发生矛盾,如丈夫与妻子、父母与子女、邻居之间、顾客与服务员、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冲突等。
③一个人承担同一角色时存在的矛盾,一般称之为角色紧张,如一名学生,按照角色要求应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但可能又因为不想让别的同学感觉难堪而不积极表现,这时他(她)就会经历角色紧张。
(3)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