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西大学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传播学教程》近年本科生期末试题汇编

  摘要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答案】《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即《麦克布莱德报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传播研究委员会(又称“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对世界信息基础组织结构和传播资源进行了三年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成果。198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于同年的贝尔格莱德大会上通过。该报告倡导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主张通过放松版权法规、促进信息传播技术自由交流、鼓励第月世界国家出版业发展及更多的传播资源共享等措施来改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传播资源不平等的状况。该报告的通过,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2. 观点的自由市场 【答案】观点的自由市场是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核心观点,它是从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发展而来的。这个原则的基本假设是:人是希望了解真理并愿意服从真理的,为了接近真理,惟一的方法就是保证各种不同意见能够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即形成观点的自由市场,因此应该保障每个人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在各种不同意见的讨论和碰撞中,最终能够产生出一般人所能承认的最合理的意见。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认为,报刊应该成为“观点的自由市场”。 3. 广播电视板块式节目 【答案】广播电视板块式节目是指具有基本固定播出时段及周期,节目内容融新闻、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一体,多采用主持人串联形式播出的大时段节目,又称“杂志型节目”。大板块节目的兴起,改变了原有的单一的节目构造,扩大了受众的信息接受面,在有限时间内满足多层次的受众的需求,使广播电视节目呈开放性,具有比较显著的视听效果。相对于传统的节目编排模式,板块式节目的结构方式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①板块式节目编排集中,时间长度基本固定; 传统节目编排结构分散,时间长度随意性较大。 ②板块式节目子栏目内容相互关联; 而传统结构中节目内容基本互相独立,缺少联系。 ③板块式节目内容具有多元性、多向性的特点; 而传统结构的节目内容界定明确,指向单一。3.CIS 答:CIS 是指将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到统一的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传送到企业的周围,包括企业内部与社会大众,并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它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理念识别系统(mindidentitysystem , MIS )、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identitysystem , BIS )及视觉识别系统(visualidentitysystem , VIS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CIS 的三个层层展开、环环紧扣的基本组成部分。 4. 重点访问

【答案】重点访问是访问法中无结构访问法的一种。它是指集中于某一经验及其影响的访问,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等创造。重点访问的“重点”是指访问所侧重的内容。具体做法为:先将访问对象置于一定的情景当中,如看一部电影、参与一场政治集会等,然后,再请被访问者自由说明他在这一情景中的主

观经验,即个人对情景的认识。

二、简答题

5. “有限效果论”包括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哪五项一般定理? 请逐项开列。

【答案】传播学者克拉帕在《大众传播效果》一书对“传播流”研究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了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极力强调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称为“有限效果论”。“五项一般定理”内容如下:

(1)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而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

(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是对既有态度的强化。即便是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大众传播也并不作为惟一的因素单独起作用。

(3)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 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

(4)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

(5)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的性质、内容的组织)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6. 简述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答案】(1)德弗勒互动模式的基本内容

德福勒模式是在香农一韦弗的数学模式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传播过程模式,它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的互动特点。同时,这个模式还扩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德福勒模式适用范围较广,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

(2)德弗勒互动模式的不足

该模式没有超越从过程本身来说明传播过程的范畴。事物的运动过程不仅仅取决于过程的内部因素,还要受制于外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在德弗勒的模式中,惟一提到的外部影响因素是“噪音”,但是,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噪音”概念所能说明的。

三、论述题

7. 报业在新媒体环境下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

【答案】(1)报业在新媒体环境下遇到的困境

①新兴媒体对传统报业的挑战

网络媒体为当今世界和中国的传播业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媒体环境,它以不可阻挡之势在传媒市场蔓延拓展开来。传统报业在与新兴媒体的竞争中有自己的优势,但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表现出了无法掩饰的缺陷,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相对较差,表现单一,界面不够友好。相对于新兴媒体,在传统的传播条件下,报纸的缺陷是其无法弥补的劣势。

②报业自身的问题

a. 在我国报纸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肩负着正确引导舆论的使命,同时报业本身存在的资源垄断、行政干预、市场要素残缺等多种体制上的弊端,以及报业集团的粗放型产品生产,都为中国报业的良h}

发展设置丁障碍。b. 当前都市类报纸不断增多,千篇一律的追求造成了同一地区报纸内容的同质化,丧失了自身的个性,最终引发相对过剩的危机。

(2)报业应对新媒体的方法

①在传统报业基础上发展多媒体

a. 加大报网的互动。新媒体并非是传统报业的掘墓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是一个逐渐融合的过程,而且两者融合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形成多媒体互动共赢的局面,这将会成为今后的一种趋势。将报纸的一部分内容在互联网上发行,虽然报纸的发行量下降,但是在不同的平台上报纸也会有所作为,这样就能保证报纸实际发行不会下降,对读者的影响力也不会降低。

b. 构建多媒体新闻室,实行多媒体互动。尽量将记者提供的内容,展现在不同的平台上,报纸、网络、电台、电视台等平台联合起来工作,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形成一个具有竞争性的团队。

②报业品牌仍需大力培育读者市场

a. 完全按市场法则操作,按企业模式运营。让报纸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并最终让报业品牌在市场中锤炼出来。

b. 报纸定位精准。形成不同的定位和固定的读者群,探索独到的经营模式,采取蓝海战略,而不是同质化厮杀的红海战略。

c. 新闻策划、活动策划到位。培养报纸忠实的读者群,提升了报纸的品牌张力与影响力。

③差异化定位细分报业市场成为竞争优势

a. 为不同的报纸和不同的读者群提供专门性的内容产品服务。应坚持强调开发新市场的理念,而不是从其他报纸抢读者造成其发行量的降低。

b. 开展调查,研究读者群体,按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将读者分类,细分读者群不仅对了解读者的需求,提高办报质量有益处,而且对有针对性地吸引广告起到很大作用。

c. 重视采取措施降低报业的运营成本。在报纸与网络互动中,将报纸新闻内容进行重新包装。为降低编辑成本,将报纸的标题制作业务交给了专门的标题制作公司。

④引用数学模式,对受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a. 引用数学模式,将过去的数学作为历史性参考,然后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中间做变化。

b. 使用监控系统,弄清卖报点和加盟零售商的情况,对产品促销活动和未来盈亏进行预测。

8. 材料《爸爸去哪儿》取得成功,谈谈你对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看法。

【答案】2013年《爸爸去哪儿》等真人秀节目的热播,为电视媒体提供了一个个收视率高点和源源不断的广告收入。然而面对这场娱乐盛宴也需要一定的理性思考,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当前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

(1)原创精神的缺失

观照2013年国内的娱乐真人秀节目,可以看到几乎绝大多数的节目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版权,这些节目虽然实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人们还是不禁疑惑:中国什么时候能有自己原创的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 这样照搬舶来的文化产品会引导中国的媒体文化产业走向何方? 当下的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挤压效应”作用下,寻找各种机会抢占市场份额,地方媒体资源的丰富也加剧了各家卫视之间的竞争。然而,仅仅满足于依靠照搬国外节目版权求得生存与发展,显然不可能持久。

(2)价值导向的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