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916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最早明确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观点的学者是( )。
A. 裴斯泰洛齐
B. 赫尔巴特
C. 詹姆斯
D. 桑代克
【答案】A
【解析】最早明确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观点的学者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进行了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詹姆斯强调心理学的实用性,推动了教育心理学发展。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了教育心理学的建立。
2. 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是( )。
A. 音位
B. 语素
C. 词
D. 句子
【答案】D
【解析】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句子是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3. 在经典的心理旋转实验中,因变量是( )。
A. 反应时间
B. 旋转角度
C. 再认数量
D. 回忆数量
【答案】A
【解析】心理旋转实验是测定反应时的实验。
4. 婴儿能初步比较和区分物体的特性,遇到类似情境可以采用相同行为,这说明婴儿的直觉行为思维具有( )。
A. 直觉性与行动性
B. 形象性与行动性
C. 间接性与概括性
D. 预见性与计划性
【答案】C
【解析】婴儿直觉行动思维具有如下主要特点:①直观性和行动性。动作是思维的起点,动作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动作有某种交往功能。②间接性和概括性。能初步比较和区别物体的特性,遇到类似情境可以采用同样行动。③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④思维的狭溢性。思维活动仅限于同感知和动作联系的范围,思维内容具有狭溢性。⑤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
5. 当一个基因对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个体将显现出由( )所决定的特征。
A. 隐性基因
B. 显性基因
C.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各占一半
D. 主要是隐性基因,显性基因也起作用
【答案】B
【解析】和染色体一样,基因也是成对的,其中一个来自雄性染色体,另一个来自雌性染色体。有些基因是显性的,有些则是隐性的。当一个基因对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个体将显现出由显性基因所决定的特征,但是那个隐性基因仍然存在,它可能在后代中显现出来。只有当基因对中两个基因都是隐性的时候,才由隐性基因决定个体的相应特征。
6. 提出毕生发展观的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是( )。
A. 艾里克森
B. 莱文森
C. 巴尔特斯
D. 哈维格斯特
【答案】C
【解析】德国的巴尔特斯提出的毕生心理发展观认为:①个体发展是贯穿一生的;②发展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发展的方向因心理和行为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③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而是由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组成的;④个体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可塑性;⑤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
7. 下表是四位儿童的斯坦福一比内智力测验结果,心理年龄超过8岁的儿童是( )。
四位儿童的生理年龄与比率智商
A. 小明、小丽
B. 小丽、小芳
C. 小刚、小芳
D. 小刚、小明
【答案】B
【解析】比率智商IQ=智龄(MA )/实龄(CA )*100,智龄=IQ*CA/100,按此公式可算出四位儿童的智龄分别为:小明7.2, 小丽8.05, 小刚7.6, 小芳8.1。智龄是对智力的绝对水平的测量,说明儿童的智力实际达到了哪种年龄水平。
8. 关于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心理发展关系的理论,最有代表性的是( )的复演说。
A. 霍尔
B. 夸美纽斯
C. 达尔文
D. 普莱尔
【答案】A
【解析】霍尔采用了生物学上的复演学说来说明儿童心理的发展,在霍尔看来儿童在出生前的胎儿时期复演了动物的进化过程,如胎儿在一个阶段是有鳃裂的,这就复演了鱼类。他认为儿童出生以后,心理的发展就是人类的进化过程的再现。
9. 格赛尔认为学习与“生理准备状态”有关,没有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有效。支持该观点的依据来自( )。
A. 选择性繁殖实验
B. 双生子爬梯实验
C. 视觉悬崖实验
D. 恒河猴依恋实验
【答案】B
【解析】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当个体达到生理准备状态时,学习会有效。因此选B 。
10.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典型游戏类型( )。
A. 象征性游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