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重庆邮电大学J20自动控制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而言,采用频率特性法实现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校正的基本思路是什么?静态校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动态校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案】设校正装置的形式为

,根据开环传递函数的形式以及对系统静态指标

的取值;然后再根据对系统的

的具体要求,确定校正装置中积分环节P 的个数,以及比例环节网络,实施动态校正。

动态指标的要求,根据受控对象的结构特征,选择超前校正网络、滞后校正网络或滞后超前校正

静态校正的理论依据:通过改变低频特性,提高系统型别和开环增益,以达到满足系统静态性能指标要求的目的。

动态校正的理论依据:通过改变中频段特性,使穿越频率和相角裕量足够大,以达到满足系统动态性能要求的目的。

2.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负反馈控制是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方式,也是一种常用的校正方式,试举例论述采用负反馈控制的优点。

【答案】负反馈主要是通过输入、输出之间的差值作用于控制系统的其他部分,是按偏差进行调节。负反馈系统抗干扰性好,控制精度高,系统运行稳定。

3. 在二阶系统中加入比例微分控制后,使系统的自然振荡频率生了什么变化,对系统性能有哪些改善?

【答案】

设二阶系统校正前的开环传递函数为为为

开环増益变为

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加入的比例微分控制,校正后的闭环传递函数

阻尼比变为

阻尼系数和开环增益K 发

可见校正后系统的自然振荡频率变为

系统的超调量变小。

二、分析计算题

4.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1)求系统在输入信号R (t )=1(t )和扰动信号N (t )=1(t )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 (2)求出系统参数

并计算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时的超调量

和调节时间

【答案】(1)系统的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

系统稳态误差为

(2)系统的特征方程为比较典型二阶系统特征方程表达式可得

解得

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为

5. 求例图(A )、(B )、(C )所示机械系统的微分方程式和传递函数。图中位移输入量和输出量,为弹簧的弹性系数,为粘滞阻尼系数。

分别为

【答案】(1)图(A )中质量的受力如图(D )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

但是

可得

作零初始条件下的拉氏变换,得

故传递函数为

(2)设A 、B 两点如图(B )所示,A 点位移为对于A 点有

对于B 点有

消去中间变量

可得

因此传递函数为

(3)对于图(C )中力

的引出点,质量为零,该点受到两个弹簧力

以静态平衡点为位移零点。各物理向量以

向下为正。假设阻尼器质量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和一个粘性摩擦

的作用,取力的正方向向下为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