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鲁东大学心理学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次起的自动化活动

【答案】哈特利的三条次级联想律之一,原来有意识的活动,由于多次重复,最后可能变成无意识的活动,他称之为“次起的自动化活动气

二、简答题

2. 为什么把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看作心理学中的“认知革命”

【答案】现代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和西方兴起,70年代成为美国和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方向。它把以往被行为主义排挤到后台的人的认知过程重新拉回到心理学研究的前台,注重对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从而兴起了心理学中的“认知革命”。现代认知心理学产生伊始,就存在着不同的研究路径和观点,但占据主流地位的是信息加工和联结主义两种研究取向。这两种研究取向均将心理模型建立在计算机科学这一新的技术背景之上,在揭示人的心理实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3. 简述詹姆士有关记忆的观点。

【答案】詹姆士的记忆说很重要,历史上有两种主要的记忆说,一种是材能心理学的记忆说,认为记忆是一种最基本的记忆能力,记忆力是可以培养增进的。另一种是联想说,认为记忆是一种脑内物质基础再度兴奋的过程,它是通过联想的作用引起的。詹姆士提出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看法,他认为,保持能力是大脑结构的一般特性,它不仅依赖个人脑的结构,而且取决于特定的脑神经通道的运用。复习只能增进对所复习的材料的记忆,而不能增进一般的记忆力。

4. 什么是似动现象,格式塔心理学用它说明什么?

【答案】似动现象韦特海默称之为“斐一现象”韦特海默认为似动自身是一个现象,是一种格式塔完形,而不是由若干个不动的感觉元素所拼合而成的。他进而推论心理现象的整体是不可分析为元素,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合,整体是先于部分而又决定各个部分。

5. 如何评价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心理学的思想?

【答案】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心理学的思想的代表人物有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

(1)拉. 美特利

拉·美特利(1709~1751)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的早期代表。主要著作有:《心灵的自然史》(1745),《人是机器》(1747),《人是植物》(1748)等。拉·美特利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提出“人是机器”的著名论断;其次,肯定心理是一定物质的属性;最后,坚持感觉是认识的惟一源泉。

(2)爱尔维修

爱尔维修(1715~1771)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有:《论精神》(1758),《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1772)等。爱尔维修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坚持一切心理活动来源于感觉的思想;其次,指出情绪和需要的联系及其对行为的推动作用;最后,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性格形成的决定作用。

(3)霍尔巴赫

霍尔巴赫(1723~1789)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百科全书”派的主要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自然的体系》(1770),《健全的思想》(1772)等。霍尔巴赫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提出了观念是“对象的映象”的见解:其次,坚持心理是脑的机能的观点;最后,强调感觉在整个心理活动中的特殊作用。

6. 试述达·芬奇的心理学思想。

【答案】(1)达·芬奇认为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世界既是机械的,又是活力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客观规律。人可能认识这种客观规律;

(2)在认识论上达•芬奇坚持唯物主义,反对真理二重说,认为只有科学才是真理;

(3)他反对不受经验检验的思辨理性之学。认为人类的任何探讨,如果不通过数学的证明,便不能说是真理的科学。强调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4)在知觉心理学方面,达·芬奇对视觉、知觉方面的规律和制约条件进行了经典阐述,如提出视觉器官大小知觉取决于距离等。这些成果均已被现代心理生理学所广泛采用;

(5)达•芬奇还认识到人物的动作可以表现出其精神状态,每一种情绪都有着相应的表情。不同年龄的人的表情也是不同的。他还研究了面部表情与情感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面容的变化会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人的身体姿态也配合着面部表情;

(6)达•芬奇还指出,容貌的确能显示一个人的性情,但颅相学、相手术都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7. 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答案】发展心理学“关键期”概念的提出来源于动物习性学研究。洛伦茨发现刚出生的小鹅有追随运动物体的依恋行为,小鹅会把出生后见到的第一个运动物体当做自己的妈妈,这种现象叫做“印刻”。这里关键的是时问,小鹅孵出24小时之内,如果不向它提供运动对象刺激,印刻现象就不容易出现了,不只是小鹅,其他许多鸟类都有印刻现象存在。

心理学家受到印刻概念的影响,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或称敏感期),指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个时期对某些刺激最敏感,因而也是发展某些技能、能力的最佳时期。此时,有机体在生理基础上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在一定时期内没有提供足够的刺激,儿童错过了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将难以补偿。例如,有人认为2~3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言语的关键年龄,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年龄。错过这个时期,效果就会差些等等。

三、论述题

8. 关于心理元素是如何结合的问题,铁钦纳与冯特有何不同?

【答案】(1)冯特认为,任何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心理元素结合而成的,他把由简单的心理元素结合而成的产物称为心理复合体。不过,心理复合体的特性并不由各种心理元素的属性简单相加,而是表现出自身的特性。冯特用联想、统觉和几种心理复合规律来说明心理元素是如何结合成复杂的意识状态的。

①联想是心理元素的被动的、消极的结合方式,联想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a. 融合即把若干个不同的心理元素结合成一个紧密的复合体,从这一复合体中很难再辨认出个别的心理元素;

b. 同化指由当前的感觉联想到先前的印象;

c. 合并指不同种类的感觉或情感共同组成一个复合体;

d. 相继联想也就是记忆的联想,比如记忆过程,它把过去的感觉、情感回忆起来,并同现在的心理元素相结合。这种联想包括再认和回忆两种形式。

②统觉

统觉是通过一个更为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使进入意识的内容得到清晰的注意,能够理解这一内容和意义。统觉不仅担负着把心理元素积极地综合为整体的重任,而且还被用来解释更为高级的心理分析活动和判断活动。

(2)关于心理元素如何结合的问题,铁钦纳只说联想而不说统觉,认为统觉并无实际益处。他引用休谟的一名话:“联想对心理学的作用就如引力对物理学的作用。”虽然铁钦纳承认过去传统心理学所确定的联想律,如频因律、近因律、相似律和接近律等,但他又认为所有的联想律都可以还原为接近律。他认为通过接近联想,首先把两个同类元素结合在一起,然后把两个以上的同类元素结合在一起,其次再把不同种类的基本心理过程结合在一起。

9. 铁钦纳所规定的心理学的三大任务是什么?

【答案】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分析和说明心理过程构成的元素以及它们互相结合的方式和规律,解释心理过程产生的机制。

(1)心理学研究什么:意识经验和心理过程最基本的元素有三种,即感觉、意向和情感;

(2)怎样研究心理学:他赞成传统的联想主义。仅用联想来说明心理元素结合的问题,并将接近律作为其联想的基本规律;

(3)为什么研究心理学:不仅要描述心理,而且要求解释心理过程。

10.试述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答案】阿德勒认为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性起着较小的作用。他特别重视社会环境对人类心理的影响。1911年以后,阿德勒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卑与补偿、向上意志、生活风格和社会兴趣等一系列专用术语的个体心理学。这一系列概念的提出意在摆脱弗洛伊德的生物学化观点而强调社会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