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历史系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产生的影响是( )。
A. 非特殊成分迁移
B. 特殊成分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答案】A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 测验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调查法
【答案】B
3. 认知技能是人借助于( )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
A. 认知策略
B. 元认知
C. 内部言语
D. 外部言语
【答案】C
4. 下列关于反馈在动作技能形成中的作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一般来说,有反馈动作技能进步快,没有反馈进步慢
B. 虽然任务性质不同,及时的或延后的信息反馈的效果却基本相同
C. 当技能己经熟练掌握后,反馈就不一定必要
D. 研究表明,对于连续的任务,及时反馈是重要的,对于不连续的任务,延后的反馈仍然有效
【答案】B
5. 一个学生在考试时要求获得好成绩的愿望过分强烈,以致十分紧张而产生了“怯场”现象,竞答不出自己本来十分熟悉的问题,这种现象是由于( )。
A. 线索不足导致了遗忘
B. 动机强度过低造成的
C. 动机强度过高造成的
D. 狭隘的动机造成的
【答案】C
6. 班杜拉认为父母、教师、同伴和其他人都具有榜样的作用。一般说来, ( )最易被模仿。
A. 地位低的榜样
B. 地位高的榜样
C. 受奖行为
D. 敌对的、攻击性行为
【答案】D
7. 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 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
A. 冲动型问题行为
B. 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C. 多动型问题行为
D. 自律障碍行为
【答案】B
8. 将动机分为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的根据是( )。
A. 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
B. 学习动机的来源
C. 学习动机的性质
D. 动机影响的范围
【答案】A
9.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潘寂
D. 廖世承
【答案】D
10.哈洛著名的( )实验是学习定势说的证据。
A. 小鸡觅食
B. 梯形
C. 水下击靶
D. 猴子辨别学习
【答案】D
11.孕妇的营养状况、情绪及药物、酒精、毒品都可能导致新生儿智力缺陷,出为胎儿生活的( )对其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A. 环境
B. 自然环境
C. 社会环境
D. 心理环境
【答案】B
12.品德是道德性发展到( )的表现。
A. 初级阶段
B. 中级阶段
C. 高级阶段
D. 一定阶段
【答案】C
13.斯金纳提出程序教学的原则包括:设定目标( )。
A. 小步了前进,及时强化
B. 小步子前进,延迟强化
C. 大步子前进,延迟强化
D. 大步子前进,及时强化
【答案】A
14.教育测验运动和实验教育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体现了( )。
A. 人本主义取向
B. 科学主义取向
C 解释主义取向
D. 历史主义取向
【答案】B
【解析】教育测验运动,是指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原先的考试制度己不适应当代的教育,